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工程领域(085210)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适用领域控制工程领域(085210)二、培养目标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是与控制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要求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在本领域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能够胜任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三、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1.实行学分制,在攻读学位期间,要求在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依据培养方案,获得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 6 个月2. 控制工程领域鼓励开展与企业单位联合培养,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3.课程设置应体现工程知识和实际应用,突出专业实验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 1 年课程具体学习、考核及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规定》 4.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到企业实习,采用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保证不少于 0.5 年的工程实践5.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第一导师为校内导师,另一位导师为校外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6.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遵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学制一般为 2.5 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四、知识和能力结构学位课程的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学位课程的设置是以全面提高研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究生的理论与创作实践水平,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有优秀的创作成果和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为目标学位课程设置合理布局本学科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注重学科内各方向之间课程的交叉融合;重视引进国外一流大学优秀课程教学模式和理念;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中导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学校学科资源加强学科交叉的校内课程互认要求取得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培养方案获得表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
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由学位理论课程和综合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如下表所示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知识和能力结构及学分要求学位理论课程 综合实践环节结构类型 公共课 基础及专业 理论课 专业技术课 选修课 专业实验 专业实习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学分小计 ≥6 ≥7 ≥4 ≥0 ≥3 ≥3 1总学分 ≥27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具备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原理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具备基于与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相结合的并针对具体应用方向构成的课程群所包含的知识结构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理论知识、专门技术知识、工具性知识和人文知识构成其中,专门技术知识根据控制工程核心理论和技术方向在培养过程中设置为多个课程群,如:控制理论与工程类课程群,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类课程群,检测技术类课程群,导航、制导与控制类课程群,系统仿真与建模类课程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类课程群,机械自动化类课程群等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至少应掌握一个课程群的知识针对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加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置 17 学分的学位理论课程和 7 学分的综合实践环节,总学分不少于 27。
1. 学位必修课程(环节)学位必修课程(环节)指获得学位所必须修学的课程和环节,包括:(1) 公共必修课:至少 6 学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第一外国语和专题课参加非英语语种考试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建议修学英语二外2) 学科必修课:至少 11 学分包括校级基础理论课程、控制工程领域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3) 必修环节:专业实验,3 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 学分;专业实习,3学分2. 学位选修课程(环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导师根据硕士研究生知识背景情况及课题研究需要指导选修公共课及专业课对缺少本领域本科层次基础的跨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将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核心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所修课程记录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学位选修课程除本领域的选修课程外,还包括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课以及因欠缺本领域依托学科的本科层面知识而补修的本科课程,其中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第一外国语不是英语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二外3. 课程设置(见附表)4. 学分要求要求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依据培养方案,于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获得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附表 1: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六、主要培养环节及基本要求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根据本领域的培养方案,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与学位论文要求的基础上,由导师或指导小组与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硕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分为课程学习计划和学位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 2 周内制定,研究生据此计划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本领域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计划应在开题报告中详细描述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确定后不应随意变更2. 专业实验与实习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以培养技术创新意识为目的,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专业实验:研究生根据培养计划、研究兴趣,按照知识和能力结构中的规定,选择完成不少于 3 学分的专业实验课程或实践项目,由实验指导教师负责考核,记载成绩2) 专业实习: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完成不少于 0.5 年的专业实习,形成专业实习报告,由单位评价、学院考核,成绩合格计 3 学分七、学位论文及相关工作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应来源于企业,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可涉及控制工程领域系统或者构成系统的部件、设备、环节的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特别是针对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和利用的新系统、新装备、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软件的研发。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也可以是某一个大项目中的子项目,且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1.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应至少阅读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25 篇,其中至少精读外文文献 15 篇,并写出综述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学位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三学期 11 月底前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 6 个月2.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硕士研究生中期检查目的在于关注论文工作进展,及时给予指导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第四学期 6 月底前完成中期检查3. 学位论文标准与答辩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 。
4. 成果与发表论文要求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 八、终止培养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附表 1: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要求001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必修001112 自然辨证法概论 18 1 理工必修001131 英语一外(硕免) 90 2001132 英语一外(硕) 90 2001133 研究生日语 90 2001134 研究生俄语 90 2必修 1 门公共课人文或管理专题课 18 1 理工必修公共课必修学分小计 ≥6001202 数值分析 B 48 3001204 矩阵理论 B 48 3基础理论课001206 数理统计 B 48 3必修至少 1 门基础理论课必修学分小计 ≥3031301 线性系统 48 3031302 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 48 3031303 现代仿真技术 48 3031304 计算机控制系统 48 3031305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48 3031306 最优估计 48 3031307 伺服机构论 48 3031308 时间序列分析 32 2031309 近代机电系统学科前沿讲座 16 1031313 现代飞行控制系统 48 3031314 电磁场与电磁波 48 3031315 现代电路理论 48 3031316 系统辨识 48 3031317 非线性控制理论 48 3031501 人工智能与故障诊断 32 2031502 制导原理 32 2031503 现代导航技术 32 2031504 鲁棒控制 32 2031505 自适应控制 32 2031506 最优控制 32 2031508 智能控制 32 2031509 现场总线技术 32 2031510 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32 2电气工程方向机械工程方向学位理论课程专业理论课031514 模糊数学 32 2根据专业方向选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6031515 非线性控制系统 32 2031517 测试系统动力学 32 2031518 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 32 2031521 软件可靠性工程 32 2031522 飞行实时仿真系统及技术 32 2031523 分布仿真技术与应用 32 2031524 电机的矩阵分析 32 2031525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32 2031526 智能电器 32 2031527 机电系统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 32 2031528 电气工程学科前沿讲座 32 2031529 容错控制系统可靠性技术 32 2031536 气动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32 2151317 模式识别 48 3151318 数字图像处理 60 3专业理论课必修学分小计 ≥4031507 先进控制系统设计 32 2031511 交流调速及其系统分析 32 2031512 特种电机 32 2031513 电力系统分析 32 2031516 信息融合技术 32 2031519 计算智能 32 2031520 电磁兼容原理 32 2031530 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32 2031531 控制与导航技术工程实践课堂 32 2031532 计算机视觉与导航技术 32 2031533 导航系统设计 32 2031534 机器学习理论与应用 32 2031535 服务计算 32 2031537 现代人机控制与辅助操纵 32 2031538 现代机电系统设计综合 32 2031539 嵌入式系统 32 2031540 液压控制系统 32 2031541 机电系统网络控制 32 2031542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32 2031543 混杂系统估计理论与应用 16 1031544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 32 2专业技术课031545 网络控制与物联网 32 2根据专业方向选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