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简介】『区号』 0375 『邮政编码』 467000 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是河南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中国煤炭工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因市区建在 “ 山顶平坦如削 ” 的平顶山下而得名面积8867 平方千米总人口约 520 万,市区人口98 万,以汉族为主 2003 年,平顶山市被河南省确定为中原城市群九个中心城市之一被誉为中原之崛起城市. 平顶山春秋时为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古典汉语“ 应”“鹰” 通假,平顶山因此又称鹰城1957 年由叶县、宝丰县析置平顶山市,以环绕市区北面的山峰皆为平顶得名,海拔200 米余米, 1964 年改为特区, 1968 年设市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绵延 700 余年不衰,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由此宝丰被中国曲协命名为“ 曲艺之乡 ” ,平顶山被命名为“ 中国曲艺城 ” 平顶山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墨子、唐代著名诗人元结、宋代名将牛皋、清代小说家李绿园等名家的故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的家乡,世界刘姓和叶姓华人的祖地驰名海内外的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
现存宋代汝瓷成品不足100 件,流落世界各个角落, 其中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存量最多民间有 “ 家有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的说话,更印证了汝瓷的珍贵和稀有汝州是汝瓷的故乡,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 其釉如 “ 雨过天晴云破处 ” ,“ 千峰碧波翠色来 ” ,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 “ 梨皮、蟹爪、芝麻花” 之特点,被世人称为“ 似玉、非玉、而胜玉 ” 地理位置】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中国煤炭工业城市,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东经113.29 度,北纬 33.75 度全境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降,海拔最高2153 米,最低68.5 米;东西长150 公里,南北宽140 公里,现辖汝州市、 舞钢市、宝丰县、 叶县、鲁山县、郏县和新华、卫东、湛河、石龙四个区,总面积7882 平方公里,总人口470 万现已成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工等工业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越来越为中外所瞩目平顶山地处京广、 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 并有漯宝铁路与两大干线相连。
平顶山历史】平顶山市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 现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商周时代,这里是应国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1324 年, 《左传》 、 《诗经》 、 《史记》等书皆有记载唐朝诗人元结,南宋名将牛皋,明代医学家滑寿,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翟,清代文学家李绿园,近代农民起义领袖白朗,叶姓华人始祖、史称叶公的政治家沈诸梁都生长于此地历代文人墨客孔子、李白、韩愈、颜真卿、刘希夷、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等或为官斯地或漫游此方,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 年)置高阳县,县境有高阳山,县治在今高阳里 1957 年由叶县、宝丰二县析置平顶山市平顶山以山峰平顶为名平顶山境域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居住着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 春秋战国时期, 分属韩、 魏、晋、郑、楚秦统一后,分属颍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 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 北部仍属颍川郡晋析颍川置襄城郡,平顶山属河南郡、襄城郡、南阳郡南北朝时,先后分属鲁阳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顺阳郡、汉广郡隋朝时,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 唐代先后分属汝州、 许州、襄城郡宋元起至明清,平顶山境域分属汝州、 许州和裕州。
民国初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新中国成立后,平顶山地区分属洛阳专区、许昌专区1953 年国家大规模开发平顶山煤田,1954 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 年 1月,成立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同年3 月,成立许昌专员公署平顶山办事处,下辖东高皇、大营、西高皇、井营四个乡1957 年 3 月,经国务院批准, 设立平顶山市, 属省直辖市,下辖二镇四乡, 即诸葛庙镇、西高皇镇和大营乡、东高皇乡、井营乡、姚孟乡1958 年,市区设立了五个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开始起步1960 年撤销宝丰县,将原县属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次年又恢复宝丰县制,仍归许昌专署领导1964 年 3 月,平顶山市改为平顶山特区,实行双重领导,以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1968 年 3 月,恢复平顶山市,仍为省辖市 1969 年设置新华区和卫东区1971 年建立西区 1977 年舞钢区划归平顶山市, 1979 年舞钢区又划归许昌地区管辖1982 年,舞钢区重新划入平顶山市1983 年 9 月,分属许昌地区的鲁山、宝丰、叶县三县划归平顶山市管辖, 1986 年 2 月又将许昌地区的襄城县和郏县、洛阳地区的临汝县划归平顶山市。
1988 年 6 月,撤销临汝县,设立汝州市1990 年 9 月,撤销舞钢区,设立舞钢市二市均为河南省计划单列市,由平顶山市代管1994 年 8 月 10 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118号)同意将平顶山市郊区更名为湛河区 1996 年 12 月, 襄城县又划归许昌地区 1997年 12 月 18 日, 国务院批准(国函 [1997]111号) 设立平顶山市石龙区至此,全市辖四县(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四区(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 石龙区), 代管汝州市、舞钢市,全市共有 99 个乡 (镇) 、25 个街道办事处, 299 个居民委员会、 2584 个村民委员会2000 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平顶山市总人口4804924人; 新华区 337733 卫东区 274444 石龙区 53499 湛河区 235227 宝丰 县 473287 叶 县 838691 鲁山 县 822541 郏县 533168 舞 钢市313089 汝州市 923245 (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2005 年,平顶山市乡镇区划调整,撤并5 个(原出处为9 个)乡镇舞钢市撤销王店乡,并入尚店镇管辖,尚店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安寨乡,并入枣林乡管辖,枣林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鲁山县撤销土门乡,并入背孜乡管辖,背孜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宝丰县撤销观音堂乡,并入大营镇管辖,大营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石龙区撤销南顾庄乡,设立相应街道撤并后,平顶山市全市有93 个乡镇、 39 个街道;平均每个乡镇人口为5.19 万人,平均面积为84.75 平方千米平顶山资源】平顶山市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已查明各类矿产57 种原煤总产量103 亿吨,素有中原煤仓之称,保有储量80 多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的 51% , 素有中原煤仓之称; 矿总储量 6064亿吨, 占河南省总储量60.5%是全国十大铁矿区之一;钠盐预测总储量为2300 亿吨,可采储量10.8亿吨,平均品为89% ,单层厚度平均达27 米,盐田的开发及深加工已成为河南省的重要产业平顶山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大中型水库174 座,其中大型水库4 座,总容量为20 亿立方米地上地下水总量32 亿立方米,充沛的水资源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平顶山工业】平顶山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具有规模以上企业395 家,职工人数47.85 万人,特大型企业3 家,大型企业 13 家,中型企业 35 家,小型企业 344 家平顶山煤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原煤 1800 万吨,是全国第二大统配煤矿;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锦纶帘子布 5 万吨,是世界三大帘子布生产企业之一;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装机容量 120 万千瓦, 是华中电网大型骨干火电厂之一;舞阳钢铁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特宽特厚钢板的重点企业,拥有4.2 米轧机、 90 吨电弧炼钢炉; 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生产高压电器的三大主导厂家之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 。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 尼龙 66 盐工程,主要生产装置全部从国外引进,工艺技术先进平顶山市现已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纺织、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等门类为主体产业的工业体系平顶山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 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商场店铺鳞次栉比煤气工程、集中供热工程的建成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方便了生产、生活,使平顶山市跨入全国环境治理先进城市行列新建的新郑国际机场距平顶山只有一百公里,并有高速公路相通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数字程控装机容量100 万门数据通讯已并入国际互连网并建成了平顶山信息计算机平台国家一级通讯干线呼(呼和浩特)北(北海)光缆工程途经平顶山市,其配套设施- 平顶山长途电信枢纽大楼作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 河南中南部的车站 ” , 邮政通信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可快速把信息传递到世界四面八方平顶山市新建的几座星级馆, 环境幽雅,设备完善,服务热情周到 歌舞厅、夜总会、保龄球馆等文化娱乐设施齐全这些为更好地开发建设平顶山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平顶山市多元化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港台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交流和贸易关系。
目前,全市的“ 三资 ” 企业已发展到250 家平顶山名胜古迹】平顶山市自然环境优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小麦和烟叶是两大优势作物,其中烟叶生产久负盛名, 是全国三大烟叶产区之一郏县红牛是全国八大良种牛之一,被国家定为红牛繁育和饲养基地宝丰酒、汝瓷、紫砂陶等名优土特产驰名中外平顶山境内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有千年古刹风穴寺、 北宋大文豪苏轼父子之墓地-- 三苏坟、风景如画的石人山自然保护区、集山、林、湖、城为一体的舞钢市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神泉琼汤的汝州温泉等. 平顶山市新建的几座星级宾馆,环境幽雅,设备完善,服务热情周到歌舞厅、夜总会、保龄球馆等文化娱乐设施齐全这些为更好地开发建设平顶山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境内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有千年古刹风穴寺、北宋大文豪苏轼父子之墓地 ——三苏坟、风景如画的石人山自然保护区、集山、林、湖、城为一体的舞钢市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神泉琼汤的汝州温泉以及历史悠久的叶县县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