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96.70KB
约8页
文档ID:532893803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_第1页
1/8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A.受到力       B.断裂       C.振动       D.摩擦2.制作“土”时,线绳要(   )A.松         B.紧         C.拐弯         D.随便3.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A.    B.    C.4.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发声的实验,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边做实验,边大声讨论         B.不用分工合作,看着同学完成就可以了         C.钢尺的一端要用力压住5.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不变6.手指轻轻接触到桌面,并在桌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当耳贴在桌子一角上,再这样让手指滑动时,(   )A.耳朵听到一样清晰的声音         B.它们几乎没有声音         C.贴在桌角上听得更清晰7.在《风桥夜泊》中有这样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钟声是通过(    )传播到船舱内诗人的耳中的A.传声          B.导电         C.通风8.把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A.更模糊         B.更清楚         C.更快9.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越(      )A.高         B.低         C.快         D.慢10.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给我们的?(   )A.闹铃→空气→耳朵→闹钟的外壳B.闹铃→空气→闹钟的外壳→耳朵C.闹铃→闹钟的外壳→空气→耳朵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      )2.当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时,它们都在(      )3.鼓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4.物体的(      )、(      )、(      )对音高有影响5.声音的产生是由(      )引起的6.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

7.人的耳可以分为(      )、(      )、(      )三部分8.声音的强弱和物体(      )有关9.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越(      ),拉得越松,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10.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      )会改变伸出(      ),振动(      ),声音(      );伸出(      ),振动(      ),声音(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2.声音可以用大小多少进行描述和记录   )3.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强弱其实是一回事   )4.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宇航员需要携带无线电设备交流   )5.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6.我们周围的声音有的悦耳,有的刺耳   )7.鼓膜很薄,容易受损,掏耳朵时要特别小心   )8.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9.用力压皮筋,皮筋不发声,因为皮筋没振动   )10.敲击过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出现许多波纹,说明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

鼓膜        收集声波耳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外耳道      传递声音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想一想,坐在教室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同根弦发出的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是什么?2.向水壶中倒水,随着水越到越多,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倒的水越多,声音越高,其科学原理是什么?3.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4.编钟上悬挂的是铜器用木槌击打铜器请你判断铜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5.为什么女生的音高比男生高?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诗句意思是粗弦嘈嘈,好像是疾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根据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弦的粗细对音高有什么影响?还有哪些因素能影响音高?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1)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2)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两次听到的鼓声的强弱(      )[填“相同”或“不同”](3)用手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纸屑也不再跳动了,这说明(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小明和小叶用细棉线和纸杯制作了一个“土”1)当两人距离较近时,他们可以不用“土”直接对话,这说明(      )能传播声音2)他们站在相距10米远的两个地方(不能直接对话),通过“土”实现了通话,这说明(      )3)如果有人用手捏住了“土”的棉线,小叶(      )(填“能”或“不能”)听到小明的说话声4)把棉线改为金属丝,用同样大小的声音说话,小叶发现听到的声音会(      )强一些”或”“弱一些”)3.下面是一根橡皮筋的音量变化实验数据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各题1)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的幅度就越(      ),听到的声音就越(      )2)橡皮筋被拉开不同的距离,我们听到的声音音高(      )(填“相同”或“不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C5.A6.C7.A8.B9.D;B10.C二.填空题1.气体、液体、固体;介质2.振动3.鼓皮;空气;声带4.大小;长短;粗细5.振动6.频率7.外耳;中耳;内耳8.振动的幅度9.高;低10.音高;长;慢;低;短;快;高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五.填表题1.老师讲课的声音;同学朗朗的读书声;上下课的铃声六.简答题1.答:同一根弦振动部分越,音高就越低,振动部分越短,音高就越高;振动部分越松,音高就越低,振动部分越紧,音高就越高。

2.向水壶中倒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随着水壶中水的逐渐增多,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3.因为一个巴掌无法受力而产生振动,也就不能发出声音4.铜器越小,发出的声音越高;铜器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5.女生的声带细、紧,发声时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高,故女生的音高比男生高七.材料题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弦的粗细发生改变时,声音的高低也会发生改变粗的弦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细的弦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八.综合题1.(1)振动(2)不同(3)振动2.空气;细棉线可以传递声音;不能;强一些3.大;强;不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