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梦”与“中国梦”蓝天,广袤无垠,深邃辽阔仰望天空,人们常常被它的博大所吸引,常常陷入情不自禁的想象中:如果能如鸟儿般翱翔苍穹,俯瞰大地,穿梭云层,沐浴清风,那该是何等的愉悦! 人类的航空史,是一部梦想实现的进化史我国在远古时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公元前 1700 年,我国有"顺风飞车,日行万里"之说,还绘制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象图古人通常把航天看成一种“仙术” ,把航天叫做“升仙” ,宇航员被称为“天神”或“羽人” 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神仙,其实都可看作是宇航员的化身在甘肃半山文化遗址,曾出土过两个陶质半身人像:圆头,长颈,额顶有一对圆镜状饰物,极似一副护眼的风镜整体看来,此形象与现代宇航员模样十分接近据专家研究,其中一位“宇航员”是《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所说的西海之神其实,人类最早的翼装飞行出现在我国西汉末年,这位“翼装侠”借助一双人工翅膀飞行因史书上只载其事,未记其名,让他成了一位无名的“飞天英雄”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将他列入古代航天人的名单中班固的《汉书》记载,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后,北方匈奴时常犯边作乱,王莽遂下令招募类似特种兵的抗敌勇士,有本事的人可以破格使用,并委以重任一时间,好多身怀绝技的人前来应聘,有一男子自称能日飞千里,很适合做侦察兵,可以空降到匈奴侦察敌情。
王莽半信半疑,让他当场试飞此人用鸟羽制成两只人工翅膀, “取大鸟翮为两翼” ,将之紧绑在自己身上又在头和身体其他部位插上羽毛,最后再装上环钮等器件双脚弹地而起,真的飞了起来,飞行数百步才落下来虽然此次飞行只有“数百步” ,但却是我国飞天梦想中的重要事件我国古代最值得肯定的航天设想,是一种类似现代宇宙飞船的载人航天工具见于《墨子•鲁问》记载,设计者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他发明的“木鹊” ,能连续在天上飞行三日后来,东汉的张衡、唐代的韩志和,也都曾先后发明了类似的飞行器,足见古人的智慧与勇气提到航空,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国家——美国和前苏联(现在的俄罗斯) 作为世界的第一强国,美国的航空实力不容置疑首破声障的 X-1 研究机;两倍声速 F-104 的战斗机;高级动性的 F-18 战斗机,具有隐身性能的 F-117 战斗轰炸机;大型宽身的波音-747 客机;以及世界目前唯一第四代战斗机 F-22这些高精尖技术始终是走在世界最前沿也正是因为强大的空军实力,美国才能轻易地在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中取胜另一个前超级大国也毫不示弱,他们的米格战斗机与时俱进,更新了一代又一代,始终代表着战斗机先进水平;他们的图-144 成为少有的超声速客机;他们的雅克号更是在二战中大显威力。
航空航天技术的强大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国力的强盛对天空的渴求与幻想,化为人们为航空奋战不朽的动力从风筝到热气球,从飞艇到飞机,在探索的路上,人们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前进从无人到有人,从低空到高空,从低速到高速,航空器一步步地完善,一步步地发展从军用到民航,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齐备,从危险重重到安全舒适,航空技术日新月异,时时都在进步自从 1957 年 10 月 4 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到 1990 年 12 月底,前苏联、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印度、以色列和英国等国家以及欧洲航天局先后研制出约 80 种运载火箭,修建了 10 多个大型航天发射场,建立了完善的地球测控网,世界各国和地区先后发射成功 4127 个航天器其中包括 3875 个各类卫星,141 个载人航天器,111 个空间探测器,几十个应用卫星系统投入运行目前航天员在太空的持续飞行时间长达 438 天,有 12 名航天员踏上月球空间探测器的探测活动大大更新了有关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文方面的知识到上世纪末,已有 5000 多个航天器上天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航天活动,利用航天技术成果,或制定了本国航天活动计划。
航天活动成为国民经济和军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它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汇集了 20 世纪许多工程技术的新成就力学、热力学、材料学、医学、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自动控制、喷气推进、计算机、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半导体技术、制造工艺学等对航天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些科学技术在航天应用中互相交叉和渗透,产生了一些新学科,使航天科学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航天技术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航天事业自 1956 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1970 年 4 月 24 日 21 时 31 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 年 11 月 26 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 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7 年 8 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 年 10 月 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 5 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2008 年 9 月 25 日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并实现中国首次太空出仓活动;2010 年 10 月 1日 18 时 59 分 57 秒, “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2016 年 9 月 15 日晚 10 时 04 分,人们盼望已久的“天宫二号” ,一声呼啸,直冲云天,这是中国航天梦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新突破 “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是全面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的关键之战,将为我国后续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并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各行各业的鼎力相助 “中国梦”是一个全民族的超级“大梦” ,其中就包括着无数个个人或行业的“小梦” ,中国人的“航天梦”就是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梦,没有中国航天事业的充分发展,中国人的“航天梦”得不到实现,也会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像中国这样一个十三亿人的大国,如果在航天事业上落后于人,乏善可陈,就称不上是一个一流大国,就有愧于世界人民对我们的期待,就无法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同时也会影响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因而,历任党中央对中国航天事业都一直是高度重视,全力推进,不仅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制定好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规划,而且在人财物上积极支持,大开绿灯,促使中国航天事业迅猛进步,屡创奇迹,不断给国人带来巨大惊喜。
中国现代的航空事业能取得这些成果我想和国家政府的支持与重视是分不开的习近平同志尤其关注和重视航天事业1971 年 4 月,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时,习近平回忆说:“我当时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当知青,听到了发射成功的消息,非常激动!”2016 年 4 月 24 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识高度:发展航天技术,不仅是民族智慧、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更提升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一个国家对航天知识的普及程度,也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水平天宫二号”的发射成功,是中国人“航天梦”迈出的坚实的一步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接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访问,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 “十三五”时期,是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从载人航天到北斗导航,从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测,在浩瀚宇宙,茫茫太空,中国航天将写下新的华丽篇章2017 年 5 月 5 日下午 14 时,国产大飞机 C919(学名是“中短程双发窄体民用运输机” )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C 是 China 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英文缩写 COMAC 的首字母,同时还寓意要与 Airbus(空中客车公司)和Boeing(波音)一道形成 ABC 并立的格局 “9X9”寓意天长地久(波音用“7X7” ,中国高铁开通日子则一般选择 16 号或 26 号) , “1”则是代型C919 项目从立项到实现首飞,恰恰经历了十年时间业内人士称,C919 正式首飞后,将快速进入后续的测试、生产和交付阶段,这会成为我国航空产业迈入升级期的开端更让人关注的是,随着 C919 的生产和交付,航空制造业上下游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华东、西北、西南、东北、中部五大航空产业集群将因此发展壮大,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2017 年 6 月 6 日上午,国产水陆两栖大飞机 AG600 完成了最后一次低速滑行试验,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接下来,AG600 还将进行中速滑行和高速滑行试验,随后预计在 7 月底首飞。
继 C919 研制成功后,中国 —俄罗斯合作成立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筹) ,计划研制中国首款大型客机(在当代世界客机界的大型客机是指远程宽体、及载客 300 人左右,C919 是中型客机) 据中国商飞公司介绍,根据研制经验,C929 从项目启动到实现首飞,预计需要 7 年左右时间,到实现产品交付预计需要总共 10 年左右时间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
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将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例如,就载人航天器本身的研制和运行而言,它对通信、遥感、推进、测量、材料、计算机、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大大推动了这些技术的进步再有,载人航天的发展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为地球上的人类造福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它在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等许多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在一些前沿学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一些国家已经在太空制药、太空育种和太空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准备建造太空工厂,其效率和效益不可限量另外,地球能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大约 80 亿~110 亿,因此有些人已经开始研究向外空移民的方案;地球上的能源也日益紧张,那么是否可以到别的星球开发矿藏呢?这是科学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不是天方夜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