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胶质层指数煤的胶质层指数,又称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或 Y 值 它是原苏联、波兰等国家煤的分类指标之一,也是我国煤的 现行分类中区分强粘结性的肥煤、气肥煤的一个分类指标煤的胶质层指数, 是原苏联列 .姆.萨保什尼可夫和列 .帕 . 巴齐列维奇提出的它的测试要点是根据不同结焦性的煤在 干馏过程中胶质层的厚度、收缩情况和膨胀曲线的不同,测 试胶质层的最大厚度( Y 值)、最终收缩度( X 值)和体积曲 线,来表征煤的结焦性其中, Y 值应用的最广 Y 值是通 过测试胶质层的上部层面高度和下部层面高度得出的(一般 出现在520〜630C之间),X值是曲线终点与零点线间的距 离丫值、X值和体积曲线都是通过胶质层指数测试仪上的 记录转筒和记录笔记记录下来的胶质层指数测试曲线如图 30-11 所示胶质层曲线类型如图 30-12 所示250 280 310 340 370 400 430 460 490 520 550 580 610640 670 700 7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160图 30-11 胶质层指数测试曲线3 4胶质层指数测试的允许误差。
同一煤样平行测试结果的 允许误差为:丫 值 ≤20mm 误差 1mm ;Y 值〉 20mm 误差 2mm ;X 值 误差 3mm 胶质层指数报出结果应选取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各结 果的平均值胶质层指数表征煤的结焦性的最大优点是 丫 值有可加性 这种可加性可以从单煤 丫 值计算到配煤 丫 值,可以估算配煤 炼焦 丫 值的较佳方案 在地质勘探中可以通过加权平均计算 出几个煤层的综合 丫值它的缺点一是规范性强, 煤样粒度、 升温速度、压力、煤杯材料、炉转耐火材料等都能影响测试 结果所以必须使仪器、制样和操作等都符合严格规定;二 是用样量大,一次平行测试需要煤样 200 克,在地质勘探中 常常由于煤芯煤样数量不足而无法测试;三是胶质层指数能 反映胶质层的最大厚度,但不能反映出胶质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