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国际卫生条例2023》学问竞答试题国际卫生条例 《国际卫生条例(2023)》学问竞答试题 一、单选题 1.每个缔约国应当以现有最有效的通讯方式通过《国际卫生条例(2023)》(以下简称《条例》)国家归口单位在评估公共卫生信息后____小时内向世卫组织通报在本国领土内发生、并按决策文件有可能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状况的全部大事,以及为应对这些大事所实行的任何卫生措施 A、12 B、24 C、48 D、72 2.在本国领土发生大事的缔约国可要求世卫组织帮忙评估该缔约国猎取的____流行病学证据 A、指定 B、任何 C、随机 D、部分 3.每一缔约国应当依据《条例》附件1的要求尽速、但自《条例》对该缔约国生效之日起不迟于____年,进展、加强和维持快速和有效应对公共卫生危害和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的力量 A、2 B、3 C、4 D、5 4.“隔离”是指将____与其他人员和物体分开,以防止感染或污染集中 A、病人或受染者C、受染的交通工具、物品或邮包 B、受染的行李、集装箱D、以上三项都是 5.“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大事”是指依据《条例》规定所确定的不同寻常的大事____ A、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 B、可能需要实行协调全都的国际应对措施; C、A和B都是 D、A和B都不是 6.《条例》关于“公共卫生风险”的精确 定义,是指发生不利于人群健康大事,特殊是____。
A、可在国内散播或构成严峻和直接危急大事的可能性 B、可在国际散播或构成严峻和直接危急大事的可能性 C、可在国际上散播或构成严峻和间接危急大事的可能性 D、可在国际、国内散播或构成直接和间接危急大事的可能性 7.《条例》的执行应以____为指导 A、《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国境卫生检疫法》 B、《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联合国宪章》 C、《联合国宪章》、《国境卫生检疫法》 D、《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联合国宪章》、《国境卫生检疫法》 8.以下关于“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A、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并在体内发育或繁殖; B、指传染性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身体,并可能构成公共卫生风险; C、指传染性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身体并在体内发育或繁殖,并可能构成公共卫生风险; D、指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身体并在体内发育或繁殖;构成公共卫生风险 9.“媒介”是指通常传播构成公共卫生风险的传染性病原体的____ A、昆虫或其他动物 B、动物和植物 C、仅指昆虫和植物 D、仅指啮齿动物 10.“临时居留”是指: A、在缔约国停留1个月或以下; B、在缔约国停留3个月或以下; C、在缔约国停留6个月或以下; D、依据有关缔约国的国家法律界定。
11.“消毒”是指实行卫生措施利用____作用,把握或杀灭人体或动物表面或行李、货物、交通工具等上的传染性病原体的程序 A、化学因子的直接或间接 B、物理因子的直接或间接 C、化学或物理因子的直接 D、化学或物理因子的直接或间接 12.《条例》的目的和范围是____ A、针对公共卫生风险 B、避开对国际交通和贸易造成不必要干扰的适当方式预防、抵挡和把握疾病的传播 C、供应公共卫生应对措施 D、以上都是 13.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建议是指 A、依据《条例》发布的临时建议和长期建议 B、由主权国家发布的临时建议和长期建议 C、A和B都是 D、A和B都不是 14.临时建议至多可以持续到确定与其有关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大事之后的第____届世界卫生大会 A、一 B、二 C、三 D、四 15.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人员向缔约国发布的建议中包括可以审查在____的旅行史 A、疫区 B、受染地区 C、传染病流行地区 D、疫区所在国家 16.世界卫生组织针对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和邮包向缔约国发布的建议中包括处理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和邮包或尸体(骸骨)以消退感染或污染,包括____和宿主。
A、病毒 B、细菌 C、病原微生物 D、病媒 17.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人员向缔约国发布的建议不包括以下哪一个?____ A、将受染者驱除出境 B、审查医学检查证明 C、审查疫苗接种证明 D、对嫌疑者进行公共卫生观看 18.当缔约国为应对特定的潜在公共卫生风险提出要求时,应尽量切实可行地向世界卫生组织供应有关____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国际传播的感染源或污染源的相关资料 A、疫情发生地区 B、本国 C、染疫者来自地区 D、入境口岸 19.出于合理的公共卫生缘由,缔约国应考虑,与其他入境口岸相比,可能指定的陆路口岸各类型国际交通的流量和____,以及国际交通起源地或到达特定陆地过境点之前所通过地区存在的公共卫生风险 A、频率 B、车辆种类 C、车辆载重 D、道路状况 20.拥有共同边界的缔约国应考虑,依据要求指定具备有规定力量的____ A、承运人 B、运输方式 C、毗邻的陆路口岸 D、管理部门 21.指定的机场、港口和陆路口岸在应对可能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应对嫌疑旅行者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检疫,检疫设施最好远离____ A、人群 B、交通工具 C、重要道路 D、入境口岸 22.依据监测和应对的核心力量要求,国家层面应在____小时内评估全部紧急大事的报告。
A、12 B、24 C、36 D、48 23.缔约国对以下哪个状况的过境船舶和航空器可以实行卫生措施:____ A、依据公共卫生危害的事实和证据发觉交通工具舱内存在着临床迹象或症状和状况; B、不是来自“受染地区”、在前往另一国家领土港口的途中经过该缔约国领土上的水道或航道的船舶; C、通过该缔约国管辖的水域、但不在港口或沿岸停靠的任何船舶; D、在该缔约国管辖的机场过境的航空器,在机场的特定区域临时停靠,不上下人员和装卸货物 24.船舶或航空器的负责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在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港口或机场前尽量具体地将舱内任何患病者的状况或存在公共卫生危害的证据通知以下哪个部门:____ A、当地海关 B、当地边检 C、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D、该航空器的代理公司 25.船长应当在船舶到达后,或到达之前,填写以下哪个卫生文件,并提交给该港口的主管当局:____ A、航海健康申报单 B、旅客护照(客轮或旅游船) C、船舱空气检测报告书 D、报关单 26.主管当局在以下哪种状况下可以拒绝旅行者入境:____ A、旅行者来自受染地区,且有可证明的迹象和(或)证据表明其疫苗接种或其他预防措施无效; B、旅行者持有的疫苗接种或其他预防措施证书不符合要求; C、旅行者来自受染地区,但持有符合要求且有效的疫苗接种或其他预防措施证书; D、旅行者来自非受染地区。
27.在可行的状况下,集装箱装卸区应配备____设施 A、隔离 B、检查 C、检查和隔离 D、消毒 28.如由于非机长或船长所能把握的缘由,嫌疑受染或受染的航空器或船舶着陆或停靠于不是原定到达的机场或港口,除非出于紧急状况或与主管当局进行联系的需要,或得到主管当局的批准,否则搭乘航空器或船舶的旅客____离开航空器或船舶,也____从飞机或船舶内移动货物 A、不得……可以 B、不得……不得 C、可以……不得 D、可以……可以 29.缔约国可在授予“无疫通行”前进行检查,若舱内发觉感染或污染源,则可要求进行哪些措施:____ A、消毒、除污 B、灭虫或灭鼠 C、实行其它必要措施防止感染或污染传播 D、以上皆可 30.以下公共卫生措施正确的是:____ A、对旅行者实行或施行涉及疾病传播危急的任何医学检查、医学操作、疫苗接种或其它预防措施时,必需依据当地的平安准则和标准,以尽量削减这种危急; B、船舶免于卫生把握措施证书和船舶卫生把握措施证书的有效期最长应为60天,假如所要求的检查或把握措施不能在港口完成,此期限可延长一个月; C、假如执行把握措施的港口主管当局认为,由于执行措施的条件有限,不行能取得满足的结果,主管当局应当在船舶卫生把握措施证书上照实注明; D、缔约国不行:依据对来自受染地区的船舶的建议,要求提交航海健康申报单或要求可能携带感染或污染的船舶提交此文件。
31.缔约国对于旅行者的待遇中,不精确 的是____ A、敬重全部旅行者 B、赐予全面的医疗 C、考虑不同社会文化和宗教背景 D、爱护他们的行李和财务 32.就一般条款而言,明显干扰一般是指拒绝国际旅行者、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等入境或出境或延误入境或出境____小时以上 A、24小时 B、16小时 C、12小时 D、8小时 33.缔约国应当在实行对国际交通造成明显干扰的额外卫生措施____小时内,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此类措施以及卫生措施,临时或长期建议中涵盖的措施除外 A、48小时 B、36小时 C、24小时 D、12小时 34.各缔约国依据一般条款实行卫生措施,应当在____月内考虑世界卫生组织的意见和标准对这种措施进行复查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35.总干事应依据每个缔约国的要求任命____成员,并酌情任命有关政府间组织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议的专家 A、一名 B、二名 C、三名 D、四名 36.总干事应将《条例》专家名册的组成定期通知____ A、缔约国 B、政府间组织 C、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D、以上全部是 37.突发大事委员会至少有____成员应当是在其领土内发生大事的缔约国的专家。
A、一名 B、二名 C、三名 D、四名 38.在本国领土上发生的大事缔约国可向____提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已经结束和(或)建议撤销临时建议,并可就此向突发大事委员会陈述意见 A、总干事 B、世界卫生大会 C、突发大事委员会 D、以上全不是 39.总干事应当成立审查委员会,职责包括____ A、就《条例》的修订,向总干事提出技术性建议 B、向总干事提出有关长期建设及对其修改或撤销的技术性意见 C、向总干事就其所交付的与《条例》的实施有关的任何事宜供应技术性意见 D、以上全部是 40.总干事任命的审查委员会成员只应在____会议工作期间任职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41.审查委员会应当为每次会议起草报告,陈述委员会意见和建议,此报告应当在当次会议结束前经____批准 A、审查委员会 B、总干事 C、世界卫生大会 D、专家委员会 42.总干事在依据最接近正发生的具体大事的专业领域和经验,选出若干专家召开突发大事委员会会 议,会议的形式为包括____ A、远程会议 B、视频会议 C、电子通讯 D、以上全部是 43.由缔约国和总干事提出的对《条例》的修正提案应当提交____审议。
A、世界卫生大会 B、总干事 C、专家委员会 D、审查委员会 44.缔约国和总干事应当向____报告《条例》的执行状况 A、世界卫生大会 B、各缔约国 C、总干事 D、专家委员会 45.为执行《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规定,对《条例》或其修正案作出拒绝或保留的期限,应当为总干事通报卫生大会通过《条例》或其修正案之日起____月 A、6个 B、12个 C、18个 D、24个 469.假如一个国家不能在第五十九条其次款规定的期限内完全依据《条例》调整其国内立法和行政支配,该国应当在该条第一款规定的期限内向总干事声明有待做出的调整并最迟在《条例》对该缔约国生效后____实现这些调整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47.假如保留是在《条例》生效之后提出的,总干事应要求缔约国在____内向其报告对保留的任何反对意见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48.假如在《条例》通报之日起六个月期限结束时,国家至少三分之一对保留提出反对意见,则总干事应通知保留国以便其考虑在总干事通知之日起____内撤回保留 A、3个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