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跨径Ⅱ级公路桥梁总体设计

xy****7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84.13KB
约5页
文档ID:46492726
小跨径Ⅱ级公路桥梁总体设计_第1页
1/5

小跨径Ⅱ级公路桥梁总体设计小跨径Ⅱ级公路桥梁总体设计 一、采用规范一、采用规范 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024-89) 4.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 二、主要技术标准二、主要技术标准 1. 荷载等级:汽车荷载 公路 - Ⅱ级 2. 坡度:线路纵坡:线路纵坡根据道路等级,最大纵坡桥上 4%,桥头引道 5%;桥梁横坡:2%的人字坡 3. 桥面铺装:6cm 厚的混凝土防磨层+7cm 厚的钢筋混凝土,铺装内设一层钢筋网 4. 横向布置: 本设计图按桥宽 6.5m 和 8.5m 进行设计,其横向布置为: 1)0.5m(防撞护栏)+7.5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按两车道加载设计 2)0.5m(防撞护栏)+5.5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按两车道加载设计;防撞护栏上部设 2m 高的防抛网 三、三、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上跨铁路公路桥跨径 20m、16m、13m、20+16m、16+13m 组合,直线,正交。

双柱式桥墩,柱径 1.2 和 1m,柱高 1~15m;桩柱式桥台,柱径 1.5 和 1.3m,柱高 1~3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 1.5 和1.3m肋板式桥台,肋宽 1.0m,台高 3~7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 1.2m 四、四、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1. 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20m 梁梁长 19.96m,梁高0.9m;16m 梁梁长 15.96m,梁高 0.8m;13m 梁梁长 12.96m,梁高0.55m;支点距梁端 0.33m在梁底支座处设楔形块,楔形块中心高度 3.5cm 2. 桥墩: 桥墩采用双柱式桥墩,桥墩墩径采用 1.2 和 1m,上设钢筋混凝土盖梁,盖梁根据孔跨布置采用等高度盖梁及不等高盖梁当相邻两跨为 13m+16m 时,桥墩纵向设有 0.05m 的预偏心;当相邻两跨为16m+20m 时,桥墩纵向设有 0.05m 的预偏心;在桥墩底部地面以下设横系梁 当桥墩高度大于 15m 时, 在桥墩中部设横系梁 采用 1.2m柱径时横系梁高度 1.5m,宽度 1.2m,采用 1.0m 柱径时横系梁高度1.3m,宽度 1.0m 3. 桥台: 当路堑内或填土高100m 时,中间桥墩桥面处设一道 SSFB80 型伸缩缝,其余墩顶梁缝处采用桥面连续。

设计伸缩缝的梁应注意预留槽口及预埋相应的钢筋 7. 搭板 台后设搭板, 搭板长 5m 台后路基土需严格分层夯实使密实度达到 95% 五、主要建筑材料五、主要建筑材料 1. 混凝土 预制板梁:C50 混凝土 桥面铺装:C40 沥青混凝土 支撑垫石:C40 混凝土 盖梁、耳背墙、墩柱、墩身系梁、台身及防撞护栏:C30 混凝土桩基础、桩基系梁、台后搭板:C30 混凝土 2. 预应力钢绞线 采用高强低松驰、符合 GB5223 标准的预应力钢绞线单根钢绞线直径Φ15.2mm,标准强度 fpk =1860MPa,弹性模量 E =195 GPa 3. 普通钢筋 受力钢筋:HRB335 级钢筋 构造钢筋:R235 级钢筋 六、有关注意事项六、有关注意事项 1. 板梁预制时注意楔形块与梁体一次现浇为使桥面铺装与预制空心板梁结合为整体,预制空心板梁面必须拉毛,用水冲洗干净后方可浇注桥面铺装混凝土 2.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空心板混凝土必须达到 95%以上且龄期不少于 7 天 3. 浇注绞缝混凝土前,必须清除结合面上的浮皮,用水冲冼干净后方可浇注绞缝内混凝土,绞缝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板面伸出钢筋,应向绞缝侧弯折。

4. 对于防撞护栏:混凝土与预制空心板梁及桥台耳背墙间连接的钢筋,要求预先埋入预制板及桥台耳背墙内 5. 支座安装时,支座高程应严格保证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必须按照设计标明的支座中心位置正确就位,并保证支座与上、下部结构之间紧密接触,不得出现空隙避免支座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 6. 桩基钢筋笼较长,受起吊能力、起吊高度限制,可分段吊装就位在接长钢筋笼时,接头应错开,并要使上、下节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焊接接头面积不得大于总截面面积的 50% 钢筋笼入孔要牢固定位, 应采用具体措施防止在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出现浮筋现象桩身混凝土应一次灌注完毕,不得中途停顿在灌注过程中应将溢出的水或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7. 简支梁与盖梁挡块内侧设橡胶垫块,尺寸为 200x200x20mm 8.本桥梁、墩、台及基础等圬工均按耐久性设计,桩基础及地面下的系梁碳化作用等级 T1,最大水胶比 0.55,最小胶凝材料用量280kg/m3 ;其余构部件碳化作用等级 T2,最大水胶比 0.50,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300kg/m3 混凝土 56d 电通量(C) :C30 以下混凝土小于 2000, C30 至 C45 混凝土小于 1500, C50 及以上混凝土小于 100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