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67.32KB
约53页
文档ID:47838806
三、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_第1页
1/53

三、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主要内容l戴望舒、卞之琳的“现代派”诗歌l冯至的《十四行集》l穆旦与“九叶派”戴望舒、卞之琳的“现代派”诗歌l30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 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1932年5月 《现代》杂志创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 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也因《现代》杂 志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戴望舒、施蛰存、 何其芳、卞之琳、废名等现代派诗的诗歌宣言l “《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 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 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 现代的诗行——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 》 戴望舒的诗歌l戴望舒(1905—1950) ,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 人,现代派诗人群的领袖 ,现代诗人1927年发 表成名作《雨巷》,享誉 一时,获“雨巷诗人”之称 有诗集《我的记忆》、 《望舒草》、《望舒诗稿 》和《灾难的岁月》出版 ,计存诗90余首 l 新中国成立后,戴望舒应邀参加首届中华 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胡乔木点名调任他 为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的法文科科长 但他很快就病倒了1950年2月28日, 他在给自己打针时因用药过量,不幸逝世 ,时年仅45岁。

雨巷 l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l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支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静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l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诗人获得“雨 巷诗人”的称号l受南唐李璟的诗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 空结雨中愁”的启发l“替新诗的音乐性开了一个新纪元”(叶圣 陶)l与法国象征派重暗示和音乐性的契合印象 l是飘落深谷去的 幽微的铃声吧, 是航到烟水去的 小小的渔船吧, 如果是青色的真珠, 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 它轻轻地敛去了 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l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 迢遥的,寂寞的呜咽, 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烦忧l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寻梦者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我的记忆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 在压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 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 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 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它是胆小的, 它怕着人们的喧嚣, 但在寂廖时, 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 它的声音是低微的, 但它的话却很长,很长,l很长,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 休; 它的话是古旧的, 老讲着同样的故事, 它的音调是和谐的, 老唱着同样的曲子, 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 声音, 它的声音是没有气力的, 而且还挟着眼泪,夹着太息 它的拜访是没有一定的, 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 时常当我已上床,朦胧地想睡 了; 或是选一个大清早, 人们会说它没有礼貌, 但是我们是老朋友 它是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的, 除非我凄凄地哭了, 或者沉沉地睡了, 但是我永远不讨厌它, 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戴望舒对诗歌音乐性看法的改变l “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 成分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 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 度上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 诗情成为畸形的倘把诗的情绪去适应呆 滞的,表面的旧规律,就和把自己的足去 穿别的人的鞋子一样”——《望舒诗论》戴望舒诗歌的特点l戴望舒的诗作多抒写寻梦者的执著与忧伤l戴望舒在新诗史上的意义主要在于其诗既全面地借鉴和吸 取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又不失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

l戴望舒注重“意象性”,他的诗常常通过意象的变幻组合来 隐喻暗示诗人的主观意念,把情绪客观化,从而极大地丰 富了诗歌的意蕴,使之具有一种朦胧美 l在诗歌韵律节奏的探索上,戴望舒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雨巷”时期,致力于音乐美而后他摆脱了音乐的束缚, 大胆追求诗情内在的节奏,运用自然的现代口语,创作了 具有散文美的自由体诗,使诗“在亲切的日常说话调子里 舒卷自如,锐敏、准确,而又不失它的风姿,有节制的潇 洒和有功力的淳朴” 汉园三诗人l《汉园集》是1936年出版的三位当时在北 京大学读书的青年诗人卞之琳、何其芳和 李广田的合集这三位诗人中,成就最高 的是卞之琳,他的诗歌往往在简短凝练的 句式中寓含着耐人回味的哲理,如他的名 作《断章》等卞之琳 的诗歌l卞之琳(1910— )江苏海门人,现代著名诗人 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诗集有《三秋集》、《鱼 目集》、《数行集》(即《汉园集》的第三部分 )和《音尘集》等l卞之琳对新诗的贡献在于他在现代主义诗歌的荆 棘地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为新诗艺提供了崭新的 经验袁可嘉曾用“上承‘新月’,中出‘现代’,下启 ‘九叶’”来说明卞之琳20世纪30年代诗歌创作的文 学史意义,认为“他和其他诗人一起推动新诗从早 期的浪漫主义经过象征主义,到达中国式的现代 主义”。

卞之琳:“小处敏感,大处茫然”l卞之琳是个极度认真的人,他的“我”似乎始终处于在他身 上同时存在的“另一个我”的相对于一般人而言更为严格的 注视、牵制、监控和反省的状态之下,这样一种构成使他 性格 和气质中的一些因素显得特别突出,譬如沉潜、内 向、多思、矜持、顾虑重重、犹疑不决等等l“人非木石,写诗的更不妨说是‘感情动物’ 我写诗,而 且一直是写的抒情诗,也总在不能自己的时候,却总倾向 于克制,仿佛故意要 做‘冷血动物’规格本来不大,我偏 又喜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结果当然 只能出产一些小玩意儿 ——《〈雕虫纪历〉自序》 断章l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l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l根据《鱼化石后记》的解释,诗的第一行化用了保尔·艾吕亚 (P.Eluard)的两行句子:“她有我的手掌的形状,/她有我的眸子的颜 色并与司马迁的“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相通 ;l第二行蕴含的情景,从盆水里看雨花石,水纹溶溶,花纹溶溶,令人 想起保尔·瓦雷里的 《浴》; l第三行“镜子”的意象,仿佛与马拉美《冬天的颤抖》里的“你那面威 尼斯镜子” 互相投射,马拉美描述说,那是“深得像一泓冷冷的清泉, 围着镀过金的岸;里头映着什么 呢?啊,我相信,一定不止一个女人 在这一片水里洗过她美的罪孽了;也许我还可以看见一 个赤裸的幻象 哩,如果多看一会儿。

l而最后,鱼化成石的时候,鱼非原来的鱼,石也非原来的石了这也 是“生生之谓易”也是“葡萄苹果死于果子,而活于酒 l可是诗人又问 :“诗中的‘你’就代表石吗?就代表她的他吗?似不仅如 此还有什么呢?待我想想看,不想了这样也够了 《无题之五》l 我在散步中感谢 襟眼是有用的, 因为是空的, 因为可以簪一朵小花 我在簪花中恍然 世界是空的, 因为是有用的, 因为它容了你的款步 卞之琳诗歌的特点l卞之琳的诗被称作“智性诗”,追求“智性上的探险 ”,诗在他那里已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现,而是 一种情感的思想,一种智慧的结晶的方式l闻一多曾把卞之琳称为“技巧专家” 卞之琳特别 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的试验,并获得了极高的 成就他写诗注重对情感做客观化的冷处理,采 用克制与淡出的策略隐蔽自己的情感,通过具体 物象的奇妙组合,达到暗示和象征的目的,构成 韵味深远的艺术境界 十二月十九夜 废名 l 深夜一枝灯,l 若高山流水, l 有身外之海 l 星之空是鸟林, l 是花, l 是鱼,l 是天上的梦,l 海是夜的镜子l 思想是一个美人, l 是家, l 是日, l 是月, l 是灯, l 是炉火, l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l 是冬夜的声音。

l 1936年冯至的诗歌l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 北涿县人 现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学者 l1927年 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 ,1929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两 部诗集以抒情诗著称,诗情含蓄深沉,风致幽婉 动人,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l1930年德国留学,停止写诗l1941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外文系教授,其间出版诗集《十四行集》,它利 用外来形式创造现代新诗,表现日常生活中蕴含 着的诗意和哲理 冯至的早期抒情诗l早期诗作以其感情的丰沛、意象的纯洁和 格调的哀婉,展现出一个年轻而卓异的浪 漫主义诗人风采和当时的其它浪漫主义 诗人相比,他更注重主观感情的客观化, 通过具体意象来投射感情 蛇l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l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l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我是一条小河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片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冯至的现代主义诗歌:《十四行集 》l揭示人与世界之间存在的某种神秘的联系 ,刻意地体验生命、追寻个体存在的意义 l“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哗忘却生命的根蒂, 不能在寂寞中,在对于草木鸟兽(它们和 我们一样都是生物)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 的意义,只在人生的表面希望下滑过去 l通过“十四行”的形式将诗人的生命体验凝 固1、我们准备着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了它们美妙的一生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2、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什么能从我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