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张衡传》原文及译文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0KB
约6页
文档ID:532330724
《张衡传》原文及译文_第1页
1/6

13《张衡传》原文及译文原文:张衡,字平子, 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 游于三辅, 因入京师, 观太学, 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 、《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 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 不遵典宪; 又多豪右, 共为不轨 衡下车, 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 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他)总是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 ,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 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 ,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 《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 (张衡)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 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尊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 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 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 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 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 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 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

从此以后, 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当时政治昏暗, 中央权利向下转移, 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 在皇帝左右, 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 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 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 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 又有很多豪族大户, 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 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理解分析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 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层次清晰, 条理分明, 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 1 段记述张衡的学业、 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 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 而“游于三辅, 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 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 “虽才高于世, 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具有谦虚稳重、 超尘拔俗的品格, 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 作者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而《二京赋》 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第二部分即文章第 2~ 4 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第 2、 3 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 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 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 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 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 便从里到外, 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

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 用“验之以事, 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 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 最后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 5、 6 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 “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 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 尽量抓住史实, 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 如候风地动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能繁简得体, 伸缩自如也唯其如此, 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问题探究1. 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 (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

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 《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2. 文和《屈原列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和《屈原列传》 相比, 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截取重点片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表现屈原的高洁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 文笔充满感情,有抒情散文的特点,主观性较强而《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笔调沉静,文字质朴3. 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何体现?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 籍贯之外, 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 有可感性 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 政治上的突出贡献, 强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的评价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4. 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 时间虽较长, 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 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 4 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 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 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 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 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 人物特点鲜明作者简介范晔: (398-445) , 字蔚宗 , 南朝宋顺阳 ( 在今河南淅川东 ) 人 , 历史学家。

他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元嘉初,彭城太妇卒,晔夜中酣饮,开北牖(窗户)听挽歌为乐,左迁宣城太守范晔在任宣城太守期间不得志,便专心从史,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既具史家识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