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克拉伸的输入假说

王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50KB
约4页
文档ID:30544940
浅析克拉伸的输入假说_第1页
1/4

浅析克拉伸的输入假说摘 要: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输入假说”是其核心内容,对语言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将对输入假说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进行详细阐述,以对该假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输入假说;主要内容;缺陷 一、输入假说主要内容 1.输入假说与习得而不是学习相关 克拉伸曾在 1976 年指出: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独立的系统―习得和学习系统语言习得,这是一个潜意识或是无意识的过程,比如,儿童在习得母语时,并没有学习某一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是在自然交际中通过和父母有意义的交流与互动,理解话语意义,最终习得母语与习得相反,传统意义上的外语学习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先学习这一语言的语法形式与规则,然后利用这些规则进行交流沟通克拉伸(1983)进一步指出:要使学习者更好的理解语言输入,就要让他们像儿童一样意识不到自己在学习可见,输入假说与习得而不是学习相关 2.依靠语境以及语言学以外信息,可以理解略高于现有能力水平的语言(i+1) ,从而习得语言 首先,让我们首先重述一下如何习得这一问题:克拉伸的自然假说认为,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是按自然顺序进行的。

例如,一些实验表明,在儿童和成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掌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等假如自然顺序假说是正确的,那么如何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呢?更通俗地说,怎样才能从 i 阶段过度到 i+1 即下一阶段呢?输入假说对此作出以下解释:能够理解包含 i+1 的可懂性输入是习得者从i 过度到 i+1 的充要条件而可懂性输入指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如果 i 代表现有水平,可懂输入就是 i+1, 换句话说,只有当我们理解略高于现有知识水平的语言结构时才能习得,这怎么可能呢?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这种结构,又怎么习得这种语言呢?输入假说对这一矛盾的解答是利用超过我们现有语言能力的知识来帮助我们理解,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语境,外界知识,语言学以外信息来理解所学语言 3.如果语言交际获得成功,输入可被理解并且数量足够,学习者就会自动获得 i+1 输入假说认为:其输入必须包含对语言习得有用的 i+1,但又没有必要只包含 i+1,如果输入可被理解并且数量足够,学习者就会自动获得 i+1,这就意味着最好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去提供,我们所熟悉的教学的大纲都试图有意提供 i+1。

有一个“每天的?Y构” ,教师和学生通常认为这一节教学目标是教授或是练习某一语法项目和结构一旦这种结构被掌握,教学大纲就会推进到下一阶段这就暗示着有意提供 i+1 是没有必要的,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其阻碍语言的习得 4.口语创造能力自然而然的出现,不是依靠直接教授的 克拉伸在输入假说的最后部分叙述了口语流利性不能依靠直接教学,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它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根据这一观点,口语教学最好的或许是唯一的方法便是简单地提供一些可理解性输入, 当习得者认为“准备充足”的时候,早期口语便会呈现然而这种准备就绪的状态不同的人呈现的时间并不相同通常情况下,早期口语的语法是不精确的,其随着习得者听到并理解更多的输入,准确性便会不断提高 二、输入假说的缺陷 从以上输入假说的内容,可以看出克拉伸的输入假说内容较丰富然而在语言学界,不少人也对其提出了质疑,认为克拉伸的输入假说也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判 1.学习与习得是否存在联系呢? 克拉伸认为学习与习得是两个完全孤立的系统在接触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并且多次重现,便会习得这一语言输入假说将学习与习得生硬的对立起来,过分夸大了语言输入的作用,无法揭示语言输入是如何内化为学习者的内在知识的。

2.如何定义“i+1” ? 克拉伸的“i+1” 原则中, “1”指学习者能力所需提高的部分,那我们如何知道二语习得者所接触的语言材料是“i+1” ,而不是“i+0”或是“i+2”呢?“i”和“1”是两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克拉伸仅仅指出我们通过理解略高于现有知识水平的语言结构来习得语言 3.理解如何引起习得呢? 在克拉伸理论中,对这一点没有任何解释语言学家怀特指出:一个特定的结构似乎可以在 i+1 阶段自动获得,而输入带来的不是结构,是进行语法分析的语料如果学习者希望理解的更多,按照现有语法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会迫使他对自己的语法进行重新分析,这样才能获得新的语法知识引起语言习得的正是这些“不可懂输入” ,而不是“可懂输入” 输入假说之所以受到严厉的批判,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应有的严密性虽然输入假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其对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外语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2]罗立胜,李子男.克拉伸输入说与外语教学[J].清华大学学报,2001, (4). [3]郑银芳.二语习得中的输入与输出[J].广州大学学报,2003, (2). 作者简介: 张雪盼(1991.03~ ) ,女,于 2010 年录取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李海英教授,主修对外汉语教学方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