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寓情于诗赏名句1

自***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2.80KB
约29页
文档ID:80553741
寓情于诗赏名句1_第1页
1/29

寓情于诗赏名句【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全诗】入若耶溪①[南朝·梁]王籍 艅艎何泛泛②,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③,阳景逐回流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⑤ 【注释】:①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若耶山下,相传为西施浣纱处②艅艎(yúhuáng):古时的一种木船泛泛:船行无阻之貌③③阴霞:傍晚时的云霞远岫:远处的峰峦岫(xiù):山④阳景:日光⑤悲倦游:因厌倦宦游生活而感到悲伤 【赏析】本篇写泛溪而伤久客,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创新。

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作者简介】王籍,生卒年不详,字文海,琅邪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朝梁代诗人,好学,性喜山水,有才气诗风与谢灵运较为接近梁天监中除湘东王谘议参军,转中散大夫 【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全诗】游山西村①[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②,丰年留客足鸡豚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从今若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 【注释】:①山西村:即今浙江省绍兴县鉴湖附近的三山村②莫笑:不要笑话腊酒:腊月(农历十二月)里所酿的酒浑:浑浊③足鸡豚:形容饭菜丰盛豚,小猪,这里指猪肉④柳暗花明:柳色深绿,显得暗;花色鲜艳,显得明亮⑤萧鼓:吹打的乐器春社:古代立春后祭拜土地神和五谷神的日子⑥衣冠:衣服和帽子,指穿着简朴:简单朴素古风:古代的风气⑦若许:如果允许闲乘月:乘着月色闲游⑧拄杖:拄着手杖无时:随时叩门:敲门 【赏析】这是诗人在南宋乾道三年(1l67)闲居家乡时写的一首诗诗中描绘出了一幅色彩清晰的农村风俗画,对淳朴的农村生活,流露出了诗人的喜悦、挚爱的感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动中即景,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曲折多变的景色,蕴涵着生活的哲理它不仅能给人艺术美的陶冶,而且在工作和学习中能给人以某种启示,鼓舞人们不断地探索以前也人写过与此类似的境界,如王维《蓝田山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王安石《江上》“青山绦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写的都是与陆游这两句诗相类似的景象但是,都比不上陆游的这两句有名这是因为,和那些类似的诗句比较起来,陆游的这两句诗写得最集中、最精练,而且贯注了诗人对农村最真挚饱满的喜悦之情;使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那种孩子般的欢快其中“疑”表示疑惑、猜想,“又”字表示一种出乎意料的惊愕、喜悦神态一个“疑”字,给山水重叠回转的境界增加了多大的真实感啊!因为只有山山水水,重重叠叠,往往复复,曲曲折折,才会使人感到“疑无路”的;这“又一村”之所以会使我们感到突然出现在面前,就是因为前面有了这个“疑”字如果前面没有这个“疑”字,后面的“又一村”便是凭空而发,使人觉得没来由有了这个“又”字,才对“疑无路”的真实住作了有力的证明疑”和“又”配合起来,使读者觉得自己似乎也置身于这个美丽的“山重水复”的郊野之中了。

我们也像看到了行路人因突然在“绝路”中发现一个美丽村庄时的惊喜之情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 【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全诗】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①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②,晴窗细乳戏分茶③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④ 【注释】①世味:世情令:这里读陵,使骑马客京华:古代贵人骑马,贫贱人骑驴说骑马,暗示自已又被召作官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奉命权知严州(今浙江建德)事,到任之前,先到京城临安办理手续这两句是说隐居家乡,用世之心已淡,没想到朝廷又要自已出来作官②矮纸:短纸,古人写字的纸卷成卷子,所以不说小纸而说矮纸作草:写草书东汉大草书家张芝曾认为写草书应比写楷书慢些,只在闲空时才能写这里说闲草书,是暗示客居无事③细乳:古人将茶饼研磨成为细末,然后煎来吃,细末一煎,便浮在水面,称为乳花,或简称乳。

分茶:宋人饮茶时的一种游艺,今已失传④素衣:白衣这句借用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两句诗,连同下句意思是说,不久即可回家,不必慨叹京城官场中的风气会污染了自已 【赏析】这首诗是陆游写自己在京城的感受的陆游此番进京是因为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皇上还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由此也可见皇上并不希望陆游有什么抗金的举动但是陆游并不是一个留恋山水的人尤其在国家多难的时候,他渴望的就是上前线投身抗金事业对这个名句的解读,许多分析文章都认为是描写江南美景的,如“‘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生动表现了江南春天的特色,深为人们所赞赏还有的人分析说:“两句诗传达出江南春色之美春夜气候宜人,静卧小楼,听细雨潺潺,如蚕食桑雨既可‘听’,自然是连绵细雨如是狂风暴雨,噼啪叮当,心情紧张,门窗紧闭尚不及,更哪来悠然听雨兴致‘听雨’正是诗人怡然自得心情的表现一夜春雨,杏花绽放,江南换新装,何等快捷!诗人期盼着明天一早小巷深处卖花声,又是何等惊喜兴奋!难怪一夜无眠听雨声类似这样的分析比比皆是其实这样的分析,从全诗来看,是不合理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从听觉来写景,实际上写了诗人彻夜不眠,表现出他心情的焦虑。

清人舒位《书〈剑南诗集〉》云:“小楼深巷卖花声、七字春愁隔夜生应当说是点出了这一联的意蕴如果从整体来看,这首诗写的是愤激之情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中间两联写客居生活,表面是写悠闲的生活,而实际上是表示壮志难伸的愤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的是夜间忧愁难眠,“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写的是白天愁闷难排尾联和开头的“世味年来薄似纱”,写京城的坏风气,开头写来到京城,尾联写想到回家,也表现出对京城风气的不满我们读名句还是要联系全篇的感情基调来读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试礼部,名列前茅,因论恢复,被秦桧黜落孝宗立,赐进士出身,任枢密院编修,后为建康、镇江等地通判王炎为四川宣抚使,辟游入幕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宁宗嘉泰三年(1203)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成,升宝章阁待制,致仕所著 《渭南文集》 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今存诗稿有钱仲联注本 【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全诗】短歌行(1)[魏]曹操 对酒当歌(2),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4),唯有杜康(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但为君故(7),沉吟至今(8)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9)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0)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11),枉用相存(12)契阔谈宴(13),心念旧恩(1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15)绕树三匝(16),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17),天下归心 【注释】(1)短歌行:汉乐府旧题2)当歌:对着歌舞表演当:也是“对”的意思3)去日:逝去的岁月苦:用作动词,苦于4)何以:用什么5)杜康:人名相传他是开始造酒的人这里用为酒的代称6)这两句是《诗经·子衿》中的句子,这里用来表示对贤才的思慕衿:衣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悠悠:形容思念之情绵长7)君:指所思慕的人8)沉吟:沉思9)这里四句是《诗经·鹿鸣》中的句子,这里指来表示招纳贤才的意思呦呦:鹿鸣声蘋:艾蒿10)掇:采拾11)陌、阡:田间的道路12)存:省视13)契阔:契是投合,阔是疏远,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字的意义14)旧恩:往日的情谊15)乌鹊:比喻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16)匝:周围17)吐哺:周公曾说自己:“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史记·鲁周公世家》)哺:口中咀嚼的食物 【赏析】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这首诗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全诗由眼前的歌舞酒宴生发开来,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由此而引出对贤才的渴慕之情这是这首诗的主题以下说“但为君故”,是念人才、说“何时可掇”,表示人才之不易得、说“何枝可依”,喻贤者之择主而仕也最后以周公自比,说出本意全诗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绪,我们可以感觉到在混乱的现实中建立功业的艰难和诗人坚定的信心他咏唱的是霸主希望将人才吸引到自己周围的兴趣和抱负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这首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曹操感叹时光易去,事业未成的诗句然而长期以来,都被误认为是宣扬人生要“及时享乐”,唐代吴兢就说它“言当及时为乐”(《乐府古题要解》)不少诗人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用的,如宋代柳永《风栖梧》:“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元代王恽《浣溪沙》:“对酒当歌须适意,凌烟图象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