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及其国际趋同 财政部会计司 陈瑜 2014年6月· 北京 本报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主要内容 • 一、现状一、现状 • 二、国际动态二、国际动态 • 三、我国动态:准则的主要三、我国动态:准则的主要( (修订修订) )内容内容 一、现状 2006年建成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性趋同的企 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得到有效实施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范围及其效果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等效认可 内地与香港 中国与欧盟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 第一号:2007年2月1日 第二号:2007年4月30日 第三号:2008年1月21日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第1号:2007年11月27日 第2号:2008年8月7日 第3号:2009年6月11日 第4号:2010年7月14日 第5号:2012年11月5日 第6号:2014年1月17日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06/2008/2010版 企业年报编制通知 二、国际动态 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到国际会计 准则理事会(IASB) 过去十多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建设的成就 与挑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130个中的122个)都公开表示支 持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 计划所有国家和地区(130个中的124个)认为国际财务 报告准则应当成为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 105个国家和地区(占调查数的81%)已直接采用国际财 务报告准则 剩余25个国家和地区中的17个,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 准则 6 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采用IFRS 截至2014年4月14日的调查数据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的采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新进展 (金融危机之后) 制定和修订8项国际准则(2011年5、6月份发布) 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 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 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单独财务报表》 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在联营企业和合营企 业中的投资》 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合并财务报表》 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 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在其他主体中权 益的披露》 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 2011年新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011年5月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 值计量》 制定了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单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框架 生效日期2013年1月1日,允许提前采用 8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2011年新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011年5月发布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合并财务报表》:采用单一 的控制模型判断主体是否应予合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删除比例合并 法;取消共同控制资产的概念,对合营经营和合营企业进行 区分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统一规定了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要求 生效日期2013年1月1日,允许提前采用 9 关于合并财务报表和合营安排及其 披露的“一揽子”准则 2011年新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011年6月发布,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 报》 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划分为“满足特定条件时后续将重分类 计入损益的项目”和“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两类区 别列报 生效日期2012年7月1日,允许提前采用 只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方式,并未从概念上解决其他综 合收益问题 10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修订 2011年新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011年6月发布,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 雇员福利》 取消“区间法” 要求所有的“重新计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引入有关设定受益计划的更多披露要求 生效日期2013年1月1日,允许提前采用 11 离职后福利会计处理的修订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新进展 (金融危机之后) 正在进行即将完工的四大准则项目 金融工具项目 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预计今年第2季度正式发布) 金融资产减值(预计今年第2季度正式发布) 套期会计(普通套期准则已于2013年发布,宏观套期项目今 年第2-3季度征求意见) 保险合同(已2次征求意见) 租赁(已2次征求意见,2014年会计准则咨询论坛会议再次 修订) 收入确认(已于6月3日正式发布)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新进展 (金融危机之后) 已经启动或即将启动的未来项目 概念框架 修改《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 费率管制活动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排放权 采掘业 „„等等 三、我国动态 2010年4月2日,财政部发布《中国企业会计 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肯定IASB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绩 支持IASB制定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 要求趋同互动 提出持续趋同安排 15 我国会计准则修订过程 15 2007年以来:密切关注会计准则实施相关问题,密切 跟踪国际准则发展动态 2011-2012年:课题研究、调研、座谈会、国际会议, 多方听取意见 2012年初:启动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工作 2012年:讨论稿征求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意见、征求 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2013年:草案征求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意见 16 会计准则修订的突出特点 16 1.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 •《路线图》承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制定将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目保持同步 2.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体例的完善 3.会计准则修订的主要理念 •改进信息披露,强调有效揭示、防范风险 •增强准则之间的协调一致 •切实解决实务问题,便于实务操作 •重视判断的应用和判断的依据 2012年先后发布8个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 公允价值计量(2012.5.17.) 财务报表列报(2012.5.17.) 职工薪酬(2012.9.29.) 长期股权投资(2012.11.15.) 合并财务报表(2012.11.15.) 合营安排(2012.11.15.) 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2012.11.15.) 金融工具列报(2012.11.21.) 2014年以来先后发布7项具体会计准则 1月26日:《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1月26日: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1月27日: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2月17日: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2月17日:《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 3月13日: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3月14日:《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 的披露》 关于实施范围和生效日期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修订背景 2006年之后IAS1两次较大变动:(1)2007年9 月正式引入“综合收益”的概念(2)2011年6 月发布《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2010年5月曾 全球征求意见)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政部关于执 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09 年年报工作的通知》 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如何界定? 其他综合收益包括哪些内容、其他综合收益应 当如何列报? 项项 目目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上期发生额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利得(损失)金额 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所得税影响 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 小 计 2. 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 减: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 享有的份额产生的所得税影响 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 小 计 3.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金额 减: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所得税影响 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 转为被套期项目初始确认金额的调整额 小 计 4.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减:处置境外经营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 小 计 5. 其他 减:由其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产生的所得税影响 前期其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 小 计 合 计 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修订背景 界定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 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除与所有者以 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之外的其他交易或事 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 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综合收益 净利润 其他综合收益 收 入 费 用 直接计 入当期 利润的 利得/ 损失 直接计 入所有 者权益 的利得/ 损失 1.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 (2)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 益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 2.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 目: (1)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3)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4)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5)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6)自用房地产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 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部分 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 财务报表列报层面的改革 设置“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单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利润表:净利润项下增加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 额项目 其他综合收益区分两类列报: 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以后会计期间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单列其他综合收益栏 附注: 增加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的当期数和上期数 增加披露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期初期末数调节过程 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 其他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 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 收益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设置“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进行会计处理设置“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进行会计处理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或股东权益)) 期末余额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年初余额 ……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或股东权益)):: 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或股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减:库存股减:库存股 其他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 盈余公积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部分,仅供参考)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部分,仅供参考) 利润表(部分,仅供参考)利润表(部分,仅供参考) 四四、、净利润净利润((净亏损以净亏损以“-”号填列号填列)) 五五、、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一一))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 2..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 …… ((二二))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1..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