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对外汉语研究中的是非问句

lis****66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55KB
约4页
文档ID:187116226
浅析对外汉语研究中的是非问句_第1页
1/4

浅析对外汉语研究中的是非问句 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汉语中是非问句的根本分类、语调区分、否认形式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的关系、以及是非问句中的非疑问功能等问题,并对其相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以明确对是非问句的认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关键词】现代汉语;是非问句;对外汉语教学;分类;语调;功能是非问句是疑问句中的一局部,此类问句一般要求对方在答复时有肯定或者否认的答复,因而名为“是非问句〞是非问句的出现应追溯到20世纪中期,吕叔湘先生在其?中国文法要略?中首次将疑问句分为“特指问〞和“是非问〞两局部,“是非问句〞由此出现在国人的面前可以说,吕叔湘先生对疑问句的划分做出了重要奉献,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随着对语言现象认识的不断增加,学者们对疑问句内部系统也有了更加细致的认识,及至20世纪70年代,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提纲?中,将疑问句分为四类,即:特指问、是非问、正反问以及选择问自此之后,疑问句的四类句型初步建立起来在对外汉语实践教学中不难发现,对于是非问句的理解往往成为学生,尤其是印欧语系的学生学习的难重点难点,因此,系统理解是非问句,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大重点一、是非问句的根本分类根据?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解释,是非问句可以分为“用语气助词‘吗的是非问句〞、“用‘好吗、‘行吗、‘对吗、‘可以吗等的是非问句〞、“用语调表示疑问的是非问句〞这三类:【1】1、用语气助词“吗〞的是非问句陈述句的末尾加上“吗〞,构成疑问句,这是汉语中比较简单的一类是非问句,例如:“这是陈晨的书包。

〞------------------“这是陈晨的书包吗?〞“明天要下雨〞-------------------------“明天要下雨吗?〞“她喜欢看明清小说〞---------------------“她喜欢看明清小说吗?〞“阳光总在风雨后〞--------------------“阳光总在风雨后吗?〞在答复此类问句的时候,一般用“是〞、“嗯〞、“不〞“不是〞、“没有〞、等答复,比方:问:“这是陈晨的书包吗?〞答“是,这是陈晨的书包〞、“不是,这不是陈晨的书包〞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了到达方便简单的效果,往往会直接省略掉后边的句子或者只保存谓语的主要成分,例如:问:“她喜欢看明清小说吗?〞答:“是〞/“嗯〞/“不是〞或:“是,她喜欢〞/“不,她不喜欢〞同样,当陈述句的否认形式在句末加“吗〞时,变成“是非问句如下:“昨天没有下雨〞------------------------------“昨天没有下雨吗?〞“李老师不喜欢说谎的学生〞-----------“李老师不喜欢说谎的学生吗?〞“你没跟他解释清楚〞----------------------“你没跟他解释清楚吗?〞“她不愿意和这个人合作。

〞---------------“她不愿意和这个人合作吗?〞在答复是非问句的时候,学生容易在答复是非问句的否认形式时犯错误,此时要向学生说明,在现代汉语中,不管是肯定形式还是否认形式,当答复者同意问句所表达的意思时,就用“是〞、“对〞等肯定答复,如果不同意,就用否认答复:“不〞、“不对〞、“不是〞等例如:“昨天没有下雨吗?〞假设答复者同意昨天没有下雨,那么就答复:“对,昨天没有下雨〞如果不同意,就答复:“不,昨天下雨了〞有的时候,答句中“是〞、“不是〞与后面的句子肯定或否认相一致,但如上述例句中的“对〞或“不〞却并不与后面的句子一致,这是因为它们在语义上是与问句发生关系而非其后的句子当陈述句后带有语气助词“了〞、“的〞时,句末加上“吗〞,同样可以构成是非问句例如:“他已经同意了〞-----------------------------“他已经同意了吗?〞“妈妈的病好了〞------------------------“妈妈的病好了吗?〞“这款 是最好的〞----------------“这款 是最好的吗?〞“知足的人是幸福的〞---------------“知足的人是幸福的吗?〞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问句:“你该不会是考砸了吧?〞、“你这台电脑应该是你的吧?〞,这一类问句以语气助词“吧〞做结尾,往往表示一种揣测和推断,同样也是陈述句末尾加语气助词的形式。

2、用“好吗〞、“行吗〞“可以吗〞做结尾的是非问句此类问句中,提问者带有询问的态度,希望得到答复者的应允或同意,例如:“嫁给我,好吗?〞、“你别闹了,行吗?〞、“麻烦让一让,可以吗?〞在答复这类问句的时候,表示肯定就用“行〞、“可以〞、“好〞来答复,但是当表示否认时,一般只用“不好〞、“不行〞来表示,一般不会用“不可以〞答复3、用语调表示疑问的是非问句首先,我们先看一下下面这三个例子:“你今天不开心?〞、“那本书还没找到?〞、“我哥哥来了?〞以上三个句子叫做语调是非问句,我们可以看出,假设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那么上面的句子就变成了三个陈述句刘月华老师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对语调是非问句做了解释“一个陈述句只要带上一问语调,即句尾语调上声,就可以构成疑问句……这种疑问句对语境和上文的依赖性很强……一般都包含惊讶、疑心的成分〞【2】二、从语调角度分析是非问句从语调角度上来分析,上面三个句子不同于陈述句句末以“吗〞和“吧〞结尾的两种是非问句,用语气助词“吗〞、“吧〞的是非问句中,句末的语调既可以高扬,也可以是平的或降低音调这是因为汉语是表意文字,“吗〞和“吧〞已经在句中承载了疑问信息,因而就不需要语调加以负载。

但是对于语调是非问句而言,由于没有了语气助词,那么这个句子要想表达疑问的含义,就必须依靠高扬的疑问语调来负载疑问信息语调是非问句可以写作:“S+?〞的形式,它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1、“S1+?〞形式A:你毕业后有什么安排,你准备去哪儿工作?B:安排?大不了当家里蹲呗A:家里蹲?【3】B说的“安排?〞是对上面周蘩漪说的“安排〞的重复,S1+?是一种重复性问句,是由重复对方刚刚说过的话形成的另外,还有重复整个句子或者只重复所关心的局部例如:A:刚刚发生了什么?B:警察来了A:警察来了?A:你简直无理取闹了!B:我无理取闹?你血口喷人!B中的句子就是重复了整个句子,而c中的例句中那么是只重复了说话者所关心的那一局部2、“S2+?〞形式这类问句是接引性问句,它并不重复上面的话,但是却要由上文或者语境来引起:A:我看他志得意满的样子,想也没想就拿水泼他B:你还拿水泼他?这里的问句,就是由上文引出的C:这样对人家,该不会生气回去了吧?而这句话,那么是根据说话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而引发出来的疑问三、否认形式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的关系“否认形式是非问句是根据语法要求,并以否认形式来提问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是非问句。

否认形式是非问句具有特殊的结构形式和语用价值〞【4】而正反问句是用肯定和否认的词语相叠的方式提问,一般让人选择一项作答不少语言学家在深入研究疑问句时,对于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的关系产生了分歧,本文简单的将主要的极为语言学家的观点列举出来:50年代初吕叔湘先生在?语法学习?中将反复问和抉择问合并作一类,即“选择问〞,他认为选择问是重叠或融合了两个是非问句而成的1982年,范继淹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指出“现代汉语除了特指问句、其他疑问句都是一种选择关系,疑问句系统就是选择问句与特指问句的对立,而是非问句是选择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5】之后陆俭明先生指出特指问句与选择问句并不是是非问句中的一类,他认为正反问句、选择问句〔包括正反问句〕以及特指问句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袁毓林又从结构方式和语义表达层面入手,结合过去的研究,他将疑问句划分为特指问句和非特指问句两类又将非特指问句分成是非问句和非是非问句两类再将非是非问句划分成正反问句和非正反问句两类我们可以认为,他将正反问句划分在了是非问句之下1996年邵敬敏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所有的疑问句都可以看作是一种选择,而选择又可以分为是非选择和特指选择,前者要求做肯定和否认答复,后者那么要求作针对性的答复。

是非选择问又可以分为单项式选择问〔是非问〕与双向选择问〔正反问〕〞【6】这样看来,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又被划分在了同一个层级中了关于是非问和正反问的关系研究,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相信随着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学者们的努力,在这个问题上会有更大的进展四、是非问句中的非疑问功能从疑问程度来讲,疑问句被分为“有疑而问〞、“半信半疑〞、“无疑而问〞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从疑问程度上来讲是层层升的是非问句同样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进行划分:这是你的书吗?〔有疑而问〕这不是你的书吧?〔半信半疑〕你们一母同胞,就一定要搞得老死不相往来吗?〔无疑而问〕是非问句中的无疑而问一般有:沟通交流、祈使请求、威胁恐吓、挖苦挖苦、训斥恼怒、抱怨牢骚、提醒警示、惊讶感慨、建议劝告这几种形式,例如:A:老王,一早就来了?B:是啊,反正家里也没啥事儿干〔沟通交流〕A:天气变冷了,我给你买件大衣吧?B:嗨,花那钱干什么〔祈使〕A:咱家的冰箱坏了,再买一个吧?B:行啊,你管钱,你说了算〔委婉请求〕A:你敢不听我的话?仔细你的皮!B:哪能啊,您是我的活祖宗啊!〔威胁〕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由于语境因素“会消解其正常的疑问功能,使其衰变或发生转移。

〞【7】因而在使用是非问句的非疑问功能时,上下文以及语境作用就成了重中之重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在中级学习阶段产生瓶颈,这要求教师在讲解的同时,根据学生的汉语知识水平进行有选择的筛选出学生本阶段需要的信息知识,以防止学生接受的信息量过大而对目的语学习产生倦怠和反感反之,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根据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而有趣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完成目的语知识的输入—内化—输出过程注释】2021增订本.787-789.【3】刘月华.语调是非问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2.【4】孙婧.浅析否认形式是非问句.教学大参考,2021.7/8.【5】【6】王惠.疑问句的分类研究简述.语言理论研究.【7】孙帮俊.疑问句及其非疑问语用功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12.【参考文献】【1】许余龙.比照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李艳.对外汉语四类疑问句的习得顺序[M].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10.【3】高华,杨欣欣.再谈英汉否认是非问句的答句[M].合肥学院学报,2021.3.【4】汤淑珍,丁锐.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疑问句教学如何有效的完成[M].宜春学院学报,2021.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