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学案版—第二单元 7 李商隐诗两首(人教版必修3)

金诺****简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KB
约1页
文档ID:274387018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学案版—第二单元 7 李商隐诗两首(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1

7 李商隐诗两首 【作者档案】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他的诗作文学价值很高,晚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诮李商隐在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府充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相关链接】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

同杜甫一样,李商隐的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都用典故他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何在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例如《嫦娥》,有人直观地认为是咏嫦娥之作,纪昀认为是悼亡之作,有人认为是描写女道士,甚至有人认为是诗人自述,众说纷纭也正是他好用典故的风格,形成了他作诗的独特风格据宋代黄鉴的笔记《杨文公谈苑》记载,李商隐每作诗,一定要查阅很多书籍,屋子里到处乱摊,被人比作“獭祭鱼”明王世贞也以玩笑的口吻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批评意见认为他有时用典太过,犯了晦涩的毛病,使人无法了解他的诗意鲁迅曾说:“玉谿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此外,李商隐的诗词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他的诗歌体现了他的思想,他的基本思想基本属于儒家,但看中实用,对儒学有一定的批判精神,认为不必规规然以孔子为师,不必以“能让”为贤等他还有佛道思想,主张以“自然”为祖 【文本探究】关于《锦瑟》《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禛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关于《马嵬(其二)》《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的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