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政体的比较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3KB
约4页
文档ID:5562787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政体的比较_第1页
1/4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确立: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2)特征: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国王和首相实行集体领导;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统而不治” ;政治制度的核心是责任内阁制2.责任内阁制: 组阁 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制特点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脑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首相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首相权力 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主持权、各项重大决策的决策权等3.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国王无权废除任何法律2)作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把政治斗争限定在相对有序的状态,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美国的联邦制1.1787 宪法制定美国独立战争后,松散的邦联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有识之士希望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共和制国家;1787 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

特点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中央集权的原则和民主原则评价进步性: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西欧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相结合,保障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87 年宪法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既加强了中央权力,又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力的发挥局限性:没有反应人民权益的《权利法案》 ,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承认了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压迫和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2.1787 年宪法的内容(1)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竞技、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合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在不违宪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影响: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提名人民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

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法国的共和制 内容戏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他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 7 年,可连选连任;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意义 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1871 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1)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中央帝国政府控制各邦的军、政、立法等大权,各邦只保留了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也保留了邦的君主政府和议会2)皇帝权力:他是国家元首,统帅军队,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3)宰相权力:宰相是内阁首脑,他主持政府工作,拥有绝对权力,内阁大臣都服从宰相领导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4)两院制议会:宪法规定了两院制议会座位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权力巨大,掌握议会实权,联邦议会议长由帝国首相担任;帝国议会权力较小,不拥 有任何行政监督权2.对德意志立宪制的评价(1)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制和军国主义传统被保留。

2)积极意义:它冲破了封建束缚,适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比较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共和制 法国共和制名称 国王 皇帝 总统 总统产生方式 世袭 世袭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议会选举产生任期 终身制 终身制 任期制(4 年一届) 有任期国家元首权力 虚君,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统帅军队,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掌握国家的实权对两院负责,总统有权征得参议院同意后解散众议院首脑 首相 宰相是内阁首脑 总统产生 议会产生 由皇帝任命,不对议会负责 总统任命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以首相为首的内阁是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并对议会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以总统为首的政府与议会(参众两院)是制约与平衡关系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和宰相 总统 议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