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专题复习“名句名篇”攻略i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50KB
约10页
文档ID:5946555
语文专题复习“名句名篇”攻略i_第1页
1/10

1语文专题复习 “名句名篇”攻略“名句名篇”是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华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是《语文教学大纲》所说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的需要,也是涵养学生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提升其审美情趣的必由之路一、考查内容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纵观高考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的句子,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反映传统美德的句子,诗文中的中心句以及较有文采的句子考查途径基本上是默写二、命题形式“名句名篇”的考查全以主观默写题形式出现,难度不是太大,不过这类题评卷要求高,错写、多写、漏写一字均不得分1、填充补足型给出名篇的题目(有时包括作者),让考生写出全段(或全篇),或给出文中的首句、尾句、过渡句,要求考生据此把原段(或原文)补充完整如: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并写出相关的作家的诗文篇名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答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理解默写型根据题干提供的对所考查“名句名篇”的分析或提示,要求写出诗文内容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句名篇”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更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的具体情况来填写句子如: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三题)①《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②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③《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②山不厌高、水不厌深;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3、情景预设型所谓情景预设型,是指命题者为考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让考生通过对情景的揣摩、品味,推断出所填写的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把“名句名篇”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答题时要注意看命题者所设计的“情景”究竟怎样,据此调动记忆仓库中的积累来填写句子如:请在横线上补写所引词作的句子4 分)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 , ,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而在革命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 《采桑子重阳》)答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4、综合考查型“名句名篇”默写和文学常识、文言词语解释相结合来考查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4 分)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送我至剡溪”;王维《》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 , 答案:湖月照我影山居秋瞑李清照波心荡,冷月无声5、创新开放型这类题型要求默写的句子也不限于课内,有时答案甚至不是惟一的,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在大脑中多贮存古今诗文名篇名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那人却在,”(辛弃疾《青玉案》)答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三、误区点窍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许多学生虽然会背诵,但一旦落实到个别字句时,往往不是写不出来就是写成了错别字,就是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为了克服因记忆模糊而导致的失分,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记住生僻难写字“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如:①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②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以上二题的答案为:“落霞与孤鹜齐飞”“茕茕孑立”其中“鹜”“茕”就是生僻字,比较难写,学生往往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2、区分同音异形字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能够既知其形,更知其义。

如:①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②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以上二题答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心忧炭贱愿天寒”,其中“暗”“愿”容易与同3音字“岸”“怨”混淆其实这二组同音的意义根本不同,只要联系语境,就可以区别开来3、区分异形同义字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如:①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以上二题答案是:“长使英雄泪满襟”“三顾频烦天下计”,其中“长”“烦”容易与音近字“常”“繁”混淆4、区分形近异义字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更应予以注意如:①众口铄金,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以上答案为“积毁销骨”“无边落木萧萧下”其中“销”容易写成形近的“消”,“萧”容易写成形近的“箫”5、要留心语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如: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②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以上两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把“春色满园”写错为“满园春色”;把“肠断处”错写为“断肠处”四、备考策略1、在“名句名篇”的复习时,不能仅仅局限在“背诵篇目”或“背诵段落”,还要兼顾非“背诵篇目”或“背诵段落”中的名句的背诵记忆名句,应该注意教材中出现过的名句,除古代诗词散文外,现当代作品、知识短文、注释中的引语,凡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都应作一番系统梳理2、备考复习时,一定要既动脑又动手,避免书写上的错误3、答题时,可以凭借语句的内容和形式,推断所填的名句如试题已经给了“不能成方圆”,让填出上句,到底是“无规矩”,还是“不以规矩”呢,这就要根据下句的“不能”进行推断,古人行文,很注意讲究对仗,因此可确定应填“不以规矩”4、在答题时,如果有选择余地的话,应选有把握的写,如果实在不会写,就要果断放弃,不要想当然地瞎碰,那样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因为凭空不可能写出和原句一样的句子来高考名句名篇默写六招在每年高考试题中名句名篇默写均有涉猎,而每年考生做这类题竟然失分颇多,更有甚者要求默写的句子都写上了,却得了零分究其原因,并非没有背过,而是默写时个别字写错了,以至于整个句子的默写不能得分。

给你以下几招,以便在高考默写中稳操胜券一、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如:“羁鸟恋旧林,4池鱼思故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羁”,有不少考生写成了上方是西字的错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字的字形,不是由“西”“革”“马”构成,而是由“四”“革”“马”构成,可借助谐音“四个马”识记,这样就记准了,默写时再也写不错了二、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其中的“叶”写成了“夜”,“襟”写成“巾”,此乃字义不清的结果若记住了“隔叶黄鹂空好音”是写黄鹂鸟隔着树叶徒然唱着美好的歌,“泪满襟”是泪水沾满了“衣襟”,也就写对了三、对比识记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如:将“艰难苦恨繁双鬓”中的“繁”与“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烦”记混写反若要想记准,就得对比着识记前者中的“繁”是“繁多”之意,“繁双鬓”指两鬓白发不断增多,“繁”是动词“增多”之意;后者中的“烦”为“麻烦”之意,“频烦”是从刘备这个角度来说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统一天下大计,确实有点“麻烦”诸葛亮了。

如此对比着识记就不会记混还有的考生将不同两首诗中涉及到的相同内容的诗句混淆了如: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与“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混淆虽然两者都涉及到了诸葛亮及“出师”,但“出师”内容不同,诗人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同《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中的“出师”是指出兵伐魏,而“出师一表真名世”中的“出师”是指《出师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凭吊诸葛亮时对其未能统一中国深表惋惜之情,也有激励仁人志士报国建功之意:“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则是陆游对诸葛亮的仰慕及对《出师表》的颂扬,也表达了他要以诸葛亮自期,为北定中原奋斗终身的决心如此对比识记就不会记混了四、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考生往往写成“两情若是长久时”,若按非常识记是“久长”就可以了再如:“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考生自认为,祖母与李密二人乃为“祖、孙二人”,于是将其中的“母、孙二人”,误写成“祖、孙二人”。

岂不知古汉语中的“祖”从表示人这一义项角度看来,是指“祖先”或特指“祖父”,而“母”泛指“女性长辈”,所以原文的“母、孙二人”是不能按现在的理解写成“祖、孙二人”的母、孙二人,更相为命”就得非常识记还有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不能按现在的习惯说法写成《归田园居》,必须非常识记为《归园田居》五、意境识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词《雨霖铃》中的名句有的考生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岸”误写成“暗”,“残”误写成“惨”只要明白此名句是写词人设想酒醒后看到的情景:杨柳的岸边,杨柳依依,晨风习习,天空中挂着一钩残月:“柳”而未能“留”,睹柳令人伤感,“月残”人不团圆,令人倍感凄惨,就不会写错了六、原字识记5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如:苏轼的《赤壁赋》中的“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属”通“嘱”,在此为“劝人喝酒之意”,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属”:“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中的“冯”通“凭”,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冯”再如“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书愤》)诗中的“那”不能写成通假字“哪”,“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李密《陈情表》)中的“闵”不能写成通假字“悯”,都必须写原字。

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过招训练」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错别字1.唯草木之零落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