文档详情

分株繁殖的区别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3KB
约7页
文档ID:40711297
分株繁殖的区别_第1页
1/7

竹筍 學名:孟宗竹筍 Phyllostachys edulis Rivinus. 桂竹筍 Phyllostachys makinoi Hayata 麻竹筍 Dendrocalamus latifloxus Munro. 綠竹筍 Leleba oldhami Nakai. 烏腳綠竹筍 Leleba edulis Odashimo 英名:Bamboo shoot 別名:筍仔 1.概說 竹類屬禾本科(Gramineae),是多年生常綠植物,桿直立,中空有節,高 可達 6~20 公尺,直徑最大可達 20 公分,枝互生,根是鞭根,植物學上稱根莖 從 3~4 月開始,地下莖生的嫩芽,抽出地上,日漸成長,成為竹幼嫩時稱筍, 供蔬菜食用原產我國南部各省,分布地區不廣,種類甚多,可分慈竹和毛竹 兩種 慈竹屬,地下莖縱走,聚集一處叢生,耐熱力強,怕冷,適於高溫多濕地 區生育;毛竹屬,地下莖橫走,滿布地面,耐寒力較強,怕 熱,宜於溫涼地區生育兩類竹筍,除有苦味 的品種外,均可供食用,鮮嫩多肉、品質均佳 其中孟宗竹冬季所產的冬筍,品質柔軟,更為名貴嫩筍除可鮮食外,並可加 工製筍乾和罐頭,暢銷國外 台灣竹筍栽培面積頗廣,全省平地和高山地帶,均有分布,主要竹種包括 桂竹、孟宗竹、麻竹、綠竹、烏腳綠竹 5 種。

據近年統計,全省栽培面積 9 萬 多公頃,竹筍罐頭和筍乾的輸出,金額年計台幣 754,664,000 元,是重要蔬菜之 一 竹筍不受季節性限制,能周年供應所以經濟價值,受一般人重視2.氣候與土宜 台灣主要產筍的竹類,慈竹屬中有麻竹、綠竹和烏腳綠竹毛竹屬中有孟 宗竹、桂竹兩屬竹類在風土適應性方面截然不同 (1)慈竹屬慈竹屬類(叢生竹):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植物,性喜溫熱多濕,在 30° ~35°c時,生長特別繁茂、所以在高溫的夏季裡,雨量充沛時,開始大量發筍, 10 月以後,中南部進入旱季,麻竹和綠竹,逐漸停止發筍土壤質地包括:砂壤土、砂質粘壤土、甚至粘壤土,均可生長,但以砂壤 土最適宜土壤 PH4.5~7.7 均適宜 麻竹、綠竹和烏腳綠竹等叢生竹,抗風力較弱,不宜在向風地帶和近海區 域栽植強勁季節風和颱風都會損傷竹葉,折斷竹桿、強風甚至將整叢吹倒 (2)毛竹屬毛竹屬類(散生竹):屬於溫帶植物,喜溫涼多濕,20°~25°c發育特別優良, 冬季能耐嚴霜竹桿堅韌、抗風力也強,但一般以山谷內,蔽風向陽處,生長 最佳 土壤以深淺合適不積水、棕色森林土、帶有細碎石礫的最佳,黃色和赤色 土次之太乾、太濕均不適宜。

林地坡度 5°~30°,土層深厚而排水優良的最理 想,方向以東南或南向較好 3.品種 台灣竹類品種繁多,且食用價值的,有6種其他竹類,均因味苦,無食用 價值現將可供食用的竹筍分述如下: (1)毛竹筍毛竹筍:又叫孟宗竹、江南竹、茅茹竹筍和毛筍,3~5 月發春筍,產期 不長每株最大可產 2.5 公斤以上,最小 400 公克,平均重 1.4 公斤左右外皮 有淡黑色的毛密布,筍籜厚而籜舌粗大,新鮮時,肉質稍硬,纖維不多,食味 較綠竹筍差適於市場販賣和製造筍乾用 (2)冬筍及鞭筍冬筍及鞭筍:孟宗竹 11~2 月在地下形成筍,未出土前挖出叫冬筍筍形 最大 1.0 公斤,最小 0.2 公斤,平均重 600 公克外皮淡黃色、平滑無毛,籜舌 短縮,呈羊角狀,肉質細嫩、食味極佳,耐貯藏,比較珍貴 孟宗竹春筍過後,盛夏竹鞭上發出伸展的鞭芽,在栽培地斷層土壤出現, 多掘出利用,叫做鞭筍筍形不大,品質和食味比冬筍更佳台灣極少利用, 無此竹筍供應市場 (3)桂竹筍桂竹筍:4~5 月發筍,產期不長筍形直長,筍重最大約 0.6 公斤,最小 0.2 公斤,平均重 400 公克外皮光滑無毛,筍籜薄而籜舌長,外皮黑褐斑點, 肉質稍硬,纖維不多,品質尚可。

適於市場販賣和製造筍乾 (4)麻竹筍麻竹筍:發筍時期較長,3~10 月;5~7 月是盛產期每株筍大的可達 3 公斤,最小的 0.5 公斤,平均重 1.75 公斤筍形直立呈圓錐形,外皮無毛,略 帶淡綠黃色,筍籜厚而籜舌大,肉質稍粗,纖維也多,食味較綠竹筍略差適 於市場販賣和製造筍乾或罐頭 (5)綠竹筍綠竹筍:發筍時期較長 3~10 月;5~7 月;6~8 月是盛產期每株筍最大的有 1.2 公斤、最小 0.2 公斤,平均重 0.7 公斤筍形彎曲呈羊角狀,筍籜薄而 籜舌小,肉質細嫩、纖維少、食味佳,適於市場販賣和製造罐頭用 (6)烏腳綠竹筍烏腳綠竹筍:是綠竹的變種,竹的外形較綠竹高大,故筍形也大,但出 筍期,比綠竹早約 1 個月每株筍最大的可達 1.5 公斤、最小的有 0.5 公斤,平 均重 1.0 公斤筍形直立,呈長圓錐狀,外皮淡綠黑色,有多數黑毛遮蔽,筍 籜厚籜舌小,籜的內面紫赤,色澤鮮艷美觀、纖維少、肉質嫩如梨肉,是筍中 最優良的品種台東和花蓮栽培較多,適於市場新鮮供應▓ 竹筍品種竹筍品種 ▓4.栽培管理 (1)竹苗繁殖 竹類皆採無性繁殖,在春季未發芽前行之 慈竹屬慈竹屬:慈竹屬中的麻竹、綠竹、烏腳 綠竹等,地下莖短縮,叢集一堆, 宜用分株和插枝繁殖。

分株繁殖,選擇前年的新竹,胸高直徑 3 公分,基部與母株切離,竹桿留 長 1.5 公尺 插枝也選擇前年的新竹,從基部切斷,切成 1.5 公尺長的竹桿,中間最少 留 4 節,移插於圃地深 60~80 公分,株行距麻竹平地 5×5 公尺,山坡地 8×7 公 尺;綠竹可縮為平地 4×4 公尺,山坡地 6×5 公尺成活率分株的 100%,插枝的 80~90% 毛竹屬毛竹屬:毛竹屬中的孟宗竹、桂竹、地下莖圓形,延伸滿布地面,且地 下莖節密生,節上叢生鬚根擇前年的新竹、植株不要太粗,小株容易成活, 切去頂部,留枝椏 3、4 層,連土把地下莖挖起,留長 60~80 公分,莖上有 1~2 筍芽的更佳,移植到栽培地 如果想在短期內成林可密植,株行距 4×4 公尺,否則株行距可闊大到 12×12 公尺,密植每 10 公畝需竹苗 30 株,一般栽培僅需 7 株因毛竹屬竹鞭橫走, 如土壤疏鬆肥沃,延生能力極強,數年內如不多採鮮筍,任其漫延,1 株母竹, 3 年內竹鞭可延伸 6 公尺以後,可滿園成林 分株繁殖時,種植要深淺合適,覆土壓緊,土壤乾濕適度,不要使竹桿風 吹搖動,成活率可達 100%竹鞭上所留筍芽不受傷,當年可發小筍成竹,不可 砍除,次年發筍就大,竹桿也年年加粗。

▓ 慈竹屬發筍位置透視圖慈竹屬發筍位置透視圖 ▓ (2)除草、培土、施肥 新植竹園,行株距寬闊,空氣流通,雜草 最易滋生,年年必須除草 3 次第 1 次在端午節雨季前,第 2 次在中秋節,第 3 次在冬至前每次除草後,酌施少量肥料慈竹屬要多培土,毛竹屬第 1 年 也要培土,到竹株數量增加,竹園內雜草漸漸減少,除草工作才可以停止 滿 3 年後,竹株基部生長充實,發筍多慈竹屬要高培土,使竹鞭埋於地 下,毛竹屬可不培土3 年生的竹園,每 10 公畝施硫酸錏 80 公斤、氯化鉀 20 公斤、過磷酸鈣 20 公斤,1/2 混合作冬肥施用,1/2 混合作春肥、夏肥施用廄 肥供應充分的地區,冬季可盡量施用,不會妨礙竹株生育 慈竹屬的麻竹、綠竹應輪施或條施在株旁,先在竹叢四周開環狀溝,或以 竹叢為中心開幅射狀溝,施入肥料而後覆土毛竹屬的孟宗竹、桂竹均用撒施 法,將應施肥料,全面撒布在竹園內 5.病虫害防治 筍枯病筍枯病:是細菌性凋萎病,發筍後不象,病菌侵入,立即凋萎乾枯,對 竹筍產量影響甚大可用愛樂松 1,000 倍,灌注竹叢四周,新筍發生的土壤中, 每平方公尺用藥量 4 公升,可防止發生效用。

衰老病衰老病:是生理性的,竹鞭密集,養分不足,發筍中途無力生長而萎縮, 防治法詳見竹園更新法 蚜虫蚜虫:4~9 月間為害嫩竹群或新葉,可用馬拉松防除 筍實蠅筍實蠅:6~8 月間出筍旺期,產卵在筍部,幼虫食害嫩筍無法成竹,除 捕捉成虫外,目前還沒有適當的防治藥劑 其他尚有多種病虫害,請參閱豐年叢書,莖菜類栽培竹筍篇 6.採收 慈竹屬的採筍法慈竹屬的採筍法:麻竹、綠竹、烏腳綠竹的竹筍盛產期,集中在 6~9 月, 約占全期生產量 80%因盛產季節在高溫的夏秋,所以採筍時間,宜在清晨或 傍晚,可保持筍質優良採筍時用小鐵鍬直挖,切斷竹筍和竹鞭連接的地方, 不適於鋤掘,因為可能傷到竹鞭如以新鮮出售為目的,以筍芽剛出土面為採 收適期,品質鮮嫩,苦味也少;供製造筍乾用的筍芽必須露出地面 30~40 公分 再採筍,才合製造的需要 竹筍生在土中深處,或筍芽向外,為保存新竹的優良筍,不宜採收新竹 保存不適當,數年後,竹鞭暴露土面,產筍減少,竹株生長也日見衰退 毛竹屬的採筍法毛竹屬的採筍法:毛竹屬中孟宗竹、桂竹的竹筍盛產期,集中在 4 月, 約全期產量的 70%,此時氣溫不高,所以可在白天採收,由於地下莖蔓生,可 以等待幼筍出土生長到 20~30 公分時採收,如在筍芽剛出土時採收,品質固佳, 但收量減少,過長纖維增多,品質硬化。

採收工具,不用筍鍬而用短柄鋤頭,鋤身甚狹,和普通鋤頭不同普通筍 鋤有 2 種,採桂竹筍用的,柄較長,鋤身狹而薄;孟宗竹園用的,柄短而粗, 鋤身狹而厚 冬筍和鞭筍的採收法冬筍和鞭筍的採收法:冬筍是孟宗竹冬季生產的筍,生產期是 11 月中旬 到次年 2 月下旬筍生長在 2 年生的竹鞭上,藏在地下,不露地表,採收頗費 時一般皆用短柄筍鋤,在 2 年生的母竹旁邊,挖起園土,認定 2 年生的竹鞭 後,沿鞭翻土,找得鞭上冬筍的所在而掘起,極費人工也可認定竹梢的傾斜 方向,找尋竹鞭總之,採收冬筍,須相當技術,也較費人力 鞭筍生在 1 年生的竹鞭頂端,較冬筍易於認定,而且便於採掘,但鞭筍採 收過多,影響次年春筍產量極大一般多採收伸出園外的,在園內,盡量減少 挖掘 竹筍收量竹筍收量 因品種、氣候、土壤狀況和管理情形而異栽培 5 年的竹園,每 10 公畝每 年產筍量,麻竹 2,500~3,000 公斤,綠竹 1,500~2,000 公斤,孟宗竹可產春筍1,200~1,500 公斤,桂竹產春筍 800~1,200 公斤栽植後,如管理精密,可連續收 穫 20 年以上 7.竹園更新 慈竹屬竹園更新慈竹屬竹園更新:麻竹、綠竹、烏腳綠竹的老年竹園,地下根群縱走密 接,少發展餘地,生長勢衰退,產筍不多,應逐步加以更新。

先把 3 年生以上 的母竹,全部砍去,另用鐵鍬掘起竹株周圍的土壤,成為溝狀,並除去枯老竹 根,然後沿溝施入人糞連或堆肥,再用切蒿或腐枯的枯枝、落葉連同培土,混 合均勻後,覆蓋 20~30 公分厚,到翌年仍可恢復生長勢力 在竹株叢生處,應逐年選優汰劣,酌留生長較細而直立向外的 1~2 年生小 竹,其餘砍去,如此逐年更新,竹園生長勢力,可保持長久不衰 毛竹屬竹園的更新毛竹屬竹園的更新:孟宗竹、桂竹栽植 10 年後,地下莖地下縱橫密布, 新根很少伸展餘地,因而生長勢衰退,產筍減少更新法為將 3 年生以上的老 竹,全部砍去,竹園全面分年帶狀開墾把所有在地下的枯老竹鞭都挖去,並 加入新土和堆肥,促進生長勢的回復如一次全面開墾也可,這種翻墾工作, 較新墾地困難,新舊竹鞭混生一起,挖去舊的而留新的,工作上無法迅速 亦有用點狀開墾法的:新竹園內,找 3 年生以上已砍伐的老竹殘留的基部, 加以挖掘,除去古老的竹鞭,較帶狀或全面開墾省時,但必須年年進行開墾 後在各點施入追肥 ▓ 分株繁殖的區別分株繁殖的區別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