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包家营小学校本研修教 师 手 册二级教师语 文2015— 2016(第一学期)任教学校教师姓名专业职称主教学科年 度个人校本研修材料目录一、个人信息二、个人校本研修方案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1 、读书笔记2 、校本培训记录3 、公开课教学设计4 、教学反思5 、听评课记录6 、教学论文四、个人校本研修总结报告五、校本研修成果一览表 六、评估意见校本研修教师手册填写须知1 、本手册为每位教师每学年一本,由教师个人填写,每年 6 月底由学校初审后交县教体局审核,填写评估意见27 / 272 、时限为上年的 9 月 1 日至次年的 8 月 31 日3 、文档用 word 输入,所填文字均为小四号宋体,用 A4 纸打印(可双面打印) 4 、研修主题要认真选定,选题要小、新、活,尽量与本专业学科对口手册中所有内容都要围绕研修主题来完成,内容要翔实,不可简单草率5 、所填内容严禁网络下载或拼凑,违者后果自负一、个人信息姓 名 性 别 女职 称 二级教师 学科 语 文 (照片)联系 邮箱地址二、个人校本研修方案研修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现今学生的语言贫乏,作文或短短几段, 干巴无味,或拖沓冗长,辞不达意,或千篇一律,雷同严重。
孩子们的语问题提出缘由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静心思考,我们很容易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在于学生的语言积累上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潭,蛟龙生焉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条件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开辟语言积累途径,掌握语言积累方法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第一学段( 1— 2)年级,会读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要会背诗歌或文段 50 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会背优秀诗文或文段 50 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第三学段( 5~6)年级,会背优秀诗文或文段 60 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积累优美词句,精彩句段,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阅读与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心,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与积累词句的教学研究,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一个有待研究的重大课题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 因此,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任务重视语言积累,既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也寻找到了一个提高 学生语文素养的突破口如何指导儿童进行阅读?如何对儿童阅读进行有 效的语言积累?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和探讨。
特别是就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阅读实际、教材的实际、社会发展的实际,应该采取研究怎样的策略让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目标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质量,使学生语言积累得到加强,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我们就想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1.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研究 2.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内容 3. 建立课外阅读的制度4. 立足课堂教学,开掘课外阅读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习国内外有关教学的资料,来提高和突破现有的教学水平2、调查法对小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困难所在,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和措施研究3、阅读法学生大量的阅读,使其增长课外知识及提高阅读能力,方法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4、经验总结法把精心组织的教学实施后,通过分析思考,反省总结出得失,再指导研究,改进实践1、(2015 年 9 月— 2013 年 10 月):确定课题研究主题,收集相关资料, 研读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的相关教育理论书籍,认真填写教师个人研修手册研究 2、(2015 年 10 月— 2015 年 12 月):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深入实践精致化步骤 课堂,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活动和校本研修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收集相关资料,撰写相关经验总结和教学反思。
3、(2016 年 1 月):对课题研究进行理性的分析及反思,撰写课题总结论文,对学年度校本研修资料做以归纳整理,撰写校本研修总结报告完成2016 年 2 月时间(1) )读书笔记之一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读书时间 2015 年 9 月 27 日 书目名称 《课程教育: 学法教法研究》文章题目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作者 刘显高 出版社 网摘作者主要观点:在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是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阅读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一步一步地培养起来读书心得体会: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杜甫也曾倡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就此我谈谈自己的体会:1、创设阅读氛围,激发学习兴趣2、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3、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4、要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书读书笔记之二读书时间 2015 年 11 月 17 日 书目名称 现代教育科研文章题目《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作者 王海燕 出版社 网摘作者主要观点:培养阅读能力, 要加强词句训练, 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也至关重要读书心得体会:一、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抓住作者思路, 引导学生在默读或朗读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 培养阅读能力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创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 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四、提出明确要求,教给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 )校本培训之一培训题目 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培训时间 2015 年 10 月 21 日 培训地点 校办公室主讲教师 培训课时 1所谓阅读能力,就是读的能力和理解能力首先,培养学生读的水平(反复朗读 熟读)只有熟读才能理解文培训主要内容章的内容及其意思,才能谈到能力同时也可以对学生有一点“语感”其次,培养多种读法譬如:默读(可以带着问题) ;浏览快速寻找答案; 触类旁通的原理:认真阅读几篇典型文章并理解(少而精) ,其他文章也就可以旁通了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寒,得循序渐进,一下子不会提高。
只要坚持就会不知不觉中提高水平的阅和读是需要紧密结合的,老师不仅要让学生熟读,而且还要把理解培训 的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在读和理解的双重任务下,才能真正把文章学懂,最反思终在心底感受到阅读的真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校本培训之二培训题目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训时间 2015 年 11 月 25 日 培训地点 校办公室主讲教师 培训课时 1培训主要内容一、展开对话、丰富阅读实践、积极培养对话意、识巧妙创设对话情境 二、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性感悟、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认读的习惯、珍视独特感受,进行感情朗读三、开拓资源,保证阅读质量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首先学校可通过家长会、 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 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其次,国家在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培训 学校应多方集逐步完善教学设施 农村小学应建起图书室, 班级可成立图书反思 角有了图书室或图书角, 还要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再者,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起于思,思源于,小学阶段,正是各 种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用大课程观, 整合课程资源,综合设计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 寻求学科间的有机渗透 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3) )公开课教学设计之一执教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教学内容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 公开课范围教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学设 教学目标: 计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具体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并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教学重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2 、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板题、读题3 、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本文指大榕树)二、老师范读课文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2、用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认读,并结合课文说说词义。
留意 不禁 展示 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三、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所见有什么不同?每次各有什么感受?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观察顺序?3、榕树有什么特点?4、课文中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5、小结: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没看到一只鸟,却看到了一株硕大无比又极其美丽的榕树作者从榕树的位置、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来描写了这棵静止不动的大榕树这样的描写叫静态描写板书:静态)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大榕树的静态美?二、指导阅读课文第二部分1、思考: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什么时候?最初听到、看到了什么?后来有什么变化?2、仔细默读 12、13 自然段,了解作者如何写鸟儿的动态美,用“ ”划出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起初——后来——接着——继续3、用“ ”划出鸟儿活动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按“起初、后来、接着、继续”四个层次描写“鸟的天堂”由寂静变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