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imo 涂层性能标准(pspc)和执行指南..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64MB
约102页
文档ID:49819419
imo 涂层性能标准(pspc)和执行指南.._第1页
1/102

IMO 涂层性能标准(PSPC)和执 行指南龚晅威已生效的IMO涂层性能标准• 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AFS)公约 • IMO MSC82 通过 - MSC 215(82) 所有类型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 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 • IMO MSC83 通过 - MSC244(83)空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 • IMO MSC 84 通过 - MSC Circ1279 永久检验通道(PMA)涂层标准IMO讨论中的涂层性能标准• 涂层维护和修理指南 • 油船货油舱涂层性能标准相关背景• 由于腐蚀对船舶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国际上对涂 层的性能和质量越来越重视 • 1995年11月 通过A.798(19)---专用海水压载舱防腐系 统的选择、应用和维护指南 • 1996年6月IMO/MSC/47(66)号决议重申A.798( 19)决议,以改进散货船和油船安全 - 压载舱的涂层系统应是硬质涂层; - 建议使用对比颜色的多层涂层进行涂装; - 最好使用浅色涂层作为表面涂层制订过程(一)•2002年12月 对进一步提高散货船安全措施进行3年多的研究后,MSC76根 据散货船综合安全评估(FSA)研究的结果,通过了16项 降低散货轮风险 的安全措施。

其中之一是制定强制性的压载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 •2002年12月~2005年2月 IACS和工业界根据MSC 77和DE 47的要求成立 联合工作组,起草了《保护涂层性能标准》草案,提交DE 48 - 以TSCF标准(油船结构合作论坛)和A.798(19)决议为基础,由波 罗的海和国际海事理事会(BINCO)等六个组织 起草IMO《 涂层 性能标准》草案 •2005年2月DE 48后成立涂层性能标准工作组继续讨论和完成此项工作 - 通信组由中国作为牵头国,由DE副主席、CCS向阳任协调人加入 通信组工作的有8个国家、7个组织:中国、日本、韩国、挪威、利比 里亚、希腊、英国、美国、BIMCO、IACS、ICS、INTERCARGO 、INTERTANKO、OCIMF、CESA制订过程(二)• 2006年2月DE 49 - 继续对《涂层性能标准》草案进行讨论,对原通信组提交草案中的 多数重大分歧点上基本达成妥协意见 • 2006年5月MSC 81会议通过了IMO《涂层性能标准》 • 2006年12月8日MSC 82最终批准 - 以MSC 215(82) 决议形式正式通过了《所有类型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 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 (PSPC),并且同时以 MSC 216(82)决议通过了SOLAS公约第II-1/3-2条修正案,从而使该标 准成为SOLAS公约框架内的强制性要求。

• 部分船东认为还需要更高要求的标准有关PSPC的解释和指南• IASC - PR34 R3C1 - UI SC 223 • 中国船级社 - 暂行指南 - 指南(制定中) • 希腊船东指南 • IACS/JWG指南 • 中国船舶行业生效日期• IACS CRS油船散货船- 2006年12月8日以后PSPC 生效以前签订建造合同 (合同日期按PR29)• IMO 所有SOLAS新造 船 - 2008年7月1日或以后签 定建造合同 - 无建造合同,在2009年1 月1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 处于类似建造阶段 - 于2012年7月1日或以后交 船 适用范围• IACS CRS油船散货船- 150米以上油船专用压载 舱 - 90米以上散货船专用压 载舱 - 所有散货船双舷侧处• IMO 所有SOLAS新造 船 - 所有500总吨以上船舶的 专用压载舱 - 150m及以上的散货船的 双舷侧处 PSPC生效日期• CCS解释- 专用海水压载舱系指海 上航行船舶使用海水进 行压载的专用舱柜,不 包括风暴压载舱和兼用 舱柜• PSPC 2.1 – 压载舱 为《专用海水压 载舱防腐蚀系统的选择 、应用与维护指南》( A.798(19)决议)中定义 的和《散货船和油船检 验中加强检验程序指南 》(A.744(18)决议,修 订版)中所定义的那些 舱柜; IMO 空舱性能标准对适用范围的扩充• 第一类空舱满足压载舱PSPC- 散货船:货物区域顶边空舱、底边空舱和双层底 空舱 - 油船:双舷侧空舱,包括保护货油舱的空边舱、 底部空舱/双壳空舱压载舱涂层性能标准的要点• 涂层系统的设计——15年目标寿命 • 涂层系统的认可 • 更加严格的表面处理和涂装要求 • 涂层检查程序 • 主管机关/船级社的验证和审核 • 涂层技术文件(CTF) • 营运中的维护、修补和局部重涂——制定中涂层技术文件(CTF)的内容• 涂层检查协议——三方协议 • 船舶建造期间的涂装工艺、涂层系统的检查和修补程序 -涂 料制造厂 • 认可证书的副本——涂料制造厂 • 技术规格书副本——涂料制造厂 • 涂装作业工作记录(舱室的空间和面积;涂层系统;涂装时 间厚度道数;涂装环境条件和表面处理的方式) ——船厂 • 涂装日志(检查日志/不符合报告 )——涂层检查员 • 船厂核实过的检查报告 • 营运期内涂层系统的保养和修补程序 营运期内涂层系统的维护要求• 涂层技术文件(CTF)在船舶寿命期内应保 存在船上并及时补充有关材料 • 营运中的维护、修补和局部重涂应按规定程 序进行并记录在涂层技术文件中 • 如全面重涂,涂层技术文件应进行更新涂层系统的设计• 涂层达到15年的目标使用寿命,维持“良好” 状态 • 涂层的实际使用寿命是变化的,取决于很多 的变化因素,包括在使用中遇到的真实条件 。

• 涂层系统达到其目标使用寿命的能力取决于 涂层系统的类型、钢材处理、涂装和涂层检 查及维护 “良好”状态的概念• 仅有小的点状锈斑,其 分布少于所计及面积的 3%,且无可见的涂层 破坏边缘或焊缝处的 锈蚀,其分布须小于所 计及面积内的边缘或焊 缝的20%IACS UI SC223 良好涂装效果选择涂层系统的考虑因素• 与受热表面相关舱室的位置; • 压载和排压载作业的频率; • 要求的表面条件; • 要求的表面清洁度和干燥度;• 辅助阴极保护装置的兼容性PSPC压载舱保护涂料的要求• 双组分环氧涂料或替代系统 • 表层浅色不含黑色煤沥青 • 干膜厚320微米以上(两道或多道),90/10 原则 • 和车间底漆的兼容性• CCS解释- 用于压载舱涂层系统中面层 的涂料应为在手电筒光线下 能容易地识别出锈蚀和裂纹 的浅颜色系通常可以是浅 灰色、米色、灰白色、泳池 兰或泳池绿等色泽 • JWG指南 - 浅光意味着反映光的颜色,一 定程度上,一个简单的闪光灯( 手电筒)将使检查变得简单快 捷通常情况下:浅灰、浅 黄、白色、游泳蓝/绿等都很 容易从铁锈中分辨出来 • PSPC 表1-1.2– (涂层类型)面涂层应 为浅色,便于营运中检 查。

压载舱涂层技术规格书要求• 产品名称,识别标记和/或编号; • 涂层系统的材料、成份和组成,颜色; • 最小和最大干膜厚度; • 涂装的方式、工具和/或机械; • 涂装前的表面状况(除锈等级、清洁度、粗 糙度等); • 环境限制条件(温度和湿度) PSPC压载舱保护涂层的性能要求• 模拟压载舱加速试验 - 专用海水压载舱的保护涂层 • 冷凝舱加速试验 - 专用海水压载舱的保护涂层 - 船长150m及以上散货船的双舷侧处所(非专用海 水压载舱)的保护涂层 实验室加速试验 -试验前准备• 涂料和底漆的产品名称/标识、批号 • 钢板表面处理 –按PSPC要求 - 表面处理方式,水溶性盐含量,灰尘,磨料嵌入 物 • 车间底漆露天老化 –2个月 • 涂层体系涂装—按制造商要求 - 车间底漆,涂层道数,涂装间隔,试验前的干膜 厚度,稀释剂,湿度,气温,钢板温度实验室加速试验 -试验前测试• 基料和固化剂组分的红外鉴定 • 该涂料的基料和固化剂组分的比重 - ISO 2811• 涂层完整性 - 90V低电压探测器 冷凝舱加速试验• 试验依据:ISO 6270 • 暴露时间:180天 • 试样数量:2 • 试板尺寸:150 x 50 x 3mm 模拟压载舱加速试验• 试样数量:5 • 试验时间:180天 • 试板尺寸:200 x 400 x 3mm • 试验条件:模拟压载舱,二 个星期装载天然或人工海水 ,一个星期空载。

海水温度 35℃模拟船前后颠簸和摇 摆的运动泼溅间隔为3秒实验室加速试验 --试验后涂层性能检测• 起泡:无指标(ISO 4628/2) • 生锈:Ri 0级 (0%)( ISO 4628/3) • 附着力/内聚力: 3.5 /3MPa(ISO 4624) • 耐阴极保护:保护电流 3.5 /3MPa vs 5Mpa - 耐阴极保护/人工漏涂处的剥离: 8mm vs 5mm - 划痕腐蚀: 8mm vs 5mmIACS对认可实验的等效接受• 实验室测试 - 现有的环氧系统 - 按PSPC表1涂装的(新的)环氧系统 - 非环氧替代系统和/或不按PSPC表1涂装的环氧系统 • 5年现场暴露- 现有的环氧系统 • 现有Marintek B1* 认可 - 现有的环氧系统, 2006年12月8日前认可车间底漆的兼容性要求• (PSPC压载舱涂装)被破坏的车间底漆和焊缝处达 到Sa2½,如车间底漆未按获得兼容性的证明,完整 底漆至少要去除70%,达到 Sa 2 • 已获得兼容性证明的,可保留完整的车间底漆保 留的车间底漆应用扫掠式喷砂、高压水洗或等效的 方法清洁 • 车间底漆与主涂层系统的相容性应由涂料生产商确 认 ——PSPC表1-2.3车间底漆的兼容性证明• 主涂层和车间底漆组成的涂层系统的认可证 书副本,或者 • 主涂层制造商的兼容性证明/声明+车间底漆 和其他任何一种主涂层组成的涂层系统的认 可证书副本+无浪运动条件下的阴极保护相容 性试验试验报告-PR34 rev1 有调整IACS对涂料认可的要求-PR34 rev1• 主涂层可以和车间底漆共同试验也可单独试 验 • 有关和车间底漆的兼容性结果将被标注在证 书上 • 冬用型和夏用型应分别试验 • 对涂料生产商的要求压载舱涂层系统• 国际品牌 • 国内企业的压载舱涂料 • 国内企业的车间底漆 • 压载舱涂层实验室情况表面处理和涂装要求一次表面处理• Sa2.5级 • 粗糙度介于30-75µm之间; • 水溶性盐(相当于氯化钠)≦50mg/m2;• JWG指南 - 为保证粗糙度30-75um的 需求,A级和B级板可用 于压载舱的建造。

应用C 级板时,应增加粗糙度 和盐份检测,并确保符 合标准D级板不可用 于压载舱 • 希腊船东指南 - 不得使用C级和D级钢板• PSPC 表1-2.1/3.4 – Sa 2 ½级,粗糙度介于 30-75 m 加强一次表面处理措施• 从源头抓起,提到车间底漆的涂料质量和施工质量 • 合理选择与工厂生产周期相匹配的车间底漆的保护 期 • 选用有船级社有效证书的、有涂料系统试验合格证 书的车间底漆 • 严格控制钢板表面油和可溶性污染的检查 • 选用规格合理的磨料 • 合理地设定工艺参数并严格执行加强涂有车间底 漆的钢板下料后的跟踪修补二次表面处理• 底漆损坏处Sa2.5级,底漆(通过配套认可)完好的 扫砂,未认可的底漆完好部位至少除掉70%,并达 到Sa2级,粗糙度介于30-75µm之间; • 水溶性盐(相当于氯化钠)≦50mg/m2; • 去除毛边、打磨焊珠及飞溅物等任何污染物,边缘涂装前或处理成半径至少为2mm的圆角或经过三次 打磨,或至少经过等效加工 • 灰尘:颗粒大小为3、4、5时,数量为1级如果在 涂装前,表面有不用放大镜可见的更小灰尘颗粒, 应去除• JWG指南- 车间底漆上的污染物应 去除。

当采用扫砂或高 压水的方式不能去除所 有类型的污染物时,如 :局部小区域的污染, 将根据涂料商建议的合 适的方法去除 - 喷砂不完全的区域,可 采用St3 处理• PSPC 表1 3.4(二次) – Sa。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