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课堂教学实录一、设计说明:《敬业与乐业》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里的第一篇课文 它首 先是一篇主旨鲜明, 层次清楚的议论文, 其次它还是一篇语言通俗,文短意长的演讲稿因 为文章的这些特点就注定了它在本单元中甚至整个初三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议论文, 学生 在八年级上册书中接触了一个单元, 对议论文体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且已经开始学习写一 些简单的议论文, 但无论从学生的阅读还是写作来看, 学生对议论文掌握得情况都不容乐观, 因此学好这一单元的文章, 对学生进一步了解并学会使用议论文体是至关重要的 而本篇与 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相比, 无论在议论的层次、 结构还是方法等方面都是最有代表性的 本单 元共有六篇文章,其中包括三篇演讲稿, 一篇悼词,综合性学习也要求学生学写演讲稿,并 且进行演讲由此可以看出,体会演讲稿的特点,把握演讲的技巧,学习写演讲稿,学会演 讲是本单元教学的重中之中 而本文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 也是演讲的特点和技巧体现得很 明显的一篇文章, 在教学的过程中, 注意渗透演讲的相关知识, 无论对于本单元后面的几篇 课文的教学, 还是进行综合性学习都是大有帮助的。
根据以上这些, 我把本节课的目标确定 为: 1、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体会并 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从中受到人文熏陶 2、学习本文合理的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条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3、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 讲特点目标设计好了, 整节课的思路也就变得清晰了 在解决了字词,理顺这篇文章写作 思路的基础上, 我把重点放在对议论文知识的领悟和演讲特点的体会上 但是怎样能让学生 和文本、作者产生共鸣呢?如果教师生搬硬套地讲, 就会在无形中抹杀这篇文章的深刻意蕴, 更会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指导, 学生恐怕学到的也会寥寥无几 思量 再三之后,我把目光索定在文章 2-5 段的教学上,因为这一部分论证层次清楚,论据充足, 论证方法灵活, 演讲的特点也比较突出 把这一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 怎样巧妙地使用论证方法为自己阐述的论点服务的,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演讲的特色 并且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总结读书的方法, 来自学课文的其他段落 这样以来, 即能满足 所有学生的需要, 又能让他们活泼主动地发展, 还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学会了一种读 书的方法。
除此之外,为做到知识性和人文性并重,丰富积累与能力培养并举,我还设计了 一些精彩的环节,如“看看这些可敬的人”“挑战权威”“背诵大比拼”“畅所欲言”“互 送书签” 等,通过创设情境, 在自觉不自觉当中将学生学习引向高潮, 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 谈话: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择哪种职业呢? 生 1:我想当一名医生,因为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许多病人的痛苦,挽救许多病人的生 命生 2:我想当一名画家,因为我喜欢画画,我想用我的笔描绘出五彩的世界生 3:我想当一名慈善家,把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使他们过上向我们一样幸福无忧的生 活师:看来同学们的理想都非常的远大, 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梁启超先生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 学生的一次讲演 《敬业与乐业》 (板书课题)虽然时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样会给同学们许多 启示点评:通过谈话导入新课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 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为落实这一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打下基础 简单地对这篇文章演讲对象 进行介绍,会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二) 简介作者:走近梁启超(学生介绍,教师出示补充)。
师: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查到的梁启超的信息?生1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 ’康梁’生2:他是清光绪举人生3:他和康有为领导的变法,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师:是啊,他不仅是一个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个学者,他的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诸多领域所遗《饮冰室合集》计 148卷,1000余万字呢生合: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点评:通过作者简介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对作者产生亲近、敬佩之情,这对学生走进这篇演讲稿,理解作者演讲的目的,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三) 出示学习目标:师: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后,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大屏幕) 学生齐读点评: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能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四) 检查预习:1、 读准字音:师:老师知道同学们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 把你预习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 好吗?你能读准下列字音吗?(出示大屏幕)请一名学生领读(一词读两遍)师:看看这些字和音,哪个字的音容易读错?生1 :“强聒不舍”的“聒”师:“聒“什么意思?生:罗嗦师:用什么罗嗦?生:嘴师:对用舌头说话,说得人耳朵都生茧子了,就是“聒”生:中国的汉字真是有意思。
师:还有哪个字难读?生2:“容赦”的“赦”师:他容易读成什么?生:“赫”师:有反文读“ sh e”师:哪个字容易写错?生3:“亵渎”的“亵”师:怎样才不容易写错?生4:把这个字分分家,“执”把“衣”拆开了,就是“亵”师:很不错生5:“心无旁骛”的“骛”生6:不要把下面的 “马”写成“鸟”生7:也不要把上面的“矛”少写一撇2、 解释词语的含义:(大屏幕出示)师:你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吗? 学生逐一解释所出示重点词语的意思3、回答预习问题: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作者以敬业、 乐业为话题, 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 1:先说“有业之必要“然后再说“敬业”“乐业”生 2:中心论点在文中第一段最后:“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 门师:“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生 3: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师:这篇文章层次清楚,说理透彻,以敬业乐业为论题,首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敬业乐 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然后从有业、 敬业、乐业三方面加以论述, 最后总结, 得出结论 (点评:字词教学采取通过学生互动的形式能使学生对易错的字音、 字形有一个 深刻的印象, 而针对这篇文章层次结构比较清楚的特点, 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 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写作顺序,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五) 整体感知: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寻找什么是业,什么是敬业,什么又是乐业? 生 1:业就是职业,正当的职业,我是在第五自然段第一行“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 都要不断地劳作”生 2:“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这句话不正好证明了作者所说的业,不光有职业,凡是劳作 都是业,包括没有正式职业的人,比如说家庭主妇生 3:第五自然段倒数第二行说“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 ——学生——说法”,也就是说作者所说的业应当还包括生 4:“凡可以名为一件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说明作者认为只要是认真地做一件事情就是业师:同学们说得真是太好了, 集思广益我们的答案就完整而且准确了 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 能够从作者写敬业这一部分找到有关于业的阐述, 更是难得 正如同学们所说, 作者所说的 业不仅仅指的是职业, 他认为凡是做事情都是业 学生也属于梁启超所说的业的范畴 那什 么是敬业呢?生 5:“主一无适便是敬”师: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生 5: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师:你从那知道的对这个句子的理解?生 5:课下注释师:很不错其他同学还找到别的句子了吗?生 6:“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就是敬业吗?生 6:专心致志,一点私心杂念也没有,就是敬 师:对,这就是成语“心无旁骛”的意思生 7:老师,我觉得 46 页第六自然段的后半部分,写“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 事也是为了证明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这个观点 师:真不简单,还会通过寻找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当大总统“实实在在把总 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 拉黄包车 “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 便是 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这两个事例正说明敬业的含义,认认真 真地做事情,正正经经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是敬业生 8:老师,我觉得第七自然段中说的“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 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这也是在阐述敬业的含义师:是啊, 文章的六、 七自然段作者都在论述敬业的重要性,阐述敬业的含义的句子当然俯 拾即是,可见作者的论述是针对性是相当明确的,中心也很清楚那什么又是乐业呢? 生:乐业就是能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领略到趣味师:综合上面同学们的交流,我们不难看出, 正像作者再最后一段总结的那样“敬业即是责 任心, 乐业即是趣味。
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作者所说 的“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吗?生 1:能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并且能全心全意、心无旁骛的投入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中生 2:还应该能从中发现乐趣 师:哪位同学能说得更完整一些学生思考了片刻)生 3:对于任何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都能够全心全意地去做,并能在专心做得过程当中 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地步学生鼓掌)师:简直阐述得太完美了点评:在理顺文章结构的基础上, 让学生从文中寻找什么是有业、 什么是敬业、 什么是乐业, 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一步的了解, 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进一 步体会作者说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为下一步深入研究课文做准备六) 深入探究:1、学习 2-5 自然段: 师:初读课文时,老师首先就被课文前半部分吸引住了,猜猜吸引老师的原因?生 1:因为引用了孔子的话 师(点点头):什么话? 学生齐读:“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 哉!”师:你们理解这两话的意思吗?生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意思是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 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生 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意思是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 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师:这两种懒人即使是大圣人孔子碰见了他们也没有办法, 看来真是无药可医, 我相信咱们 班没有这样的人。
再猜猜老师还有没有其他的理由?生 4:因为这一部分举出了唐朝百丈禅师的例子 师(点点头又摇摇头):不完全是再猜不出来了?(出示大屏幕: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2-5 自然段,体会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有业之必要的?揣摩作者演讲这几段时的语 气)生 5:我认为这一部分还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说明无业的害处,这应该属于从反面论证, 而举百丈禅师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世界上还有以有业为重的人, 这是 从正面进行事实论证,一反一正,说明的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 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因而是正反对比论证学生鼓掌)师:说得真是太好了生 6:我认为老师喜欢这一部分的原因之一还应该是这一部分的结构这一部分作者先提出 要说的问题, 然后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一步一步地得出 “百行业为先, 万恶懒为 首”的结论,照应开头,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行文非常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