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过程考察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史的范例 马恩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尤天然 关于欧洲历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 , 在马思经典著作中都有丰富 而精采 的论述 这些论 述一般都为大家所熟悉 , 并被广 泛地 引川 但 是 , 如 何从更 长更完整的历史过程着眼 , 综 合 考察历史 上相继发生的各次资产阶级革命及其相关的诸问题 , 却未曾引起应有的重视 在这 方面 , 恩格斯? ? !年所写 的《∀社会主 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 文版 导言》给我们提供了 范例 恩 ∃ 格斯在《导言》中第一次使用了 “历史唯 物主义” 这个名词 , 并运用 此一 观点对资产 阶级革命史的全过程作了考察 他在《导 言》中概 述了如下 问题 % 当资产阶级 的发 展同封建 制 度的 继续存在不再相容的时候 , 资产阶级就开始了反对封建制度的长期 斗争 ⋯人民的流血牺牲只是给资产阶级扫清了道路” & 而且同样也指 “如 果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 的经济条件没有充分成熟 , 要推翻君主专制也只能是暂时的 ⋯ ⋯ 他们在自己的发展迸程中首先必须创造新社会的物质条件 , 任何强大的 思想或意志力量都不 能使他们摆脱这个命运 。
∋ 《马 恩全集》第)卷第(( ?一(( !页,这两次革命后英法政治史上 的动荡反复就是明证 继 两次对封建制度的最初冲击之后 , 在英法两两国历史上都出现 了动荡反复的政治局 面 针对这种风云变幻 、 耀人眼 目的复杂形势 , 恩格斯比较了两国政权变换 、 派别纷争的现象 , 指出了两者所经历程的相似之处 % “在 ‘长期议 会 ’ 里 , 很容易识 别出相 当于法 国制宪会 议 、 立法会议和 国民公会的三个阶段 从君主立宪制 、 军事专政 、 复辟以至 ? − ? 5 = 〔中庸〕革命这个转变过程 , 在英国革命里面也鲜明地反映了出来 克仑威尔兼罗伯斯比尔和 拿破仑于一身 & 长老会派相 当于吉伦特派 , 独立派相 当于 山岳派 , 平等派相当于阿贝尔派和 、 巴贝夫派” ∋《马恩全集》第?卷第++ ≅页, 根据恩格斯的意见 , 英法国两此一阶段的政治斗争都以 “ 中庸 ”告一段落, 即英国? + ??年 的 “光荣革命” 和法国?? (≅年的七月革命 从资产阶级革命全过程看 , 可以把此一阶段称作 中段时期 中段时期政治斗争的特点是 % 在胜负未决的初期冲击之后 , 资产阶级下层或小资 产阶级 民主力量遭到压抑 & 资产阶级土层力图把超出正常轨道的革命限制在本阶级利益所能 容许的范围之内&封建势力则重 整旗鼓 , 夺回政权 , 并企图复辟旧制度 。
这场斗争从最高点 ∋即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的左翼政权,开始 , 到最低点∋即封建复辟势力重掌政权,为止 , 沿 着下降路线行进 , 使资产阶级革命的全 过程呈现马鞍形 这场斗争似乎是历史的倒退 , 卖际 上却是前进过程中必不可免的曲折 “过分” 是必须 的 , “为了取得期 便是那些 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 的胜利果实 , 也必须使革 命远远地超出这一 目的 ”&“反动” 也是不可避免的 , “ 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 , 必然 传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 , ∃这个 反动义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 ” & 这样 , “经 过多次动荡以后 , 新 的重 心终 二自朔 立了 , 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 ” ∋《马恩全集》第! ! 卷第 () 一(/ ≅页, 这场斗争是资产 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对封建君主 制度的决定性胜利 , 也是资产阶级政治力 量对封建复辟势力的决定性胜利 在复辟时期 , 重掌政权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不 可能完全恢 复旧制度&当时 , 革命的力量还使他们感到畏惧 , 以致 法国 “复辟的正统王朝不得不颁布一 个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宪法 ” ∋ 《马恩全集》第( ∗ 卷第)? ≅ 页,在复辟被推翻以后 , 封建残 余势力就再也不能东山再起 , 构成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了 & 两国的贵族 , “在法国?? ( ≅年 七月革命和英国议会改苹运 动中 , 他 们再一次被可恨的暴发户打败 了 。
从此就再谈不到什么 严重的政治斗争了” ∋《马恩全集》第)卷第奋 ? 页, ? 然而 , 在中段时期的斗争 中 , 英法 两国资产阶级 “在 政治上 的结果都相当可怜 ” , 都没 有达到执掌全部政权的目标 在英国 , ? ! !年妥协的结果是 “ ‘傣禄 和官职 ’ 这些政治上 的 战利品留给了大地主家庭 , 其条件是充分 照顾金融的 、 工业 的和商业 的中等阶级 的 经济利 益” , ∀《马 恩全集》第# #卷第∃% ?页&虽然这个大土地所有者阶级早已 “和 资产阶级有联 系” , 他们的地产 “事实∋(不是封建性的财产, 而是资产阶级性的财产 ” ∀《马 恩全集》 第)卷第#% ?页&在 法国 , “ 自?! ∃ 年以来, 政权就在 ” 带有某些封建色彩的金融资产阶级 的 “控制之下, , , 工业资产阶级 当时还不 一可能 同他们 “进行什么重 大的 斗争 , 因为在资产阶级 的各个集团中 , 国家债权人和银行家无疑是最强有力的 ” ∀《马恩全集》第∗卷第# +%页& “中庸, , 革命和妥协的结果 , 虽然确立了 “新 的重心, , 但还不是结束 , 工 业资产阶级 还没有完全掌握政权 , 所以只成了 “新 的出发点 ” 。
因此 , 恩格斯 总结道 , “ 为了争取社会 的和政治 的统治 , 英国资产阶级不是经过了四十八年 、 而法国资产阶级不是经过了四十年空 前的斗争吗−资产阶级不正是在复辟了的帝制以为自己的地位比任何时候都巩 固 的时刻才最 接近自己的胜利的吗− ” ∀《马恩全集》第!卷第导页& 这里 的 “四十八 年” 正是指 ? ∗ +一 ? !!年 , 这里 的 “四十年” 也正是 指?)! .一?!∃ + 年 两国的工业资产阶级为了取得自己在政 治和经济上的完全的统治权 , 为了从 “最接 近自己的胜利 ” 达到最终 的胜利 , 还需要经过一 段时期 的奋斗 只有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才能彻底改造旧生产关系 , 产 」除封建社会的根基 , 为工业资 产阶级的统治奠定基础 , 才能 最后完成广义上 的资产阶级革命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共产党 宣言》和∀ ∀ ? !∗ ! 年至?!%+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等经典名著都曾着重指 出这一唯物史观 的原 理 “资产阶级如果不使生产工具经 常发生变革, 从而不使生产关系 , 亦即不使全部社会关 系经常发生变革 , 就不能生存下去 ” ∀《马恩全集》第∗卷第∗ . 页& “只有工业 资产阶级 ?这里 引文中的 “议会改革运动” 指 ?!∃#年改革 。
? / ! 一 ?!∃#年间的英国贵族 , 其主要部分己经不是复辟势力的代 表 , 而是君主立宪制 政权 的分享者和 获益者 因此 , ? !压 年的 “光 荣革命 ” 仍然不失为一次 “ 霹雳般的震动 ”, ∀《乌恩全集》第# )卷第∗) !页&标志着 英国封建君 主制度的最终灭亡 0! 的统治才能除掉封建社会的物质根蒂 ” , 而 “ − 一业 资产阶级的统治只有在现代工业已按本身 一 需 要改造了一切财产关系 的地方才 有可 能实现 ” ∋《马思全集》第∗卷第! ?页, 近代工业 是产业革命的产物 英国产业革命从十八世 纪中期 开始 , 到」九世 纪三 、 四一 年代完成 “正是 随着君主立宪 制的确立 , 在英 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 展和 改 造 ⋯ ⋯在君主立宪制下 , 手工工场才第一 次发展 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 以致后来让位给大工 业 、 蒸汽机和大工 厂 ” ∋《马恩全集》第∗卷第! / ?一!/ ! 页, 法 国产业革命从十九世纪 初 期开始 , 到十九世纪中期完成 “罗伯斯比尔倒 台以后 , 从前想获得空前成就并耽于幻 想的 政治启蒙运动 , 才初次开始平凡 地实现 。
⋯⋯在执政内阁时代 , 资产阶级社会的生活浪潮 迅速高涨起来 于是 出现 了创办商业 和工业企业的热潮 、 发财致富 的渴望 、 新的资产阶级生 活的喧嚣忙乱 , ⋯ ⋯法兰西的土地得到了真正 的开发 , — 这就 是 刚刚诞生的资产阶级 社会的生活 的某 些表现 ” ∋ 《马恩全集》第!卷第? /+一? /∗页, 英法两国 的产业革命在 时间 、 规模 、 深度等方 面都有所不 同 , 由此也对两国资本 主义经 济发展 的特点带来不同的影响 , 但产业革命对两国 的资产阶级革命却有着共同 的意义 产业革命彻底改造和消灭了旧阶级 , 使中间等级不 断两极分化 ,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资 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这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 , 从而最终产 引余了封建社会的根 基 以前的农村各 阶级 , 或者被消灭了 , 或者被转化为农业资本 家和小自耕农 “ 中层 等级 的下层 , 即小工业 家 、 小 商人和小食利 者 , 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 这些阶级都降落 到无产阶级 的队伍里来 了 ” ∋《马 恩全集》第)卷第)理页,代替这些旧阶级 的是 , “产 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 资本家的阶级 , 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 人的阶级 ” 。
∋ 《马恩全集》 第! !卷第(/ /页,这样 , 住 昔造成社会动荡 、 政局变幻的那些旧社会的残留阶级 , 既然失去 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 也 就自然会在政治舞台上逐渐消失了 产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迅速 增 长 , 压 倒和排挤 了先前在经济上居 于统治地 位的其他阶级 , 从而为本阶级 的政治统治创造了物质条件 “ 凡是大工业代替了手工 工场的 地方 , 产业革命都使资产阶级 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自己的财富和扩充了自己的势力 , 使它成为 国内的第一个阶级 ” ∋《马 恩全集》第)卷第( +!页, 产业革命把 “经 济力量 的重 心完全转 移了 资产阶级的财富 , 比土地贵族 的财富增 长得快得多 在资产阶级内部 , 金融贵族 、 银 行家等等 , 愈来愈被工厂 ∃ 主推到后 台去了 ” ∋《马思全集》第! ! 卷第(/ ) 页, 与产业革命的前进相平行 , 在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展开了斗争 , 只是在产业革命完成 后 , 工业资产阶级才最 终夺取了统治权 “ 资产阶级进行不断 的斗争 % 最初是反对贵族 , 后 来又反对其利益同工业进步 相抵触的一部分资产阶级 ” , ∋ 《马恩全集》第)卷第) ∗+页,即 金 融和大商业资产阶级 。
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 , 就 要求取得 与其实力相适应的 政治权力 在英国 , “ ? + ? 年的妥协 一 不再适合这个妥协的参 与者 的力量对比了 ⋯⋯仍 然留在贵族手 中并且被贵族 用来抵制新工 业资产阶级的野 心的政治权力 , 已经同新 的经济利 第不能相容了 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 次新的斗争 & 这一斗争的结局只能是新的经济力量的胜 利 ” ∋ 《马恩全集》第! !卷第( /)一( / /页,?? ( !年的选举改革虽然让资产阶级 参与了政 权 , 但 “也 还是让 土地贵族 几乎独占了政府所 有的高级职位 ” 直到?? +∗年 ,“ 新的改革法 案才为他们敞开了内阁的大门” ∋ 《马恩全集》第! !卷第(/ +一( / ∗页, 在法 国 , “在 路易 一菲力浦时代掌握统治权的不是法 国资产阶级 , 而只是这个资产阶级中的一个集团 % 银行 家 、 交易所大王和铁路大王 、 煤铁矿和森林的所有者以及与他们相勾结的那 部分 土地所有 者 , 即所谓金融贵族 ”“真正工业 资产阶级是正式反对派 的一部分 ” ∋ 《马恩全集》第 ∗卷第? ! 页,通过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时期的复杂斗争 , 从 第三共和 国起 , 他们才长期 “ 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