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20812005总学时数: 8 周总学分数: 8课程性质: 必修课适用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 识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的教学活动毕业论文的主要类型有基础研究论文、 应用研究论文和教育研究论文基本技能和专业知3 类, 其基本要求分别为:基础研究论文是某个数学方向的基础理论课题的研究 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应用研究论文要求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及相关知识, 某些实际问题要求在充分分析研究已有成果的通过给出基本数学模型, 研究和解决教育研究论文要求结合师范教育实践, 围绕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教育改革、 教育技术开发和应用等,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毕业论文实践, 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调查研究及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方案论证比较的能力, 计算和绘图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运用的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受到综合训练。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学生在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目后, 应服从安排, 遵循指导教师的指导, 充分阅读掌握文献资料,制定进度计划和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对论文)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独立思考,勤于实践,努力创新,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各项任务,做 好答辩准备,参加毕业答辩毕业论文应结构完整,格式规范完整的论文应包括:开题报告;中文摘要、关键词;外文摘要、关键词; (目录; )正文; (致谢; )参考文献)等内容(并可有附录) 其间,对学生要求:1、尊重指导教师,主动向教师请求指导,并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2、注重论文写作过程和写作规范的训练,基本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方法3 、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开展论文写作工作,培养从严治学的学风和文风严格遵守学习 纪律,按时、独立完成规定的任务,努力培养和发挥创造能力,严禁各种抄袭行为4、论文写作符合技术规范,论文格式、打印和提交的文本等符合系部统一要求;毕业论文的总篇幅(除附录外)包括图表公式在内,一般不少于 6000 字 , 不超过 2 万字。
对指导教师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应根据专业特点、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重点是培养和训练学生从事科研论文写作的严谨态度和写作规范1、注重命题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根据系部有关要求进行命题,并按时报系办汇总;2、讲述论文选题的意义、内容和要求;3、讲授搜集资料和分析研究资料的方法;4、指导学生做好课题调研和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入门;5、按照系部有关毕业论文工作的要求,编写毕业论文任务书,并下达给学生;6、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每个环节进行指导,解决学生与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各种疑 难,并讲清与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其他注意事项;7、确保学生毕业论文质量;8、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 ,写出评语,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表》 ;第 1 页/共 3 页9、参与毕业答辩三、教学时数分配: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安排,原则上按照苏科 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2002]145 号文件《苏州科技学院关于毕业(一)毕业论文命题毕业论文命题由各教研室负责, 教师根据毕业论文命题要求进行命题, 按时报系办汇总,经系指导小组审定,下达给学生选题。
完成时间:原则上于第 起)第 10— 12 周结束(二)学生选题1、学生选题完成时间: 学生于第 7 学期或第 10 学期 (20027 学期或第 10 学期 (2002 级级起) 第 13 周反馈选题意向;2 、经指导教师同意,教研室对学生所选论文题进行适当调整并作认定,报系部审定;3 、经系部毕业论文工作组审定后,给每位学生确定指导教师,向教师下达毕业论文指 导任务三)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1、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论文工作安排,与每位所指导的学生直接联系,了解学生情况,并向学生讲授论题要求、 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写作方法, 在此基础上, 编写详细的毕业论文任务书,提出具体要求,经教研室主任批准、报系指导小组审阅认可后下达学生2、指导教师向学生讲授所选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写作要求,指导学生检索和收集有关文 献资料3、教师解答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和论文任务等方面的有关问题4、毕业论文任务书下达时间:第(四)论文开题7 学期或第 10 学期 (2002 级起) 第 14 — 17 周1、指导教师了解学生准备情况,指导学生对收集的研究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理清基 本思路;2、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写出论文开题报告,拟定论文写作的具体提纲。
3、指导教师修改和审定学生论文提纲4、完成开题报告时间:第 8 学期或第(五)论文写作1、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第 8 学期或第11 学期 (2002 级起 ) 第 1— 2 周;11 学期 (2002 级起 ) 第 3— 14 周;2、学生按开题报告撰写论文; (论文写作规范见附录一)3、学生应于第 9— 10 周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教师批阅;4、教师认真批阅学生论文初稿, 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指导学生进行论文修改和完善,修改次数由指导教师按论文的质量情况而定;5、在学生撰写论文期间,教师应随时了解和检查学生收集和分析论文资料的情况,解答学生所遇到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解决有关写作的困难; 教师定期或与学生约定时间进行指导, 原则上每周至少 1 次, 具体次数视论文指导工作的需要和学生的要求而定; 教师应以当面指导为主, 也可采用或网上指导的方式; 教师不得拒绝或借故推迟学生要求指导的请求六)论文定稿与打印1、学生毕业论文经指导教师批阅,达到质量要求后最终定稿;2、学生将定稿的论文,按系部规定统一的格式(见附录二)打印,并提交符合要求的论文打印稿和计算机文件及其有关附件 (每位学生必须向系部提交 1 份论文打印稿 );3 、毕业论文定稿与完成打印的时间:第 8 学期或第 11 学期 (2002 级起 ) 第 13— 14 周;学生在论文定稿和打印后,做好论文答辩准备。
四、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毕业设计 (论文) 的成绩评定采用记分加评语的办法 最后的总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 (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载,但计算过程中的成绩按百分制记载第 2 页/共 3 页毕业论文评阅和答辩完成时间:第 程序如下:8 学期或第 11 学期 (2002 级起)第 15— 16 周基本①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 进行认真批阅, 填写指导教师评分表, 写出论文评语并判定论文成绩等第 (第 15 周第 3 个工作日前完成 );②由系组织确定评阅教师对指定论文进行评阅,写出评阅意见(填写评阅人评分表) 和判定论文成绩等第 (第 15 周第 5 个工作日前完成 );③系部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对每位学生的论文进行答辩,当场填写《毕业论文答辩评分表》 (第 16 周内完成 );④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规范与要求,参照附录四执行;⑤系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综合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各方意见的基础上, 对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提出最终审定意见并确定最终成绩等第;⑥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指导教师的建议成绩所占比重为 40%,评阅教师的建议成绩占 20%,答辩小组的建议成绩占 40%,最终成绩由答辩委员会经平衡、调整后最终评定 (答辩委员会平衡、调整的原则为纠正偏差、解决争议、控制等第比例 );⑦毕业论文结束工作。
系办应于第 17 周做好毕业论文有关材料的整理和总结工作,并上报教务处,毕业论文工作结束2、习题:3、能力培养要求: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2)主要参考书目: 《毕业论文写作技术规范》 (由系部自行编写印刷,下发给每一学生)第 3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