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历史年级/册七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难点名称对比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本课主要内容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而说到此局面的形成,不得不提到两个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而这两场战役曹操都参与其中学习了三国鼎立之后,大家都知道,官渡之战曹操以三、四万兵马打败袁绍的十万大军,取得胜利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20万大军败于孙刘5万联军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呢?学生很难分析理解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这门课程,对历史学习仅仅局限于课本文字基本内容,还不具备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所以要对两场战役进行对比分析,就显得尤为困难了难点教学方法填写示例1、 通过两场战役的对比,运用比较法分析原因2、 通过讲故事、漫画、图片做详细解说、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做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导入: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教师总结: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三国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并且曹操都参与其中学习了三国鼎立之后,大家都知道,官渡之战曹操以三、四万兵马打败袁绍的十万大军,取得胜利。
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20万大军败于孙刘5万联军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呢?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一:官渡之战东汉末年,在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群雄并起,彼此长期混战在当时,袁绍和曹操是北方最主要的两个军事势力为了争夺北方的统治权,袁绍和曹操之间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就是官渡之战那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呢?1、政治方面:“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漫画及漫画中的人物对话,帮助学生理解)2、用人方面:招贤纳士 (采用曹操光脚迎许攸的事例突出这一点)3、经济方面:实行屯田,奖励农耕(从曹操推行屯田制取得的效果分析)4、军事方面:抓住战机,火烧乌巢(曹操采纳许攸计谋,穿袁军服装,混过道道关卡,火烧乌巢) 所以,基于以上四点原因,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但曹操并非止步于此,他还有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但他统一全国还存在一定的阻力,这就是盘踞于江南地区的孙权和依附于荆州的刘备于是在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之间又展开了一场战役,这就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虽然也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但对于曹操来说却是以多败少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为什么时隔八年,曹操却以20万大军败在孙刘联军之手呢?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二:赤壁之战1、曹操方面:A.远道而来,不习水战 B.兵多将广,但骄傲轻敌2.孙刘联军方面:A.天时(诸葛亮准确预报了偏东风的时间) B.地利(南方人普遍习水性,擅长水战) C.人和(孙刘联军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课堂练习(难点巩固)从交战双方总结赤壁之战曹操以多败少的原因小结本课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场战役取得截然相反的结果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骄兵必败,这是一个规律性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吸取曹操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