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树脂塞孔工艺不良解析与改善探讨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32KB
约10页
文档ID:555462872
树脂塞孔工艺不良解析与改善探讨_第1页
1/10

树脂塞孔工艺不良解析与改善探讨刘俊;刘中山;高勇期刊名称】《印制电路信息》年(卷),期】2015(023)006【总页数】8页(P63-70)作 者】 刘俊;刘中山;高勇【作者单位】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10;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10;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10正文语种】 中 文树脂塞孔工艺不良解析与改善探讨刘俊 刘中山高勇(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10)Resin hole plugging process defect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LIU Jun LIU Zhong-shan GAO Yong1 前言伴随PCB向高密度超高层发展,HDI板设计环节中盲/埋孔工艺被广泛应用,其中 树脂塞孔即树脂塞盲/埋孔成为HDI板生产的必经程序之一故如何提高树脂塞孔 生产品质和能力、降低制造成本成为业界,特别是工艺人员重点关注和改善的方向 究其原因如下:(1) 需树脂塞孔类型板孔数量多,同一图号/层内孔径类型分布分散,0.1 mm ~1.0 mm的均可能存在,易出现塞孔不均导致的研磨不净问题•具体表现为板面冒 油不均匀或整体冒油量大。

2) 当出现磨板不净时,一般需返磨1~3次(加上正常磨板次数总共4~ 次), 严重者需返磨4次以上(加上正常磨板达 次之多)3) 磨板次数增多后产生如下问题:影响磨板产能、板变形及铜厚不足隐患4 )对于板厚大于2.0 mm以上、厚径比〉的类型,塞孔易出现盲孔凹陷严重及 不饱满情况针对树脂塞孔品质问题,业界普遍认为因素有:(1)与塞孔丝印机能力有关,如 真空塞孔与丝印机塞孔2)与不同员工技能有关,因技能不同塞孔质量会存在 差异3)与塞孔孔径分布较杂,铝片设置不合理导致塞孔不均有关4)与 树脂品质有关,如收缩率如何界定设备工艺能力及与研磨机的匹配性,需要做细致的探讨及确认2 丝印树脂塞孔板设备工艺能力界定2.1 树脂塞孔生产方式简介按目前业界生产方式,主要为:机械丝印塞孔及机械真空塞孔两种方式,本文主要 介绍机械丝印塞孔方式(下同):其作业方式为:铝片网+垫板方式生产,示意图 如图1图 1 树脂塞孔丝印示意图2.2 丝印树脂塞孔机简介目前树脂塞孔所用设备为达震树脂专用塞孔机,具体技术规格如表1表12.3 丝印树脂塞孔板常见问题点经过对实际生产跟进,树脂塞孔板常见问题点及图片如表2 表2续表 2)注:表中所讲不良比例,为生产中随机抽查统计不良。

小结:从上述图片中看,丝印树脂塞孔过程中,比例最高者为空口树脂凹陷及塞孔 过满/过散,即塞孔不均.故针对此不良需重点进行研究1.4 丝印树脂塞孔工艺能力界定(板厚、孔径)从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为主的 PCB 板生产的同仁知道,树脂塞孔生产过程中会 遇到多种板厚及多种孔径交叉存在的问题,同时各个公司的设备能力及老化程度也 不尽相同,故从工艺角度,结合设备能力及生产板形态(板材、板厚、孔径分布等) 进行界定,成为解决树脂塞孔不均的首要任务2.4.1 工艺能力界定试验板设计试板设计及生产具体要求如表3表32.4.2 树脂塞孔生产主要参数(表4)表42.4.3 塞孔后塞孔状况(表5)表5小结:从测试结果看:(1) 板厚0.2 4 mm,整体塞满率可达到0%以上,但冒油严重,需要手动刮平; 在刮平过程中,因板较薄,易将孔内树脂带出,造成孔内油墨不均匀2) 板厚3. mm,厚经比在以上时,塞满度不足0%,需3刀进行连塞;切片分 析孔内空洞较严重,易造成品质隐患2.4.4 超长板丝印塞孔方式依据目前树脂塞孔机设备能力,其最大印刷面积为:oo mmx 00 mm,针对超 出此印刷面积且需树脂塞孔的板需采取:分段制作铝片、垫板,全部塞完后进行后 烤方式生产。

2.5 树脂塞孔工艺能力界定结论:针对上述测试结果,目前厂内树脂塞孔生产能力如下:板厚/钻孔孔径<钻孔孔径:0.2 mm ~ 0. mm0.3 mm<板厚<3.2 mm(须塞树脂层板厚)板长〉0 mm的分段筛孔(含铝片、垫板)此范围外的板须采取真孔树脂塞孔方式生产3 树脂塞孔与树脂研磨匹配性问题 我们知道,树脂塞孔及后烘流程完成后,其下一工序为树脂研磨,在业界一般采取 陶瓷研磨作业方式,从成本上考量也有采取陶瓷磨刷+布织布方式无论采取哪种研磨方式,如前言中所提到的,当树脂塞孔出现塞孔不均,特别是冒 油严重时,在研磨过程中会出现磨板不净情况的情况,一般需返磨1~3次(加上 正常磨板次数总共4~ 次) ,严重者需返磨4次以上(加上正常磨板总共 次以 上)磨板次数增多后产生如下问题:影响磨板产能、板变形及铜厚不足隐患,针 对特殊板材,如陶瓷板材、PTFE板材时,此类情况会更加突出同时反复的研磨对磨刷的消耗增加,成本上升,对研磨树脂工序的产能以及计划交 期影响均很大,故对树脂塞孔与其研磨的匹配性研究成为树脂研磨生产的第二大问 题3.1 树脂塞孔与研磨机匹配性试板制作3.1.1 试板设计及流程要求与工艺能力测试板相同,不做赘述具体内容略3.1.2 树脂塞孔生产及研磨主要参数(表6) 表6注:上表中为关键参数,其他非关键参数未详细列出。

3.1.3 针对上述主要参数进行调整尝试后研磨状况(表7)3.2 调整树脂塞孔后操作方式(塞孔后进行手动刮平,见表8)3.3 调整树脂塞孔操作方式后,研磨状况(表9)参数:研磨电流:2.0 A,研磨速度:1. m/min表7小结:从表 中结果看:针对树脂塞孔及研磨主要参数调整后,目前树脂塞孔生产 方式不能与研磨机有效匹配,需进一步改进表8表93.4 其它事项(表10)3.5 结论(1)针对树脂塞孔及研磨主要参数调整后,原有不将已塞树脂刮平生产方式,与 研磨机有效匹配性较差,研磨次数在 ~ 次,效率较低,且易造成磨漏基材情况 表10(2)为改善塞孔后研磨状况,塞孔流程增加刮平操作后,生产时间每块增加0.min ~ 2 min时间,针对批量在30 PNL以上,且排版较大的板的生产效率有所 影响.但可有效解决塞孔不均匀问题. 研磨效率提升平均 0%,降低到3~4次,研磨 后面铜削减量在2 mm ~ 4 mm ,但此种方式对选择性树脂塞孔板,存在树脂进 PTH孔风险,此方式适用于整板孔塞树脂类型,故针对选择性树脂塞孔类型仍沿 用原生产方式3 )制作手持刮胶(长10 cm ~ 1 cm),用于塞孔后后烤前刮平树脂,操作方 便、效果较好。

4 批量生产板论证 为验证以上评估参数之合理性,我们选取生产板进行批量论证,具体如下:4.1 生产板信息图号:140 12 0M1 拼尺寸:1.4mmx3 1.0mm( 20.4 in*1 .0 in )板厚:2.2 mm试板数量:0 PCS铝片孔径:0.4 mm 塞孔孔径:0.3 mm、0.4 mm4.2 丝印参数及塞孔效果(表11 )表11小结:取切片取板四个角位置切取跟进 0 pcs 生产板,以上表中参数进行塞孔, 结果均匀性良好,经过磨板后100%磨板干净,无树脂胶残留说明试板得出的结 论是可行的5总论根据目前我司树脂塞孔板厚度(一般为0.2 4 mm ~ 3.2 mm,孑L径一般为0.2 mm ~ 0. mm )以及上述评估验证,认为通过以下方法可以控制塞孔质量:(1) 针对上述测试结果,目前厂内树脂塞孔生产能力如下:板厚/钻孔孔径S钻孔孔径:0.2 mm ~ 0. mm0.3 mm<板厚<3.2 mm(须塞树脂层板厚) 板长〉0 mm的分段筛孔(含铝片、垫板) 此范围外的板须采取真孔树脂塞孔方式生产2) 生产前必须认真检查工具,确保工具正常,铝片无漏钻、折痕3) 生产丝印台面水平度必须定期测量,发现异常进行调整(建议每月进行一 次),必须保证垫板洁净(不存在胶带等杂物),无弯曲,确保放板面水平。

4) 网版四角网距相等,阶梯尺量测控制为 ~格塞孔压力管控在0.3 MPa ~ 0.MPa(4 kg/cm2~ kg/cm2 ) ,依据不同的板厚进行调整,塞孔次数严控在2刀以内,避免出现 气泡 )结合厂内树脂研磨的匹配性(陶瓷+布织布研磨方式),制作手持刮胶(长10 cm ~ 1 cm),用于塞孔后后烤前刮平树脂(选择性树脂塞孔类型板除外), 可提高研磨树脂效率 0%左右,有先前的 ~ 次,降低到3~4次,研磨后面铜削减 量在2 mm ~ 4 mm )在参数调整时,一般建议其它参数固定,只进行压力方面的调整,刮胶与网 版间距作为辅助调整上接第44页)8 结论通过对CO2激光直接成盲孔工艺的各项测试实验品质监控及可靠性分析来看,LDD流程可以满足产品质量需求且通过LDD流程,可以较传统Conformal Mask流程缩短1天的生产交期另通过实验过程可得,使用LDD成盲孔,PCB 的表面处理十分关键,用专用LDD棕化药水处理过的铜面较普通棕化药水处理的 铜面,在激光生产时品质更好且棕化处理过的铜面,如受到作业过程中的擦花亦 会对激光生产品质有影响本文仅就CO2激光直接成盲孔工艺以及影响点,提出相关实验观点,可以对此工艺 做更深入的分析和测试,制定出更合理的流程管控点,实现此工艺的批量化生产。

参考文献[1] 陈水健.PCB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福建:闽南理工学院,2011,.[2] 任枫轩,李伟.PCB设计与制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0 .[3] 曾峰,侯亚宁,曾凡雨.印制电路板PCB设计与制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1.⑷黄书伟.印制电路板的可靠性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0 .[]黄峰.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 ,0 .[]梁万雷,曹白杨•表面组装印制电路板的可制造性设计[M].河北:华北航天工业学 院, 200 ,02.[]夏路易•印制电路板PCB设计与制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1.第一作者简介刘师锋,工艺部经理,拥有年以上的PCB行业经验,主要从事PCB工艺技术的 开发和管理工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