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美国“镀金时代”的两面性3200字

凹**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89KB
约3页
文档ID:162166706
浅析美国“镀金时代”的两面性3200字_第1页
1/3

浅析美国“镀金时代”的两面性3200字   摘 要:“镀金时代”是美国崛起的关键阶段,期间得益于多方面要素,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内却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比如垄断、贫富分化、环境破坏、政治腐败等,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呈现出极为明显的两面性特征本文试着从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这个阶段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在阐述存在问题的同时寻找其根源,以期有所借鉴 毕业  关键词:美国;镀金时代;经济增长;问题凸显  镀金时代指的是南北战争至美西战争,即1865――1898年的这段时期镀金”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和内在是一个矛盾体镀金时代具有矛盾性,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各种问题凸显,这就符合了我们说的镀金这样一种表象内涵,本身就是一对矛盾镀金时代”一词源于马克?吐温和C.D.沃纳合著的同名小说,它以讽刺的手法,描述了当时的一些大资本家和大企业家,与官商勾结谋取社会的财富,这些现象和故事正好与当时社会发生的种种现实相符合,后人就将“镀金时代”作为这一段时期的指称  1 经济高速增长  (一)经济变迁  1、农业大生产从建国开始,农业一直是美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美国拥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气候温和,拥有广阔的适合耕种并能开展机械化的土地据统计,南北战争前,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比达到63.8%,直到19世纪末,才逐渐低于工业比重1962年颁布的《宅地法》,一方面吸引了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去开发西部地区,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条文解决了土地问题,推动农业经济的高速增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科学技术,一些新的技术被应用到农业领域,比如盘绕扎谷机、谷捆搬运机的出现,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生产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也开始出现了商业化运作,更进一步促进了美国农业的发展到1900年,美国的耕地面积已经超过了英法德三国的总和,农业产品出现了大量剩余因此,农业大生产不仅能满足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大生产的需求,还能通过出口积累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2、工业大生产南北战争后,美国很好的把铁路、、电灯等新技术新发明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在能源、交通、通讯等产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大力支持铁路的兴建,拥有当时世界上里程最长的铁路网,便于大批劳动力去开发西部,而且把各州连接起来,加强了地区的联系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大了美国对能源资源的依赖,促进了石油、煤矿的开采,产生了很多巨型能源产业。

由此,美国向着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大步迈进在美国经济大发展的时候,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大转变,工业产值对GDP的贡献比欧洲其他国家都要大,美国开始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  (二)社会变迁  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发生转变当时的工业生产是以一种大规模的集中生产方式进行,需要大规模的劳动力出现,推进了快速的城市化快速城市化也是发生在19世纪后期,当时工业发展生产模式决定了社会变迁会出现通过快速的城市化来实现社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紧密相连的,这是由它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城市化增多的人口,源自两个地方其一,来自于欧洲当时的欧洲发生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率高,而美国宣扬民主与自由,能够自由竞争,是一个靠自己的本事就能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这些隐性优势吸引了当时欧洲的很多人才去到美国,引发移民潮,成了镀金时代的一个特征其二,来自于本土由于农业和工业大生产,加上当时的高出生率,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人口当时的垄断组织不止垄断了工业,同时还将大片农民土地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的手中,失去土地的剩余人口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形成了美国的无产阶级有一组数据显示,在1790年时,美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5.1%,但在1890年时,城市人口比重暴增至35%,虽然这其中历时百余年,但城市化高速增长的阶段是在1870年后。

当时全国人口结构偏重于城市,导致了当时的社会变迁情况,美国开始从乡村社会进入到城市社会  2 各种问题凸显  镀金时代的美国,虽然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却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  (一)经济资源高度集中  工业化大规模集中生产需要经济资源的集中,首先需要大规模的生产性资源和劳动力的集中但在经济资源出现集中后,开始归属到一部分资本家手中,类似于“圈地”当这部分资本家获得大量资源之后,在当时自由市场竞争机制下,资本家凭借手中的经济资源,肆无忌惮的去生产在竞争越发激烈的情况下,导致中小企业被挤出市场,大企业会越做越大,小企业只能面临破产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经济资源的高度集中,越发被更多的大资本家所把控,形成更大的资本家大企业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在价格产生等核心要素上达成协议,共同排挤小企业,形成大的垄断组织当时美国的关键领域,均被大资本家所垄断,出现某些资本家“富可敌国”的情况,美国从此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不干预经济,国家的财力拮据,进而缺乏话语权,导致了大资本家与国家权力的抗衡讽刺的是,19世纪末期美国频繁出现经济危机,总统多次请摩根等大财团出面来缓解因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摆脱经济困境。

  (三)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当时的垄断资本家、中产阶级等群体财富在不断增长,而产业工人和农民由于遭受剥削和通货膨胀,虽然工资在上涨,但实际上生活水平却在下降,仍然处于贫穷的状态1900年,美国社会1%的人口占据了87%的社会财富,而99%的人口只能拥有13%的社会财富,如此,连那些中产阶级也归属于99%那部分两极分化日益加重,社会实际上分化为了精英阶层和底层阶层,中产阶级事实上不存在了  (四)自然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垄断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不仅对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肆无忌惮的破坏性开发和浪费性使用,而且对于食品制假售假,却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加以管制比如规定自然资源开采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开采中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对废水废气的排放,食品生产的标准等都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当时的自然环境和食品安全在没有国家管制,在市场自由竞争机制的运行下,变得日益突出  (五)政治腐败现象严重  那时更多是一种商业腐败现象,当时美国实行政党分肥制,由大资本家出资,支持候选的政党当选执政执政之后,执政党会通过向资本家提供政府职位、政府行为支持、政府政策倾斜等好处来回馈给曾经支持他们的大财团或大资本家。

因此,当时的政府又被称作政党政治,政府成为政党的附庸,最后变成政府和政党都在为大资本家服务  中国在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的时间、取得的成就等方面,都不亚于美国的“镀金时代”,成为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但同时中国也呈现出了与“镀金时代”一样的两面性特征,不利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一大障碍,因此希望能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加丰、周旭东.美国历史与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友伦.美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初探明[J].世界历史,1982(2)  [3]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M].北京:三联书店,2009  [4]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M].北京:三联书店,2006    农冠军(1991-),男,壮族,广西崇左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中西方民主  王杰(1993-),女,汉族,贵州遵义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中美关系研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