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地生产成规模 加强服务增效益—永昌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永昌县境内气候冷凉,病虫害少,有机肥源充足,祁连山雪水浇灌,非常适宜多种蔬菜生长,具有发展高原无公害蔬菜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永昌县大力实施农业提升战略,不断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初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格局,已成为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蔬菜产业也已成为永昌县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一、产业发展现状据统计,近几年永昌县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生产规模显著增大随着永昌县优质高效特色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近几年永昌县蔬菜产业蓬勃发展,播种面积、产量逐年增长,建成了以洋葱、胡萝卜、辣椒、西芹等为代表的高原无公害夏菜生产基地和日光温室陇椒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规模化生产格局2011 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 12.38 万亩,比上年增加 12.08%,是"十一五"末的1.58 倍,年均增长 8.3%;产量预计达 46.4 万吨,比上年增加14.1%,是 "十一五"末的 1.51 倍,年均增 长 7.2%2(二)特色产品主导作用明显由于县上不断加大蔬菜新品种筛选推广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力度,所产胡萝卜、西芹、花椰菜等 3 个高原无公害蔬菜品种因其优良的品质已获得国家 A 级绿色认证,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产品远销成都、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
在此基础上推广形成的胡萝卜、洋葱、辣椒、西芹、菜花等主导产品的生产基地,2011 年种植面积达到 8.78 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 70.92%,总产量预计达到31.9 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 68.75%,特色产品主导作用极为明显三)购销加工企业初具规模为带动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几年永昌县按蔬菜产业配套发展的要求,通过政策引导和招商引资,扶持各类经济主体兴办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及企业 8 个,加工企业 7个,蔬菜购销队伍和加工能力已初具规模,为永昌县蔬菜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二、存在的问题尽管永昌县蔬菜产业发展形式良好,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还不高,菜农的质量意识还不强,产后销售服务薄弱,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等一)组织化程度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3目前,永昌县蔬菜生产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生产的组织化水平还不高,虽然在永昌县已成立蔬菜生产、运销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26 个,但大部分农户在品种结构调整和田间种植管理上依然存在盲目跟风、各行其是的现象,在种植、管理、销售等环节真正发挥作用的专业合作社还很少,订单生产和合同种植面积还不大,生产和销售的组织化程度还较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很弱。
二)标准化生产未能全面实施,产品质量不够高虽然规模化生产已有成效,但标准化生产还未能全面实施各级有关部门虽然制定了主要蔬菜品种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规范,但由于部分种植户缺少蔬菜安全生产意识,在生产上只重视产量而忽视质量,对于无公害生产的技术措施还没有自觉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从整体看,目前永昌县大部分蔬菜生产还处于比较随意的状态,标准化生产缺乏组织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等体系,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还有待于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三)市场销售体系尚不完善,蔬菜生产与市场营销衔接不够紧密永昌县蔬菜生产尚未形成配套的"运销型"体系,市场营销服务的相对滞后,降低了农民规模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基地规模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市场营销与4基地生产相结合的平台大型的蔬菜运销中介组织和运营公司少,且吞吐量小,而大部分种植户只懂生产,无力顾及销售,销售渠道不畅,产销脱节现象较为突出二是营销手段和管理办法相对落后永昌县现有营销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贮藏设施和水平跟不上市场需要,永昌县蔬菜多以产后鲜销为主,造成各类蔬菜产后浪费比较严重四)信息服务尚不健全,生产的盲目性大由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蔬菜种植户信息闭塞,很难及时了解和准确判断市场行情,市场信息获取滞后于市场变化,导致生产和销售信息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应用于蔬菜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运作,在结构调整上,往往是别人种什么赚了钱,就跟着种什么,缺乏市场预测和长远种植、规模化生产的意识,生产的盲目性较大,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差。
五)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虽然永昌县已组建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及企业 8 个,加工企业 7 个,但组织管理能力和生产运营能力还不高,蔬菜产品精深加工和包装销售严重滞后,还没有"龙头型"的蔬菜保鲜冷储企业和精细加工企业,外销蔬菜多以粗放包装为主,产后精细包装和加工的产品少,导致产品档次、品位、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低,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蔬菜产品的转化增值以及后续产业对种植户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进而影响了蔬菜种植户的规模经营和蔬菜生产基地的进5一步发展壮大三、对策和建议要使永昌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必须通过不断加强产业服务,使永昌县蔬菜产业做到规模调大、市场调活、产业调新、效益调好,才能使永昌蔬菜真正成热起来,走向市场,为永昌县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一)加强组织服务,提高专业合作化水平要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使永昌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必须走专业合作的发展道路一是要打破"大而全、小而全" 的农业生产格局,使永昌县蔬菜生产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势蔬菜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二是要积极支持龙头企业、运销大户、种植大户等市场主体组建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走"合作社+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实行统一种苗、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发展订单生产、合同种植,稳步扩大蔬菜基地规模,提升蔬菜产品质量。
通过提高专业化合作水平和组织化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衔接,推动永昌县蔬菜种植向无公害、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不断发展二)加强技术服务,推进蔬菜质量标准化建设为确保永昌县上市蔬菜品质的一致性和高标准,提升蔬6菜产品竞争力,推动永昌县蔬菜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继续加强技术服务,推进蔬菜质量标准化建设要进一步发挥"院地" 合作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抓好各项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筛选并推广适宜永昌县种植的新品种,引进推广无公害蔬菜新肥料及应用新型农药,引进示范蔬菜种植新材料、新设施,确保蔬菜生产高产、丰产,稳步推进永昌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对菜农的标准化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菜农的标准化生产意识和蔬菜食品绿色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广大菜农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并在蔬菜种植的田间管理上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摒弃蔬菜生产的不良生产方式和生产行为,吸取本地及周边地区曾发生过的羊毛、黑瓜子、啤酒大麦等农产品掺杂使假的深刻教训,杜绝滥用和违禁使用农药、化肥及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内采摘上市等现象的发生,以避免艰辛树立起来的品牌形象毁于一旦。
三)加强市场营销服务,提高产品市场营销能力一要实施绿色品牌营销牢固树立商品意识,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的认证、商标注册工作,尽快督促各类无公害蔬菜的品牌认证;对已认证的蔬菜品牌积极注册商标,闯出名、特、优品牌,投入外销市场运作,以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知名度,增强信誉,促进销售二要加大产品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本地蔬菜产品,7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兰交会" 等产品交流展览平台举办永昌蔬菜产品推介会,扩大本地蔬菜产品影响力和认知度,拓宽永昌蔬菜产品的外销市场三要培育壮大营销队伍通过在市场管理、资金信贷、绿色通道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积极扶持本地蔬菜运销户、专业合作社和营销企业等流通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使他们成为永昌县蔬菜产品销售的重要力量通过自身营销队伍的发展壮大,不断拓宽销售渠道,避免在蔬菜销路不畅时外地客商压级压价现象的发生四要发展订单生产、合同种植努力实现以销定产,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连接,使其成为永昌蔬菜实现生产与销售、供给与需求、农民与市场之间有效对接的重要桥梁,搭建农户和营销组织实现供销"双赢"的平台四)加强信息服务,引导农户规避市场风险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把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作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要着眼当地、放眼世界开发建立包括蔬菜产业在内的特色农业数据库,建立自己的网站,为农户、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科技、生产、运输、销售等信息服务,通过信息服务引导各个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
一是首先开发区域内信息资源,全面详实调查本地农产品供求状况,并客观分析蔬菜市场商品供需结构和数量,科学合理地制定与市场供求相吻合的生产计划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向国内各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布产品信息,并回收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8将需求情况及市场行情反馈营销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为蔬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定生产,规避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推动永昌县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五)加强后续产业服务,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综合经济效益蔬菜产业已成为永昌县种植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今后政府要进一步鼓励引导各类经济主体按蔬菜产业配套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蔬菜仓储保鲜、分级包装、精深加工等后续服务产业,兴办蔬菜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永昌县蔬菜产业综合竞争能力一是发展蔬菜仓储保鲜企业,延伸蔬菜流通链条由于蔬菜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农产品,收获后必须及时销售或贮藏,一旦产品出现销售不畅,不能及时销售时就必须冷储待售,否则就会腐烂变质、丧失或降低食用性和商品性,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必须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开展招商引资等兴办冷储保鲜企业,开发和推广蔬菜采后处理、贮藏、保鲜技术,突破蔬菜保鲜、贮运等薄弱环节,努力降低蔬菜损耗率,确保蔬菜产品保质增值。
二是兴建蔬菜精深加工企业,延伸生产加工链条优化投资创业环境,积极引进资金及国内外先进的加工、包装技术、工艺和设备,从事蔬菜精深加工,使蔬菜加工从粗加工向多型性细加工方向发展,努力达到品种类型9多样化、系列化,以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各种消费需求在永昌县建成一批生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有竞争优势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蔬菜种植规模稳步发展,实现产品加工增值,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确保蔬菜产品升质、增值,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