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ppt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58.51KB
约23页
文档ID:573232883
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ppt_第1页
1/23

五脏风寒积聚病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脉证并治第十一返回返回 五脏风寒积聚五脏风寒积聚病病一、概述一、概述 二、原文二、原文三、小结三、小结 概概 述述一、主要内容一、主要内容 五脏中风、中寒五脏中风、中寒 真脏脉象真脏脉象 五脏病证五脏病证 三焦病证三焦病证 积聚积聚谷气谷气二、合篇意义二、合篇意义 均以均以五脏五脏病证为核心病证为核心 五脏病证五脏病证癫狂(癫狂(12))肝着肝着 ((7))脾约(脾约(15))肾着(肾着(16))心伤(心伤(10)) 第第7条条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旋复花汤主之 旋复花旋复花 葱茎葱茎 新绛新绛 邪气侵袭,导致邪气侵袭,导致肝经肝经气血郁滞,着气血郁滞,着 而不行的一种疾病。

而不行的一种疾病 名名 词词肝着:肝着: 提提 要要本条论述肝着的证治本条论述肝着的证治1.1.主症主症2.2.病机病机3.3.治法治法4.4.方药方药 讲析讲析1.1.主症:主症: 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先未苦时,但欲饮热令气机舒展令气机舒展初郁气分初郁气分—胸满,胀痛,蹈胸、饮热尚可胸满,胀痛,蹈胸、饮热尚可久病入血久病入血—胸胁刺痛,经脉气血郁滞,虽饮热亦无助胸胁刺痛,经脉气血郁滞,虽饮热亦无助2.2.治法:治法:行气活血,通阳散结行气活血,通阳散结3.3.方药:旋复花汤方药:旋复花汤胸胁痞闷不舒,甚至胀痛、刺痛胸胁痞闷不舒,甚至胀痛、刺痛 旋复花汤旋复花汤讲析讲析旋复花旋复花葱茎葱茎新绛新绛(今多用茜草今多用茜草)《《本草衍义本草衍义》》::“味甘苦辛味甘苦辛入入肺、肝、胃经肺、肝、胃经 下气而善通肝络下气而善通肝络《《本草经疏本草经疏》》::“入足厥阴,手、入足厥阴,手、足少阴活血化瘀活血化瘀 【【辨治思路辨治思路】】 ①①肝着主症是胸胁胀满,局部喜捶肝着主症是胸胁胀满,局部喜捶打揉按,欲饮热,脉弦涩。

打揉按,欲饮热,脉弦涩 ②②肝肝着着病病机机是是肝肝经经气气血血郁郁滞滞,,着着而而不不行行 运运用用““通通””法法是是治治疗疗肝肝着着的的要领 第第16条条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重,腰中,腰中冷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痛,腹,腹重如带五千钱,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甘草 干姜干姜 茯苓茯苓 白术白术 •肾着:肾着:名名 词词寒湿痹着于肾之外府,引起寒湿痹着于肾之外府,引起腰腰部沉部沉重冷痛重冷痛为主的一种病证为主的一种病证 提提 要要本条论述肾着的成因和证治本条论述肾着的成因和证治 1.1.病因病因2.2.病位病位3.3.主症主症4.4.治法治法5.5.方药方药 讲讲 析析1.1.病因:病因: 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久久得之。

得之2.2.主症:主症:其人身体其人身体重重腰中腰中冷冷腰以下冷腰以下冷痛痛感受寒湿之邪感受寒湿之邪( (腰部腰部为主为主) )反反不渴不渴小便自利小便自利 饮食如故饮食如故阴性症状阴性症状 讲讲 析析3.治法:治法:温中散寒温中散寒,健脾除湿,健脾除湿4.方药:方药: 甘姜苓术汤甘姜苓术汤甘草甘草干姜干姜 茯苓茯苓白术白术 健脾利湿健脾利湿辛甘扶阳,温中散寒辛甘扶阳,温中散寒 • 付付某某,,男男,,35 岁岁形形体体壮壮实实,,去去年年盛盛夏夏,,酷酷暑暑难难耐耐,,遂遂以以井井水水浇浇水水泥泥地地后后,,置置席席于于上上而而卧卧,,连连续续10余余夜夜,,当当时时并并无无感感觉觉秋秋凉凉患患感感冒冒,,经经治治感感冒冒愈愈而而遗遗腰腰背背疼疼痛痛,,欲欲厚厚衣衣,,喜喜热热熨熨,,屡屡治治不不应应于于1996年年3月月8日日来来我我院院就就诊诊,,症症状状同同前前,,舌舌淡淡,,苔薄白,脉弦缓苔薄白,脉弦缓 辨证辨证:寒湿外侵,留着腰背经络寒湿外侵,留着腰背经络 治疗:拟甘姜苓术汤加味治疗:拟甘姜苓术汤加味 国医论坛国医论坛1997年第年第12卷第卷第3期期(总总63期期)::16 【【辨治思路辨治思路】】 ①①病名虽为病名虽为肾肾着,但其病机为着,但其病机为腰腰中中寒湿。

命名方法体现了仲景以寒湿命名方法体现了仲景以““脏腑脏腑辨证辨证””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为核心的学术思想 ②②治治疗疗肾肾着着的的要要领领是是在在健健脾脾化化湿湿药药物的基础上,应用散寒化湿的干姜物的基础上,应用散寒化湿的干姜 第第20条条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复发为谷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者,乃积也…… 提提 要要本条指出积、聚、谷气三者的区别和积病的主要脉象本条指出积、聚、谷气三者的区别和积病的主要脉象 1.积病的症状特点、病位、预后积病的症状特点、病位、预后 聚病的症状特点、病位、预后聚病的症状特点、病位、预后2.谷气的症状特点、病机谷气的症状特点、病机3.积病的脉象积病的脉象 讲讲 析析积病积病 病位病位 症状特点症状特点 预后预后聚病聚病在脏在脏终不移,痛有定处终不移,痛有定处难治难治在腑在腑发作有时,辗转痛移发作有时,辗转痛移 可治可治 谷气:谷气: 即水谷之气停积留滞之病。

食气内停,即水谷之气停积留滞之病食气内停,土壅木郁土壅木郁,肝气不舒,而致胁下疼痛,,肝气不舒,而致胁下疼痛,按之暂缓,不久气复聚而痛再作按之暂缓,不久气复聚而痛再作症状特点症状特点病机病机胁下痛,按之愈,复发胁下痛,按之愈,复发谷气壅塞脾胃,土壅木郁,肝气失于疏泄谷气壅塞脾胃,土壅木郁,肝气失于疏泄 小小 结结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五脏中风、中寒五脏中风、中寒 真脏脉象真脏脉象 五脏病证五脏病证 三焦病证三焦病证 积聚积聚谷气谷气肝着肝着 肾着肾着 积聚积聚谷气谷气 思考题思考题1.肝着的病机、主症、治法、方药肝着的病机、主症、治法、方药是什么?是什么?2.肾着的主症是肾着的主症是什什么?其治法特点是么?其治法特点是什么?什么?3.何谓积、聚、谷气?何谓积、聚、谷气? 返回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