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梧州国民学堂

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95KB
约14页
文档ID:261752387
梧州国民学堂_第1页
1/14

梧州国民学堂 梧州国民学堂创立于1904年2月,不仅为新政新学造就了一批有用人才,更为广西辛亥革命造就了一批革命志士该校大局部教员曾远渡日本留学,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学成回国后参与了辛亥革命,成为广西辛亥革命中的栋梁曾担当过广西代理省长的杨愿公,广西大学原副校长盘珠祁,梧州第一批到日本留学的学生陆更存、陆涉川等,还有广西第一批到日本留学的女学生陆书蕉、陆菱绢及广州黄花岗七十三烈士中的李炳辉,都是当年梧州国民学堂的学生学堂的主要创办人是广西辛亥革命烈士陆宠廷 一 在《广西大事记》中清晰地记录着,1904年2月容县人陆宠廷、陈祖虞〔又名陈协五〕在梧州创办私立国民学堂,讲新学,倡革命,两年后被当局勒令停办从《广西大事记》的记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梧州国民学堂是广西创办的第一所私立新学堂 陆宠廷是清末光绪年间的国子监生一介书生的他非常关注清朝新政对教育的改革鸦片斗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日益紧要的民族危机中,救国图存成为时代呼声,改革中国旧有的封建教育制度,造就适应时代须要的有用之材,成为朝野上下议政的热点之一 1901年起先,清政府各项改革“新政”接连出台。

主要内容有:改革官制、兵制,嘉奖工商,改革教育其中,改革教育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3项内容1904年,清政府公布重新修订后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个“癸卯学制”的公布,解决了各地兴学无章可依的冲突,为新式学堂的建立和开展奠定了根底此后,包括重开京师大学堂,各省属府、厅、州、县书院均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大、中、小学堂,选派学生出洋留学,等等,全国兴起了一场大张旗鼓的改革运动,中国教育起先了从传统到近代的构造性转型 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的改革,陆宠廷认为是实现全民教育的一个好时机,确定在家乡发动社会力气创办一批私立学校,带头到梧州府创办最好的新学堂 陆宠廷的老家在梧州府容县石寨乡上烟村当时的陆家是容县当地比拟富有的大户,陆家人世代都比拟注意对后代的教育,每一代都有人考上国子监生、秀才和举人当陆宠廷把自己打算到梧州府创办私立学堂的想法告知村上的族老时,族老召集陆家全族人开会,相同同意陆宠廷到梧州府创办私立学堂为了筹集钱去梧州办学,陆宠廷带头变卖了自己的局部田地,陆家各房人踊跃捐资出力,并派出陆宠廷的堂弟陆德纯陪伴到梧州办学 1904年2月,陆宠廷和陆德纯带着陆家的捐资来到梧州,在当时大校场的沈公祠〔现梧州十四中〕地址上创办了梧州国民学堂。

陆宠廷为了把梧州国民学堂办成当地一所高素养的新学堂,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他谨慎选择了一批有学识、有新思维的学问青年到学堂当教师首先把梧州府属下的苍梧、藤县、岑溪、容县等当地考上附生、秀才、举人的精英邀请到学校来当教师当时有容县举人陈协五〔祖虞〕、藤县举人蒙经、苍梧县秀才李大缵、容县清朝附生封高万等一批精英,被陆宠廷邀请来到国民学堂任教 桂林的广西体用学堂是广西第一个官办新式学堂,黄宏宪沉着县考上桂林读书后,又邀请自己的小舅子刘崛到这所学校读书,黄宏宪和刘崛在这所学校里相识了一些维新人士,承受了维新派的主见1904年,黄宏宪从广西体用学堂毕业后,陆宠廷立刻邀请他到梧州国民学堂做教师,黄宏宪同时引荐刘崛来梧州国民学堂任教员 梧州国民学堂成立后,陆宠廷聘用容县举人陈协五当校长,聘用苍梧县秀才李大缵、堂兄陆德纯当学监,黄宏宪当教务主任;教员有刘崛、蒙经、陈黄蒙、陈昱浦、封高万、林用聊、黄如衡等当时还邀请在梧州中西学堂做教员的胡汉民,到梧州国民学堂担当首席教员 1904年上半年,梧州国民学堂公开在梧州府招收学生,开初小、高小、中学三级教育 二 梧州国民学堂聚集了一群有新思维的学问分子,这群教师把许多新事物、新思想传播给学生。

在梧州国民学堂上学的学子们在学堂里学到了新学问、新思想,在学堂里师生同等,又学习又劳动,特殊是学堂里开设了唱“学堂乐歌”的课程,树立了学生的民族信念陆宠廷告知学生,中国在甲午斗争中痛败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奋起救国,鼓吹维新,倡言废科举、办新学新学课程设置中,就音乐一科,梁启超认为:“今日不从事教育那么已,苟从事教育,那么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行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陆宠廷找来一批歌词通俗亲切、便于理解的新歌,让学生公开唱《体操》歌,暗地里唱《歌保国》歌 《体操》歌的歌词是: “男儿第一志气高, 年纪不妨小 哥哥弟弟手相招, 来做兵队操 兵官拿着指挥刀, 小兵放枪炮 龙旗一面飘飘, 铜鼓咚咚咚咚敲 一操再操日日操, 操到身体好 将来打仗立功绩, 男儿志气高 《歌保国》的歌词是: “莫打鼓来莫打锣, 听我唱个保国歌: 中国汉人之中国, 民族由来最众多 堂堂始祖是皇帝, 四万万人皆苗高 嫡亲同胞好弟兄, 保此江山其壮美。

我今奋兴发大愿,民族主义大报仇,要与普天雪仇怨! 不为奴隶为国民,此是尚武真精神 野蛮政府共推倒,大陆有主归华人!” 梧州国民学堂里的同学们唱起这首《歌保国》歌,个个都更加痛恨腐败的清政府 胡汉民是梧州国民学堂里最受欢送的教师,他授课讲学主见革命传播,在讲学期间,旁边城郡仁人志士云集者众,影响颇大他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明白读书道理,要读好书,先要学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民族气节、民族精神的人 胡汉民在1903年到日本弘文学院留学,因率同学反对清公使,反对日本官府而退学归国这位曾在日本留学的年青人血气方刚,敢做敢为胡汉民锐意讲学,热忱十足,每天讲课达八九个小时,当时学堂里的新教材很少,胡汉民自编了大批历史讲义,把一些革命历史编进去,其间也经常为学生讲民族革命的重要性受到他的启发,学校学风骤变在梧州国民学堂里的教师带动下,学生的反清心情高涨,学生入学不久就剪掉了头上的辫子胡汉民在课堂上还倡议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允许学生在节日时穿着西服祭拜孔老夫子,说只要心有诚意,可以不拘小节,班上还允许女子与男学生同班听讲,废跪拜之礼 这样一来,学生中有的家长是保守派,他们大惊失色,以“败俗伤风,渎男女之防”为理由,控告到官府。

但当时的知府庄蕴宽是个开明人物,没有犯难胡汉民,为了平静风波,他还特意设宴请主要原告到家中,竭力排解冲突 胡汉民惊世骇俗的举动,赢得了梧州国民学堂刘崛等一批年青教师的崇敬,他们和胡汉民交上了挚友教课之余,几个书生经常“品茗谈国事,煮酒论英雄”,时时一谈就是通宵学风的改变很快让人们刮目相看当时,一个名叫侯岸的英国人无故辱殴梧州旧军某军官的一名卫兵,该军官不敢过问,但是梧州的学生群情激愤,联名写信给驻梧州的英国领事,施加压力结果侯岸不得不赔礼谢罪 学生们的志气和能量,令新任知府程道源大为震惊晚清政局动乱,梧州知府走马灯似的换,开明的庄蕴宽走了,换成了保守的程道源,胡汉民就没那么走运了程道源绝不忍受这样的“下马威”,加上当地乡绅因为传经学院被“充公”,改成了中西学堂,失去了操控的权力,也趁机落井下石上书知府,猛烈抨击胡汉民“成天传播革命,视圣经贤传为‘陈词滥调’因为官绅相同反对,胡汉民教书不到半年就愤而辞职,离梧返粤 胡汉民走后,新任知府程道源把陆宠廷视为反清的危急人物,时刻派人盯梢梧州国民学堂,但陆宠廷把梧州国民学堂办成反清学士会学堂的目标没有变陆宠廷还请来辛亥革命的闻名人物——黄兴到国民学堂里讲学。

黄兴时任中国同盟会执行部庶务〔即同盟会二把手〕,化名张守正,于1906年隐私从香港入梧州再到桂林,途中受陆宠廷邀请到梧州国民学堂讲课黄兴在国民学堂上大力鼓吹推翻清朝,革命思想传播得比拟快黄兴在梧州还会见了同盟会会员区笠翁等人 这样激进的学校自然不为当局所容忍,没多久,就有进步学生被官府指为“通匪”,惨遭杀害接着,梧州国民学堂于1906年被勒令停办 三 梧州国民学堂虽然“短命”,却意义重大刘崛、陆宠廷、陈协五、黄宏宪、蒙经等人成了肝胆相照的革命志士,国民学堂的二三十名教职员工中,超过半数不久后参加了同盟会,学堂中的一局部学生也成为辛亥革命的勇士 陆宠廷当时创办梧州国民学堂时,就特别关注清政府改革教育中“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这3项内容光绪三十年〔1904年〕,梧州知府庄蕴宽主持了梧州历史上最终一场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正式在梧州画上了句号 清政府的3项改革,陆宠廷看到了第一项“停科举”,自己带头实现了“设学堂”,剩下来最让他牵挂的是如何才能让梧州学子实现“奖游学”当时胡汉民离开梧州时,陆宠廷一再嘱咐胡汉民,回广州后必须要特殊关注留学信息,让梧州国民学堂的师生们有时机到日本留学,承受更好的新思想教育。

1904年下半年,广西西林人、两广总督岑春煊遵照清朝旨意,下令藩司在广州选考留日学生胡汉民得此消息后,喜不自胜,他马上约了在广州的好友朱执信、汪兆铭、古应芬、胡展堂、李文范、陈融、叶夏声、孔昭焱等一批广州知名的秀才前去报名,参与了此次留日学生考试胡汉民同时将这一喜讯告知了在梧州的陆宠廷,陆宠廷马上带上在梧州国民学堂读书的儿子陆涉川、侄儿陆更存以及一批在读的容县学生到广州去考试,结果令人非常满足,他们全都被录用了 1904年9月,梧州国民学堂赴日的留学生,跟着胡汉民从广州登上开往日本的轮船,同行的共有广东、广西留学生50人陆涉川、陆更存以及一批容县学生,成为当时梧州府第一批到日本留学的留学生 陆宠廷亲自到广州外轮码头送梧州国民学堂第一批留学生去日本留学轮船开走时,陆宠廷看到全是清一色的男子汉,心里很不是味道陆宠廷和陆家人素来很注意对女孩的教育,早在容县老家时,就创立了龙胆女学堂,1904年6月,陆宠廷带头集资在容县成立珊萃女学堂,在广西开创了最早的女学教育陆宠廷寻思着,把容县龙胆女学堂里的优秀学生送到梧州国民学堂培训一段时间,再送去日本留学 送走第一批到日本留学的学生后,陆宠廷立刻又筹划起了从梧州国民学堂送其次批师生到日本留学的打算。

他把在容县龙胆女学堂学习成果最好以及综合素养比拟好的侄女陆书蕉(18岁)、陆菱绢〔17岁〕带到了梧州国民学堂学习,同时在容县踊跃发动学问青年到日本留学 1905年,梧州国民学堂中的教员刘崛、黄宏宪、蒙经等一批教员和一批学生又踏上了到日本留学的征程,女学生陆书蕉、陆菱绢成为广西第一批到日本留学的女生此后,陈协五等一批教师和学生也相继到日本留学1904—1907年的3年间,陆宠廷送了梧州府近70名有志气的学问青年到日本留学,当时广西各府选送到日本留学的留学生人数,数梧州府最多 四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此后,广西籍留学生有60多人接连参加中国同盟会,梧州国民学堂到日本留学的师生们,在日本跟随孙中山参与反清革命活动,回国后成为了领导广西辛亥革命的中坚力气 在梧州国民学堂的师生中,虽然有些没有时机出国留学,但他们在学校承受了革命新思想教育后,也在国内踊跃参与辛亥革命 1906年,梧州国民学堂停办,陆宠廷回到容县后坚决办学目标不变,与一批留日学生在容县绣江书院开办师范学堂〔今容县中学前身〕随后又在县城的昭忠祠创办师范讲习所,在龙胆村陆氏祠堂创办国民学校,在县城大成殿明伦堂成立明伦女子学校,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