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推论罗斯福推论是 20 世纪初美国第 26 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对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宣布的门罗主义的最为重要的一次引申,它的核心是美国可以更具自己的逻辑任意武装干涉拉丁美洲,以实现“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独霸西半球的野心以“罗斯福推论”为基础的拉美政策知道美国第三十二人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推行针对美洲的“睦邻政策”才宣告结束,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美国这一时期对拉美国家的外交政策深深打上了“罗斯福推论”的烙印大棒政策美国第二十六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和实行的以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1903 年,他提出了臭名昭著的“大棒政策”即:美国必须在手中握有一根结实的大棒他说,如果美利坚民族说得温和一些,同事却建立一支训练的海军,则门罗主义可以做更多的事美国的大棒政策和塔夫脱提出的“金元外交”政策使得拉丁美洲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了美国的附庸国金元外交美国总统塔夫脱提出的美国用经济扩张手段来控制拉美等地区的经济,使各国日益依附于美国外交政策他宣称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就是用美元代替枪弹,利用经济渗透和施加压力,这就是“金元外交”的要义美国的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结果就是使拉丁美会走各国不同程度上变成了美国的附庸国。
美西战争1898~1899 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殖民地而发动的一场重新瓜分西班牙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这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夺取廉价原料和新的投资场所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1898 年美国以缅因号爆炸沉没为借口对西班牙宣战1898 年12 月签订了《 巴黎条约》 ,美国获得了大量西班牙的殖民地,还以 2000 万取得了菲律宾的宗主权,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通过美西战争,美国加强了它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远东地区的军事和政治地位,为进一步扩大队拉丁美洲和中国的侵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美国加入了争霸世界的行列思考与讨论题1. 孤立主义产生的背景、实质及其在美国历史上的表现答: 背景:建国初期的美国面临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巩固和包围新生国家政权的迫切任务,在无力进行扩张的情况下,它不愿意捐入欧洲事务以免因承担义务而受牵累另外美国东西分别有大西洋和太平洋两道屏障,南北有威胁较小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地缘政治因素为美国孤立主义政策提供了客观条件另外美国的国民性也是重要的背景原因,捐入欧洲事务将违背美国人的理想,甚至可能危及美国的民主制度,只有避免欧洲权力政治和战争实质:中立和不结盟,要求美国避免在军事和政治上卷进欧洲的事务中,保证美国的行动自由。
避免承担政治、军事义务的孤立主义,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为美国的扩张主义、霸权主义服务历史上的表现: 如 1793 年英法战争爆发中,美国联邦政府宁愿以撕毁与法国的签约为代价,也要保持在欧洲战事中的中立一战后威尔逊提倡建立的国联在美国国会遭到否决;二战初期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外交原则,颁布了防止捐入法西斯战争的《中立法》 ,孤立主义达到高潮2. 从门罗主义分析美国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1. 发动战争扩展美国领土和势力范围,1846 年美墨战争美国获得今天的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州的大片领土同英国达成协议,取得俄勒冈、华盛顿、爱达荷等地区使得古巴成为了美国的保护国2. 加强对拉美国家的资本的渗透,1913 年美国控制了拉美各国对外贸易的百分之二十八,在墨西哥、古巴等国的投资大大超过了英国3. 比较美国的扩张主义与英法的殖民主义1. 美国的扩张主义有着所谓美国例外论的美国人的使命感的支撑,他们坚信美国特殊,美国的民主制度最好,美国有拯救他国的义务2. 美国的扩张主义不仅伴随着对海外的商业扩张,与英法的殖民主义不同,美国扩张还在大陆上进行空间上的扩张,通过购买发动战争等多种手段获得大量领土,大大拓展了美国的疆域。
4. 列举美国历史上的历次战争答:美国独立战争,第二次英美战争,美国内战,美墨战争,美西战争,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5. 评价美国的早期外交政策1. 信托暂时结盟,巩固新生政权建国初期面临强大的英国殖民者,除了团结北美大陆人民、坚持持久作战外,还必须在外交上争取一切可能的国际援助和最大限度地孤立英国美国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联法抗英,将同盟的欧洲国家卷入了反英战争,大大地帮助了美国争取独立的斗争2. 摆脱结盟,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华盛顿总统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美国在外交上摆脱了结盟的苦境,获得了在立国之初,摆脱结盟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辉煌胜利3. 美国开始了早期的扩张活动美国在北美地区获得了大量的领土,提出了门罗主义,加强了对拉美地区的扩张,另外在太平洋地区控制夏威夷,与日本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发动了美西战争,占领了关岛和菲律宾,打开了向亚洲扩张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