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志、瑞文与奉华宝藏南宋皇室女性之鉴藏品味与性别文化空间李慧漱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美术史系副教授引言书圣王羲之303-361的片纸只字自古以来藏家供为珍宝可是王羲之的书学启蒙老师卫夫人272-349其书风究竟如何则无迹可寻更甚者对於王书之搜访、宝爱与宣扬不遗余力的唐太宗626-649在位倾王朝之力将王书尽归内府更诏令以兰亭为殉种下千年不解的「兰亭论辩」蔚为脍炙人口的美谈韵事反观与唐太宗同时的一代女皇武则天624/627–705684-704在位亦致力於王书之收藏而且更进一步摹刻、复制、保存与流传存世书林珍品「王氏一门七人十帖」 《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因徵集、摹刻於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故又名《万岁通天帖》是为有力的见证然而武后的这段鉴藏美行却是鲜为人知这种在文化叙述与历史记录上的价值论断与性别落差也显现在渊远流长的中国书画鉴藏史与论著之中尤其是近年来蔚为风尙的鉴藏史研究学风从徽宗1100-1125在位到乾隆1735-1795在位的宫廷收藏活动以及民间私人的鉴藏大家都已渐具规模可是唯独於女性的鉴藏活动除了八零年代傅申先生的蒙元大长公主约1283-1331收藏之研究外向来乏人问津大长公主祥哥剌吉的鉴藏史实与规模确实可观然而真的如同某些学者所指出的那麼「史无前例」吗事实不然。
从幸存的史料与有限的传世实物显示唐宋之际的皇室女性如武则天、太平公主约655/670-713以及宋朝的后妃们都已经积极并深入地参予了各种 鉴藏活动本文 拟从三方南宋皇室女性的收藏章高宗吴后的「贤志堂印」、「瑞文图书」以及高宗刘贵妃刘娘子的「奉华宝藏」来追索并重建彼等於书画、器物与图书上的鉴藏内涵与特质重建的旨意并不仅止於填补鉴藏史的空缺而更重要的是期盼透过这些藏品的全面深入解读以及对於女藏家们个人情境的分析期能突显其鉴藏品味与艺术实践的性别与时代意涵其中尤其要强调的是皇室帝后之间的交融与互动以及南宋皇室女性在中国艺术与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及非凡成就万岁通天帖》与武则天的鉴藏美行王羲之一门书翰的流传中幸存的《万岁通天帖》长卷 图一 至今保存了王羲之、王献之等「王氏一门七人十帖」的唐摹精本不啻是寥若晨星的王书存世书迹中的珍品饱受从南宋岳珂1183-1234 到近代启功先生等鉴书名家所盛赞1然而关於这一组法书的徵集、摹搨与制作虽然武周以来就已经载之史籍而且有一段引人入胜的过程但却始终沈寂书史一直到近年来经启功先生的详尽考订后才还其公道究其因或与其肇兴的核心人物武则天身后的声誉不无关系。
兹援引史籍重探武后的这段鉴藏始末其中《旧唐书》载述原委如下 武 则天以 王 方庆家多书籍尝访?笥揖 偶!7角熳嘣弧赋际 硬 骠酥 橄扔兴氖 嘀秸旯凼 晏 诠呵笙瘸疾⒁越 ㄓ幸痪硐纸翊妗S纸 际 淮 妾馔酹愕肌 ⒕糯 硬 娼 惺榱瞠馔酹阆字 韵露巳耸楣彩 怼!乖蛱煊 涑傻钍救撼既粤钪惺樯崛舜奕谖 侗φ录 芬孕鹌涫赂创头角斓笔鄙跻晕 佟?可见武后绍续太宗以来推崇宝爱王书的传统而继续访求、徵集右军遗迹王羲之的第十代孙王方庆因倾尽家藏以献天后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武后在得到这批硕果仅存的王家书迹之后除了摹刻、复制以保存之外并没有将之深藏於内府据为己有反而藉此艺文胜事做功德而导演了一场精彩的政治文化秀首先武则天将王方庆新进 献 的王氏一门书迹在武成殿群臣面前作了公开的展示此举除了褒扬王家之外同时也藉寓宝物之现以彰显了自我与武周王朝的盛德同时她又令中书舍人崔融作《宝章集》叙其事使载之史册以千古传颂3此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宝章集》中所载「后不欲夺志遂尽模写留内其本1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七页26上-29上四库全书本 启功 《唐摹万 岁通天帖》考 《启功丛稿·论文卷》 北京中华1999页57-68 。
由智超 七人十帖 ·唐纸遗墨香—唐摹王羲之一 门书翰流传 《文物天地》2002:12页52-55由智超、张绮云 王羲之书法的唐摹本 《文物天地》2002:12 页56-572刘昫《旧唐书》卷89《王方庆传》 3崔融《宝章集》加宝饰锦缋归还王氏人到於今称之」4则更显示出武后这番作为的底蕴以及种种深刻不凡的意涵一反唐太宗以《兰亭》为殉的个人偏执与占有欲武后於文物之鉴藏上更胜一筹地借机展现她大公无私的胸怀於政治与文化的运作之上武后与太宗雅善书艺至今有实物为证5 图二可见她於王书之徵集亦发自衷心而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策略而已难能可贵的是她不夺人所爱将原迹归还王氏以示其胸襟因之博得时人「顺天经而永保先业从人欲而不顾兼金」的美名6而归还王氏的原迹如今已亡佚不知去向了唯独「模写留内」的这卷武周内府摹本虽然几经播迁更有所裁损但却保存了下来根据卷尾万岁通天二年697 王方庆进呈原迹的年款与衔名以及唐朝文献之记载南宋岳珂以来通称现今残存的「王氏七人十帖」连尾款的一卷与《万岁通天帖》卷中王方庆亲笔小楷标题列祖与自己官衔名及年月日其中「天、年、月、日、国、臣」等字便是使用了武后颁布实行的新字体是为武周内府摹搨保存古代法书懿行的历史见证。
图三 《万岁通天帖》保存了王羲之家族七位书家十件作品兼备真、行、草诸种书体唐摹以来流传有绪因是书法史上与书法艺术上无与伦比的珍品其中最为难得的是卷首王羲之的《姨母》、《初月》二帖不但堪称为现今保存唐摹王书中的最早摹本而且《姨母》一帖更是早期王书的珍贵代表作 图四 此外饶具兴味的是近代学者考订王羲之《姨母帖》中所吊念的「姨母」都一致归结就是王羲之的书学启蒙老师卫夫人唐朝女性的鉴藏活动武则天之外要属高宗与武后的幼女太平公主 约665/670-713 最为脍炙人口史称太平公主「沈敏多权略武后以为类己故於诸子中独爱幸」7「天下独有太平一公主父为帝母为后」因之「贵盛无比…赏赐不可胜纪」而至家中「财货山积珍奇宝物侔於御府」8富贵之余太平公主於历代法书名迹亦别有所好更独具慧眼恃宠得自由出入禁中而往往请得或伺机巧取御府所藏其中闻著的包括唐太宗最为宝爱的王羲之名迹《神龙本兰4唐张彦远《法书要论》卷六页载窦臮《述书赋》并其弟窦蒙的注5唐太宗的名迹《晋祠铭》646 年 而武后则有《升仙太子碑》699 年 的飞白碑额6同注47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页39上 四库全书本 8刘昫《旧唐书》卷183页22下24下。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亭序》以及正书《乐毅论》 9图五 太平公主的鉴藏事迹从唐张彦远到宋代的米芾都曾有明确的记载10米芾《书史》中称「天下法书第一」而列在卷首的《晋贤十四帖》详细列记帖上唐代的公私赏鉴之家其中就包括了太平公主的收藏章11又根据近代学者多方研究在米芾观后不久的《晋贤十四帖》即遭拆散而今硕果仅存的只有陆机261-303 的《平复帖》 图 六 《平复帖》除了见证了西晋名士陆机的真迹其章草的书写方式对於文字变迁与书法沿革的意义自不在话下因是现今公认存世古代名家法书中年代最早的作品12只可惜的是太平公主的收藏章并没有钤盖在《平复帖》上而是随同其他散佚的《晋贤十四帖》一般烟灭而无法追想所幸最近传奇性徵得并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购藏的一件存世珍品—《出师颂》墨迹上仍保存有一方太平公主的鉴藏章13 图七 《出师颂》虽然无款但自唐朝以来流传有绪以其章草风格接近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体再加上卷上米友仁的鉴定跋因之定为隋贤书是一件珍贵难得的早期法书墨迹上有唐、宋以来的鉴藏章22方而其中三方唐代的收藏章中就包括历来文献记载中所称的太平公主胡书印14唐人的记载中张彦远与窦臮都指称太平公主 与夫婿武氏家 有一方「玉印」印文是「胡书四字梵音云三藐母驮。
」15历来诸家皆沿袭此说只是从未有人深究这胡书梵文的内涵是什麼又于太平公主的意义为何笔者就教梵文与唐朝佛教史专家学者其中陈金华先生指出「三藐母驮」应是梵文「三藐三母驮」亦即「三藐三没驮」samyak-9 太平公主与《乐毅论》事见唐韦绩《墨薮》卷2页29上、下页30下唐徐浩《古迹记》收於朱长文《墨池编》卷4页94上又《神龙本兰亭》事见《广川书跋》卷6页8上10唐代文献中太平公主鉴藏章见徐浩《古迹记》同上注页94上窦臮《述书赋》卷下页8下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页5下唯张彦远载作「太平公主驸马武延秀」为明显的错误因为武延秀为安乐公主婿而太平公主驸马则是武攸暨见刘昫《旧唐书》卷183页16下11米芾《书史》页1下2上米芾於《晋贤十四帖》上的唐代公私藏印依次列记包括「其间有『太平公主亲书』印」较之其他唐、宋文献所谓「太平公主胡书」印有一字之差究竟是米芾误书或另有他印待考12陆机《平复帖》的研究见王世襄 西晋 陆机平复帖流传考略 《文物参考资料》1957:1页12-14启功 《平复帖》说并释文 《启功 丛稿》 北京中华书局1981页26-30 刘涛 《平复帖》 的故事 《书法谈丛》 台北蕙 风堂2001 页61-74。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书法—》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5页1-1113《出师颂》在2003年由北京嘉德辗转徵得而后由北京故宫以巨资购回是作於1992年溥仪以赏溥杰名由清宫散出1945年后散落匿於民间不彰将近六十年详细始末见故宫博物院网址及书法空间—隋唐网址14《出师颂》之流传与考订参见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书法—》页42-47 隋无名氏书 1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3页5下张彦远将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误作武延秀而窦皋则只称「太平公主武氏家」因从后者sambuddha 的缩文意思是 「正遍知 」是佛陀的十种称谓之一问题是《出师颂》上的这方印章其悉昙Siddham文书写的梵音印文与此是否吻合则仍有待进一步详考16不过倘若考量太平公主与其母武则天於佛教的涉猎往往供养与权用双管齐下尤其是武则天巧藉佛教经文为其女主当政正名的前例则太平公主以梵音「三藐 三 母驮」「正遍知」佛名为其鉴藏印文或许也透露了她处处以武则天为典范寓权力於佛事的企图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以上几则鉴藏美闻可见无论是武则天或者是太平公主他们对於王书书迹的赏鉴、传承与发扬不但别具只眼而且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虽然唐宋之际的「后武则天时代」儒家卫道之士对於武后的反弹与防范皇室女性的鉴藏活动似乎相对地沈寂但事实上却从未终止北宋多位垂帘听政的贤后与贤太后们纵使行事低调以「母仪天下」为依归谨尊礼法但若仔细爬梳史料亦间会发现有引人入胜的鉴藏事迹17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北宋仁宗曹后1016-1079图八 曹后以「佐佑仁 庙定策立英宗1063-67 在位 神宗1067-1085 在位」18而备受史家盛赞尤其是她对皇孙神宗的慈爱以及神宗对她的孺慕孝行曹后於艺事之涉猎以笔势飞动的飞白书知闻盖习观仁宗飞白落笔而得其奥妙又据载她有一方鉴藏章「慈寿宫宝」钤盖在书迹上19此外米芾的《画史》中无意间提及了曹后鉴藏李成山水的一段史实慈圣光献太后…尽购李成画贴成屏风以上 神宗 所好至辄玩之因吴丞相冲卿 吴充1021-1080 夫人入朝太皇 后 使辨真伪成之孙女也内以四帧为真拆奉上别购补之勅 宋 用臣背於内东门…20曹后「尽购李成画」的初衷或与疼爱喜好李成画的皇孙神宗有关但是曹后知晓延请李成的曾孙女吴充的夫人入朝来做鉴定的工作以辨别所购李成画的真伪而后去伪存精裱褙收藏在米芾大唱「无李论」的时代可见曹后於书画鉴16笔者与JonathanSilk及ChenJinhua陈金华教授2010年11月45日的E-mail 通讯但因目前尚未见到原作上的这方印故无法完全辨识以悉昙Siddham文书写的梵音印文。
又太平公主对梵文 胡文 的兴趣亦可证之於其与胡僧慧范的密切关系参见JinhuaChen“TheStatusandMonksofShengshanMonastery:MoneyandMaitreyanBuddhis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