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井罐及集输产量计算方法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08KB
约4页
文档ID:496508614
单井罐及集输产量计算方法_第1页
1/4

产量计算方法一、捞油井产量计算公式1、深度计算法:Q =1.2076XAX(H -H )Xr /100L 2 1 LQL:井口产液量,吨;A:捞油抽子漏失系数,取值0.9; H1: 捞油初始液面深度,米;H2:捞油末端液面深度,米;rL:当日含水 条件下的混液密度(查表)(混液段)如果存在游离水柱时:QL=1.2076XAX(H2-H1)XrL/100+1.2076X(H3-H2)/100L 2 1 L 3 2h3:游离水柱末端深度,米;h2:混液段末端深度,米2、罐车计量法:要求:罐车停在比较平整的场地QL=(Q2-Q1)XrLQ1:某口井捞油前罐内体积,查表求得,米3; Q2:捞油前罐内 体积,查表求得,米3; rL:当日含水条件下的混液密度(查表)(用当 日的综合含水) 3、 系数A的校正:用罐车单井计量产量校正深度计量法的系数A值:A=罐车计量产量/深度计算产量每月校正一次,误差大于10%必须更改系数 A4、 捞油井取样方法:A:深度指示表必须准确,混液段和游离水段必须判断准确B:每个样品必须在混液段分上、中、下三段取三次,每次取样 桶的三分之一,通过取样化验出混液段的含水C:捞油井含水的确定(1) 无游离水段时,油井含水为混液段化验含水。

2) 有游离水段时,油井含水却定如下:fw:油井含水(%); qh:混液段产液量(吨);fh:混液段含水(%); q :游离水段产水量(吨);(qh+q ):总产液量(吨)W W混液段含水必须记录好,并填写到备注上3) 如果用罐车计量法,油井含水确定如下: 无游离水段时,油井含水为混液段化验含水有游离水段时,放出游离水水时,准确计量游离水量和油水混合 液量,通过罐车卸油时分上、中、下三段取样的平均含水为混液含水, 计算方法同(2)4) 有搅笼的罐车,卸油时可用搅笼将混液搅拌均匀后一次取样 即可,计算方法同(2)二、抽油机井大罐计量1 、单井单罐计量0[=1440©严1)耳/『1)q『t]时间计量初始时按单井单罐计量出多井合计总产量的罐内体 积,查表求得,米3; q2: t2时间计量结束时的罐内体积,查表求得, 米3; rL:当日含水条件下的混液密度(查表)(用当日的综合含水)ti 计量初始时间,分钟,t2计量结束时间,分钟2、多井单罐计量方法A:计量某一口井时,其它井停抽,按单井单罐计量方法B:多井同时进罐,按单井单罐计量出多井合计总产量,用单井液面法计量后劈分单罐计量的产量液面法计产公式:Ql=11.4AA L 丄 /△ tA:系数,用单井单罐计量校核;△ L:停机时间内液面恢复的 高度,每15分钟测试液面的差值值;△ t:停机时间差值,末点时间 —初点时间;rL:当日含水条件下的混液密度(查表)。

三、输差计算1、 输差的定义和计算输差就是井口产出到油库实收原油差值与井口产量的百分数,它 包含了原油输送过程的一切损失,如:计量误差、轻烃挥发损失、大 罐加热用油损失等井口输差=(井口产油一核实产油"井口产油X100%2、 输差的控制全密闭集输流程:输差一般控制在小于 5%;半密闭集输流程:输差一般控制在5〜10%;全开式集输流程:输差一般控制在10〜15%;目前我们应用的单井大罐集油和罐车拉运油方式属于全开式流 程,输差应控制在 10〜1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