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二次沉淀池工艺设计要求一、 平流式二沉池1 -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进口出挡板淹没深度不 应小于0.25m, —般为0.5-1m;出口出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进口处挡 板距进水口 0.5-1.0m,出口出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八 水平流速是只水流在池内流动的速度,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最 大水平流速为7mm/s,表面负荷为1-3m3/ (m2大h);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 平流速为 5mm/s< 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 般不超过3m,多为2.5-3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 4,长深比为 8-124-平流式沉淀池非机械排泥时缓冲层高度为0.5m,使用机械排泥时缓冲层 上缘应高出刮泥板0.3mn-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 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似 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 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匚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 —般 为 0.6-0.8m/min。
二 入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入流方式有溢流堰-穿孔整流墙(板)式、底 孔入流-挡板组合式、淹没孔入流-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入流-穿孔整流墙(板)组 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 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孑L口应当作为渐扩形状二、 竖流式二沉池1-为保证池内水流的自下而上垂直流动、防止水流呈辐流状态,圆池的直径或方形 的边长与沉淀区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不大于3池子的直径一般为4-7m,最大不超过 10m圆池直径或方形池边长DW7m时,沉淀出水沿周边出水;27m时,应增加辐射式 集水支渠厂 喇叭口下沿距反射板表面的缝隙高度为0.25-0.5m,作为初沉池时缝隙中的水流速 度应不大于30mm/s,作为二沉池时缝隙中的水流速度应不大于20mm/s< 锥形贮泥斗的倾角为45° -60°,排泥管直径不能小于200mm,排泥管口与池底 的距离小于0.2m,敞口的排泥管上端超出水面不能小于0.4m浮渣挡板淹没深度0.3- 0.4m,高出水面 0.1-0.25m,距集水槽 0.25-0.5m4-水流在竖流式沉淀池内的上升流速为0.5-1mm/s,沉淀时间为1-1.5h。
中心管内的 流速一般应大于100mm/s,其下出口处设喇叭口或反射板反射板底距泥面至少0.3m,喇 叭口直径及高度均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反射板表 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17°三、 辐流式二沉池1 -周边进水的辐流式沉淀池效率较高,与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相 比,表面负荷提高 1 倍左右厂刮泥机的旋转速度一般为1-3r/h,外周刮泥板的线速度不能超过3m/min,通常采 用 1.5m/min<进、出水的布置方式有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周边进水中心出水和周边进水周边出 水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