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造句技巧及例句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知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词语理解是重点 句子是由词语构成的,一个句子是由若干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语组成因此,要想写出好句子,必需要理解自己所运用的词语,能够精确理解所要运用词语的含义,包括其词性和感情色调,才能够更加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 多辨析,勤仿照 造句这个技能在训练上,须要三个多,即:多听、多思、多仿照多听,就是要让孩子多见识好词好句,孩子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当然包括课本阅读和课外阅读,让他们能够凭借大脑的“模糊识别功能,靠着语感去理解句子的意思、词语的含义当我们要求他们造句时,他们才不会感觉到生疏而无从下手 步骤一:熟读这个句子 步骤二:依次提问(1)句子里有”谁“?(2)它在哪里?(3)它在干什么? 步骤三:进一步提示 步骤四:将自己说的句子写下来,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 2 多理解词语,多积累词语 步骤一:找到要造句这个词语的句子,孩子们用直线划出 步骤二:提示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不是孩子们不知道词语,也不是不理解词语,而是家长们没有用上恰当的方法启发孩子把积累在脑海深处的词汇调去出来运用。
家长要耐性启发,并于同时拓展孩子对同义词和反义词的积累,词语在详细的语言环境当中的理解是比单独的词对词的相识理解要简单得多的 所以,建议平常在跟孩子在进行亲子阅读时,须要多提示孩子对某个词语的理解,并指导孩子换一个词再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去运用,那么我想这样日积月累的,就会这正的把书读“厚”了 技巧二 词语大串连 步骤一:读熟这个句子 步骤二:进一步引导 家长在家中指导孩子写话和说话(造句)时,可以用几个相关的词语引导孩子造句 技巧三 多用关联词,不说简洁句 细心的家长应当会发觉,当孩子运用了一个具有层次的句子在写作中时,老师一般会给出很好的评价 这其中的缘由,就是孩子运用了复句表达运用复句表达,一般会给句子赠色不少,会增加语言的表达实力和表达效力 事实上说困难句,也没啥难的就是平常多引导孩子在阅读中去体验和感悟,并逐步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历去运用 拟人句 1.风翻开了书! 2.小狗伸了一个懒腰 3.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4.行道树笔直的站在路边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6.那点薄雪似乎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0.收音机每天说个不停,令邻居非常厌烦! 比方句 1.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溶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3.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着陆下来 4.春风像个慈爱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安逸,心旷神怡 5.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6.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刺眼,绚丽的云 7.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猛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8.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9.秋天是一幅漂亮的图画 10.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排比句 1.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涵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安静的湖水,间或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下课了,操场上一下子喧闹起来了,同学们有的拍皮球,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玩得可快乐啦! 4.图书室里的书可多啦,有童话书,有科学书,有漫画书。
5.友情像春风,缓缓吹来;友情像火炭,雪中送来;友情像雨水,旱中下来 6.老师的教育,像阳光,洒向我们心的角落;像清风,吹散我们心底的阴霾;像钥匙,打开我们学问的大门 7.天上的火烧云真美啊!有的像咆哮的狮子;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洁白的羊群……真是多彩多姿啊! 8.爱心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不幸的人遗忘生活苦涩;爱心是一首好听的歌,使生活枯燥的人感到生活的乐趣;爱心是一眼潺潺的溪流,使饥渴的行人感受到生活旅途的甘甜 9.宽容的挚友肯定情同手足,宽容的家庭肯定华蜜美满,宽容的民族肯定强盛不衰,宽容的世界肯定和平漂亮 10.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则是流转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则是宛转的美;热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安静的乡村则是淡雅的美 夸张句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5.农夫们说,看到绿油油的麦苗,就闻到了馒头的香味 6.广场上人山人海 7.他的歌声响彻云霄 8.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9.这座楼高耸入云 10.教室里宁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