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新人教版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0KB
约8页
文档ID:387182479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1/8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新人教版知识点精析1.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方面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 ,响度越大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5.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 Hz到20000 Hz之间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低于20Hz叫次声波 考点概览声音的特性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特性考题出现频率很高在声音特性三个主要知识点中,考查音调和音色较多,主要关注点是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与物体的结构有关,同一物体,当其结构发生变化时,其振动频率也相应跟着变化,也就是说音调也会发生变化(如乐器的演奏、瓶中水量多少等);对于音色,音色是不同物体所独有的特征,相同材料和结构的两个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会相同,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辨别不同物体声音靠的是音色,在中考考题中此类问题出现的频率很高。

至于响度也会出现在考题中,但相比前两个考点,响度出现的概率稍低对于音调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人耳所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20000Hz;二、超过20000Hz叫超声波(蝙蝠发出的声波);三、低于20Hz叫次声波(地震波);四、不同动物听觉范围不同1.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和音调有关词语有:歇斯底里、尖叫、男高音、女高音、声音低沉等等在中考题中,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活动、现象、诗词与声现象知识点结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的题目,出现的较多,属于高频考点,在复习中应多搜集这类问题2.声音的响度:响度也就是声音的大小,响度是由物体振动振幅决定的,物体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就是说声音越大和响度有关的描述词语,常见的有:声音洪亮、高声、大声、声如洪钟、低声(响度)细语(音调)等响度在声现象考题中也会经常出现3.音色:音色是由物体决定的,是不同物体特有的特征,是辨别物体的一种方式如听见人的说话声就知道是谁,听音乐就可以判断乐器的种类等等音色作为高频考点,在声现象考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希望考生能加深对音色的理解4.超声波与超声波:在中考题中,考查此类知识点的问题也曾出现,但概率较低。

了解超声波、超声波的知识以及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也不要漏掉这些简单的问题5.中考题型分析本部分中考题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选择题出现更多,分值在1.5分~2分之间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和认识,并经常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身边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填空题一般让学生对生活实例进行正确的说明或分析,把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6.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常考热点音调给出某种现象或场景进行正确判断,常见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音色给出某种现象或场景进行正确判断,常见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般考点响度给出某种现象或场景进行正确判断,常见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冷门考点超声波、超声波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进行判断,填空题、选择题典例精析★考点一:音调◆典例一:(xx•绵阳)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A.音色不变;B.音调变了;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解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的频率和物体本身有关,当物体本身发生变化时,物体振动的频率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此题中,老师在吹塑料管的时候,逐步剪短塑料管,物体的出发生了变化,振动频率也会跟着发生变化故,此题答案是B答案】B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典例二:(xx•南京)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解析】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音调一定要高;这里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不是声音的响度故,此题正确答案是A答案】A考点】声音的特性★考点二:音色◆典例一:(xx•聊城)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析】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此说法错误敲击音叉力量的大小,影响到音叉振动的幅度,也就是响度,而不会影响到音叉的振动频率,故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变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此说法正确。

任何物体振动,响度、音调可能相同,但音色不会相同,所以“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此说法错误超声波碎石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来击碎人体内结石的D.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此说法错误双层玻璃可以有效阻止噪声传入室内,故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答案】B考点】声音的特性、噪声控制、超声波◆典例二:(xx•苏州)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解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方面: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音调指的是物体振动的频率,音色指的是物体发声的特点所有物体发声,音调、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定不同,所以,辨别不同发声体靠的是音色所有,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主要一句声音的音色故,正确答案是C答案】C考点】声音的特性★考点三:响度◆典例一:(xx•南通)许多成语对声现象有着生动描述下列成语中描写声音响度的是( )A.声如洪钟 B.曲高和寡 C.悦耳动听 D.余音绕梁【解析】声音的响度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决定的,指的是声音的大小。

声如洪钟”形容一个人说话声音大,非常洪亮的意思,故此成语描写的是声音的响度,A符合题意曲高和寡”意思是非常美妙的音乐,可是无人能懂,很难找到知音和响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悦耳动听”指的是音乐美,非常动听,人们听起来身心愉快指的是音色,不是响度,故C不符合题意余音绕梁”指的是动听的音乐让人难以忘怀,音乐的余音久久萦绕在耳旁,和声音的传播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A考点】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传播◆典例二:(xx•镇江)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改变声音的是( )A.传播速度 B.音调 C.音色 D.响度【解析】敲鼓时,为了让鼓的声音大,人们就必须用力敲;所以,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此题正确答案是D答案】D考点】声音的特性★考点四:超声波、超声波◆典例一:(xx•广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Hz-2000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Hz-50000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解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大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由图可知,不同动物发出的声音频率也各不相同;大象发出的声音频率较窄、较低,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较高、较宽。

人发出的声音频率在85Hz-1100Hz之间,它不是听觉频率范围,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故A错;蝙蝠能听到的最低频率是1000Hz,不属于次声波,故C错;大象能听到的最高频率是20000Hz,不属于超声波,故D错;狗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较宽,是15Hz-50000Hz ,故B正确答案】B考点】超声波和次声波概念◆典例二:(xx•武汉)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解析】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来探测地震方位故A不符合题意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来探测道路障碍物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具有高能量,利用此能量可以振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例子故C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利用超声波探伤金属工件属于超声波传递信息的例子,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C考点】声音的利用、超声波、次声波跟踪训练1.(xx•烟台)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解析】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琴弦长度,目的是改变乐器振动的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故,此题正确答案是C答案】C考点】声音的特性在声现象考题中,声音的特性是常见的考点2.(xx•盐城)重敲音叉发生的声音与轻敲音叉相比( )A.音调变低 B.频率变大 C.响度变大 D.声速变小【解析】音叉是可以产生固定振动频率的实验器材,同一音叉,无论敲击它的力量大小,音叉所产生的声音的音调不变所以,重敲和轻敲音叉相比,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了答案】C考点】声音的特性3.(xx•上海)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解析】“言语不喧哗”是指不让大家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说话声音要小;故,此警示语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响度正确答案是A答案】A考点】声音的特性4.(xx•福建)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质的鼓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解析】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其中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是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会相同。

故,此题答案是C答案】C考点】声音的特性5.(xx•成都)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解析】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是因为伸出桌面的尺子出发生了变化,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频率会发生变化,也就是音调会变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的说法是“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正确答案是B答案】B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6.(xx•无锡)物理老师上课声音洪亮,大家听得很清楚,这里的“洪亮”是指声音的( )A.响度大 B.音量高 C.音色优美 D.传播速度快【解析】形容一个人说话声音大,经常用“声音洪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