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法国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96KB
约15页
文档ID:492356157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法国_第1页
1/15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法国篇)法国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一节.封建统治压制报业发展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为16世纪——18世纪中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统治法国新闻界的三大报纸是:《公报》、《学者报》、《信使报》1.勒诺多《公报》法国第一张持续出版的周报,1631年由勒诺多创办它也被认为是法国新闻之父该报经首相推荐、国王路易十三特许出版,国王和首相还亲自为之撰稿开始时以报道国外新闻为主,以后增加国会消息、国王谕旨等国内新闻和广告,还有政治评论实际上是官方的喉舌勒诺多家族经营该报131年,至1762年报纸为外交部接办,改名为《法兰西新闻报》,1780年转卖给出版商库克,1915年该报停刊2.《学者报》1665年萨洛创刊于巴黎,接受政府资助是介绍法国国内外出版的新书的专刊创办初期是周刊,1724年改为月刊,并延续至今3.《信使报》1672年德维泽创刊于里昂创刊之初,是一张具有乡土气息、风格多样的报纸,后来便为一张以刊载文艺作品为主的报纸1724年更名为《法兰西信使》共存在约120年4.《巴黎新闻》法国历史上第一张日报。

1777年元旦创办于巴黎,布里索主编该报虽非官方报纸,但经官方批准,要接受新闻审查它一般不卷入政治斗争,内容多样,但在《法兰西报》等特权报纸的排挤下,很难报道第一手新闻,后来1789年革命爆发时停刊第二节.启蒙思想的传播1.法国革命前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2.启蒙思想家们的主张和贡献1启蒙思想家们集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后,掀起了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气门思想家们不仅将旧制度批判的体无完肤,而且对将“理性”社会化危险是充满信心,认定理性的力量是最强劲的,必将赢得胜利3启蒙运动最直接、最伟大的功绩是为摧枯拉朽的法国大革命铺平了道路第三节.报刊在资产阶级革命风暴中发展1.大革命中的报刊概况这一时期,法国报刊业空前繁荣以三种倾向的报刊为主1        革命派报刊:米拉波创办的《普罗旺斯邮报》、马拉创办的《人民之友报》、阿贝尔创办的《杜歇老爹报》、德穆兰创办的《法国吉布拉班革命报》等这些报纸不同程度的推动了革命进程但寿命都不长2        保皇派报刊:《政治及国家报》等也在负隅顽抗3        非政治性报刊:《巴黎新闻报》、《普通箴言报》等,采取不过于介入革命的态度,虽平平淡淡,但寿命较长。

2.马拉和《人民之友报》1马拉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1789年8月创办过报纸《爱国者指南》,出版一期后停刊9月12日创办《巴黎记者报》,16天后改名为《人民之友报》,发表了许多政论文章,宣扬暴力革命后被迫停刊共和国成立后改称《法兰西共和国报》继续出版仍坚持革命方针2《人民之友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该报结合革命进程有力抨击封建势力的腐朽本质和反革命阴谋,及时揭露大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叛变倾向,坚定地主张依靠人民,实行革命的专政;及时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主张颁布限价法,严惩情节恶劣的奸商这些主张后来在雅各宾专政下付诸实现3马拉一直深入群众进行革命活动,并且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办报,始终坚持革命方针,不断揭露吉伦特派的反人民政策但当政权转人雅各宾派手中不久,马拉却惨遭吉伦特分子暗杀3.阿贝尔和《杜歇老爹报》《杜》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长裤汉”(城市贫民)机关报1790年由阿贝尔在巴黎创刊杜歇老爹是法国民间戏剧中的角色,机智灵活,疾恶如仇,是法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杜》创刊初期态度温和,随着革命深入和保皇派面目的暴露,它开始猛烈抨击贵族和天主教。

该报紧跟形式,旗帜鲜明,文字通俗,文笔泼辣,深受人民喜欢第四节. 大革命后的报业1.塞尔新闻法1819年波旁王朝复辟期间颁布规定废除出版预审制、保证金制和印花税制这部法令从诞生到废止不过半年时间,却有重大意义它是法国历史上制定的第一部新闻法,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2.《法兰西共和国公报》巴黎公社时期最重要的报纸原是梯也尔政府机关报,1871年3月改为巴黎公社机关报,共出版66期该报除发布重要宣言、法令、决议和指示外,还澄清事实真相,戳穿敌人的谎言但该报印刷发行业务掌握在私人手里,文风刻板,不太关心群众利益,价格太贵,所以销量不高3.《杜歇老爹报》巴黎公社期间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共出版68期该报最大的特点是大量刊登读者来信,及时反映群众要求而且该报语言浅近,文字通俗易懂,很受读者欢迎不足之处是缺乏深度4.《社会革命报》巴黎公社时期很有影响的蒲鲁东派报纸1871年3月创办,共出48期该报以大量篇幅报道国民自卫军的英雄业绩其最大的特点是更多地讨论一些革命问题5.“新闻出版自由法”1881年7月法国议会通过废除了特许制与保证金该法1889年得到重要补充,法院原则上禁止政府未经法院裁决就直接查封报社。

这部法令是《人权宣言》宣告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具体化,并对法国此后的报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促进了现代报纸的产生,至今仍为法国自由报业的基石第五节.廉价报刊的兴起与发展1.法国廉价报纸的特点由于受政党报纸的长期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廉价报纸也具有较鲜明的政治色彩此外,法国的廉价报纸还具有以下特点:1        政治上,标榜超党派和独立性;2        经济上,不依靠政党津贴;3        编辑内容上,努力扩大新闻报道面,广泛刊登文化、教育、小说、知识性文章、社会新闻及法院新闻;④        经营管理上,尽力招揽广告,用广告收入补贴报纸降价的损失2.吉拉丹的《新闻报》19世纪中后期法国最成功的两份廉价商业报纸之一1836年7月1日由资产阶级报人、亲政府议员吉拉丹创办年订费40法郎,低于当时报纸报价一半,立即受到读者欢迎,销量不断上涨《新闻报》的特点:1        减少政治新闻和言论,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和法院案件2        有关卫生、健康、食品、服装、家庭等方面的知识性、实用性文章占据近四分之一的篇幅3        连在巴尔扎克的《老姑娘》,开法国报纸刊登长篇小说的先河。

④        重视广告经营,在法国首创靠增加广告收入降低报价的先例吉拉丹是著名的报业改革家,法国廉价报纸的创始人,还是报纸企业化的先驱3.杜塔克的《世纪报》19世纪中后期,法国两家著名的廉价商业日报之一1836年7月1日由杜塔克创办于巴黎该报在政治上是温和共和派的支持者,但是报纸的性质和内容却不同于政党报纸,而是独立经营的商业报纸它报道广泛,注重社会新闻、法庭案件,对犯罪新闻的报道比《新闻报》有过之而无不及它率先刊登短篇小说先后刊登巴尔扎克的《保尔船长》和大仲马的《三剑客》等名著报纸每份售价1苏钱,又由于《世》支持共和制,在编辑内容上重视社会新闻,文字通俗,销量一直领先于《新闻报》广告收入也逐步增加并于1845年成立“广告总公司”,经办几家大报的广告业务4.19世纪下半叶法国廉价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巴黎的四大日报:  《小日报》、《小巴黎人报》、《晨报》、《新闻报》1《小日报》:1863年米老德创办该报尽量减少政治报道和政治争论,增加间接有趣的最新消息,以刺激性社会新闻和怪诞连载小说吸引读者    后由于宣扬军国主义遭到唾弃,销路下滑2《小巴黎人报》:1876年创刊1888年转入迪皮之手。

他对该报进行了改造:第一.        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参加任何重大的政治争论,因而被称为中间派第二.        内容上追求可观,不重言论,连载小说,增加社会、体育等有刺激性的新闻报道第三.        经营管理上注重设备更新,是巴黎第一个使用轮转印刷机的报纸,改进发行推广工作这些措施使该报销量直线上升,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报纸”3《晨报》:1883年由美国人创办几度易主,一直经营到1944年期间一直     保持美国廉价报纸风格文字通俗、标题字体较大,常用多栏大标     题,版面活泼宣称自己无政治背景和经济后台,实际上却不断接     受贿赂④《新闻报》:1892年贺创办文学性较浓1899年勒特利埃家族购得此报,不     断扩大新闻报道面,大力招揽广告,后发行量超百万该报首先     使用了排铸机第六节.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报业第七节. 两次大战之间的报业演进1.《人道报》1914年加香接任该报总编,该报成为两次大战期间法共机关报这一时期,《人》为维护工人积极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支持被压迫民族斗争、报道和宣传社会主义苏联、推动反法西斯人民阵线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二战中,报纸遭禁,转入地下,秘密发行,仍然矢志不渝。

2.《巴黎晚报》梅尔1923年创办普鲁沃斯特接受后,聘请一批出色报人,将该报变成每日发行的新闻画报自此,《巴》编辑水平大大提高,版面日臻完善;该报图文并茂,排版醒目鲜明,擅长妙用标题体育新闻讲究质量,刺激性报道不像英美那样过分,政治新闻充满乐观主义色彩发行量逐年增加《巴》的成功震动整个法国新闻界,是午后报纸第一次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第八节.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报业第九节.二战后报业的发展1.        二战后法国报业的垄断化进程战后法国报业在新的起点重新兼并集中,最终形成垄断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        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由于报价上涨和经营不善,法国报纸数量和发行量连年下降一些实力较强的报纸却日益发达,为日后形成报团准备了基础2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在进一步的竞争中,一些中小报纸逐步依附于大报,于是全国出现了二十多个区域性报团其中最大的四个是:阿歇特报团、普鲁沃斯特报团、阿莫里报团、布萨克报团3        70年代以后报业垄断进一步升级,报纸间的联营兼并发展为报团间的联营兼并一方面地区性报业垄断继续加强;另一方面出现了埃尔桑这样的不断吞并其他报团的称霸全国的超级报团。

2.        二战后法国地方报崛起的主要原因1        战士全国实施分区配给制,并规定一区一报,地方读者已习惯阅读地方报纸2        战后交通困难,巴黎报纸到达地方城市过迟,或不能准时到达3        世界性通讯社的供稿,文字、图片、的应用,以及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迅速,只是巴黎报纸政治新闻失去重要性④        战士巴黎一流的法西斯报业人员,由于战后整肃,多数专职地方报纸服务,对地方报纸的革新极有贡献⑤        地方报团的编辑、主笔,熟悉本地区读者的兴趣及其愿望3.        埃尔桑报团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法国新兴报团创始人埃尔桑1950年从办地方报纸起家 70年代开始收购全国大报先后取得《费加罗报》、《法兰西晚报》、《震旦报》,从而成为法国最大报团到80年代后期已有报纸四千余家为财团和右翼政治势力服务该报团还拥有新闻通讯社、广告公司、印刷厂等企业,并向电视也进军埃尔桑的兼并活动招来各界关注和非议1984年议会通过针对该报团的反报业托拉斯法,又称“反埃尔桑法”,但并未对该报团产生实质性威胁该报团势力还伸向国外,80年代后打入比利时鲁塞尔报团4.《世界报》法国目前最有影响的报纸。

1944年12月创办于巴黎由当时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