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线常见异常及处理方式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6.07KB
约3页
文档ID:54092048
电线常见异常及处理方式_第1页
1/3

电线常见异常及处理方式1. 颗粒.麻面1.1 :材料不良,料中含有水分.杂质 .温度过高或过低.外模过大生产时确保材料充分干燥,无杂质(料斗清理干净,避免材料直接与地面接触),更换滤网调整适当的温度.选择适当的模具1.2 :温度太高,材料在螺缸内烧焦设定适当的押出温度并经常观察加温设备.仪表是否正常长时间停机要适当降温1.3 :混料 .机器未清理干净避免不同材质材料混在一起温度过低材料没有充分塑化过滤网被冲破换不同材质时机器要彻底清理干净1.4 :色母比例过多造成麻面1.5 :押出速度太快造成麻面2偏心2.1:内模太大,芯线跳股,芯线有弯曲现象内模被杂物堵塞(如锡渣)偏心螺丝松动根据工艺卡选择合适的模具,发现芯线有跳股,弯曲现象时立即停机或换线待将不良线材剔除后再继续生产3亮.雾条、半亮半雾3.1 :材料在蜂巢板或机头处变硬结块,导致线材押出后出现亮雾条或半亮半雾现象清理 机头 .蜂巢板后重新押出即可解决4线面刮痕4.1 :外膜廊段不光洁,有损伤更换外模)4.2 : 内外模之间有杂物,死料,断铜(清理内外模)4.3 :冷却不够在水槽里刮伤(加大冷却水量,检查挡水棉是否有刮伤)4.4 :线材跳槽,磨伤。

(检查线材缠绕方式,引取轮,水槽,储线架,收线机各导轮是否有跳出,摩擦等刮线现象)4.5 :过线轮故障(轴承长时间使用损坏,导致导轮不转而刮伤)5剥皮不良5.1 :内外模廊长太远导致压力太大调小压力,外面适当换大)5.2 :过粉、油不良(检查过粉机加热装置、电动机是否正常,过粉需均匀、干燥保证线材剥皮良好 查看过油是否均匀,或在机头后用布加过一次油,不易过多,保证线材剥皮良好即可)5.3 :缠绕线押TPU 时必须过粉6附着力不够6.1 :铜线未经预热(预热铜线)6.2 :外模设计不合理,压力偏小(更换模具、调整模具廊长,加大压力)6.3 :押出线速过快(调整线速)7OD 不均 ,不出料7.1 :材料中有杂质堵塞滤网(更换滤网或材料) 7.2 :供料段温度过高,材料在此段开始熔融导致材料输送受阻(调整供料段温度)7.3 :料斗烘料温度过高,材料在料斗结块导致供料不均调整适当的烘料温度)7.4 :引取机故障,收线速度不均匀(换挡,维修)7.5 :螺杆温度不稳定(经常检查各段温控设备,仪表7.6 :供线涨力不均(调整合适的涨力)7.8 :半成品大小不均(更换合格的半成品)7.9 :测线仪故障导致线材大小不均(做大线用测线仪不宜开自动控线,过接头时会有大小不均)7:.10:电流不稳定(经常观察、检查主机、引取电流表。

如有不稳定,经常跳动及时维修)8. 异色8.1 :材料内有混色(挑出混色材料、换料) 8.2 :螺缸,机头,蜂巢板没有清理或清理不彻底(换规格时特别是深色换浅色机器要彻底清理干净)8.3 :温度过高,浅色材料在高温下颜色会有偏差降低螺缸温度)8.4 :料斗内有其他材料没有清理干净换料时料斗要清理干净)9. 线材变扁9.1 :温度过高导致材料押出后无法定型(调整适当的押出温度)9.2 :皮厚的线材押出后印字时压线轮压扁压线轮压力要适当)9.3 :引取机收线轮压扁线材(稍微抬起一点压线轮,降低线速,增加线材在冷却水里的循环周期)9.4 :半成品形状不规则(加大模具压力,更换眼模)10. 气泡10.1 :半成品有水或油污押出时因高温膨胀形成气泡(前端加布擦拭或过预热器更换半成品)10.2 :螺缸温度过高导致气泡的产生(降低温度)10.3 :第一段水槽没有过水(第一段水槽一定要过水)11. 破皮、脱胶11.1 :外模太大,高速押出时线材有脱节现象更换外模)11.2 :编织、缠绕有毛刺倒线时没有剔除,导致押出时有破皮现象11.3 :芯线过水、油过多导致外被脱胶或气泡(芯线油量适中、水分吹干)12. 印字不良12.1 :油墨太浓、太稀导致印字拉条、不清晰。

浓度要调试好,线速快的要稀点好,适时 添加溶剂保持油墨浓度)12.2 :油墨中有水或杂质导致印字模糊有重影、拉条(油墨完后瓶子装起来密封保存、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更换新的油墨、避免杂质、 水的进入, 有的印字轮字体刻得较深线速慢时有重影,开快即可水未吹干有重影、调整吹风方向及风力把水吹干压线轮的压线力度不够、导致印字残缺、不清晰)12.3 :压轮偏离字轮中心、压轮偏大线材不规则摆动幅度过大导致字体不完整,残缺不全正确调整压轮字轮位置,使线、字轮、压轮中心处于同一条线上使用合适的压线轮一般比线径大0.1-0.3 即可调整供线涨力及吹风头方向及风力避免线材在过印字轮时左右摆动)12.4 :印字脱落(印字后没有过水冷却线材,印字后没过水就受到物体摩擦,线材和油墨的性质不相同如PVC 油墨不能印TPE 线材)12.5 :印不上字 (油墨与线材性质不同、更换油墨线材完全冷却印字困难、调整线速和冷却水温油墨过期印字机机械故障、搅模轮不转、搅墨轮与印字轮距离太近卡在一起字轮转动不起来刮片压力太大字轮无法转动) 13. 线材股纹13.1 :压力太小(加大内外模之间廊长长度)13.2 :外模尺寸太小(外模适当放大)13.3 :半成品有规则的条股(剔除不良半成品)13.4 :半成品本身结构有缺陷、结构不规整(增加填充改善线材圆整度,更改绞线工艺)13.5 :押出时放线涨力不稳定(调整放线涨力)14 多并线联体易撕裂、破皮、露铜14.1 :模具联体本身设计太薄导致易撕裂14.2 :偏心导致撕线时导体外露。

14.3 :内外模太近导致押线较空、撕裂时破皮14.4:多并线内模设计不当,偏心导致露铜,撕裂破皮. 实际生产中,除了上述缺陷现象和原因外,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发现并解决我们在生产中多加以观察和总结,抓住问题的主要和实质加以思考,就会迎刃而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