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脉搏传承汉魏遗风把握时代脉搏传承汉魏遗风————张继书法艺术创作启示张继书法艺术创作启示[ 录入者:人生如梦 | 时间:2010-08-31 11:06:01 | 作者:劭秉仁 | 来源: | 浏览:29 次 ] 张继,字续之,号四融斋主,一九六三年生于河南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事科学院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 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张继书法工作室导师、东方印社社长、中华诗词 学会会员等书法、篆刻作品曾入选全国一系列大型书法篆刻展,并在全国第五届、 第六届、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中连续获“全国奖”,首届行草书大展中获“精品奖”, 全国首届正书大展中被评为获奖作品,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中获二等奖等 曾任全国多项展赛评委先后被中国文联评为“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家”、被中国书 协评为“全国德艺双馨书法家”荣获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七子”荣誉称 号中原大地,黄天厚土,文脉相传,书家辈出然书画印兼工、篆隶草全能者, 当代可推张继书家之成长及艺术成就,离不开所处生活环境作为河南子孙,张 继从小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其书法风格深深镌刻着碑版书法艺术的痕迹。
汉碑魏碑 书体是中国碑学书法的代表,雄强与中和互相渗透,共创了碑学书法的辉煌直至 今日,从事碑学研习和创作的书家,几乎都从汉碑魏碑中寻根和汲取营养张继凭 着对书画艺术的悟性,长期浸淫于碑学之中,又融人简帛书的生动奇宕,从而形成 了来自传统又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笔墨当随时代”要求书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融进时代精神,从而使之符合一个时代的审美主流进人当代,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功能已发生了 根本变化一由实用转向审美书家的责任就在干深植传统并能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 文化精神内核,从而创作出富有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较为 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艺术的特有悟性、敏锐的思想嗅觉以及较高的思辨概括能 力可喜的是,目前书坛上涌现出了一批这样的中青年书家,张继就是其中的佼佼 者纵观张继的书法艺术,我以为其主要特点是篆隶楷(尤以隶为最)凝重而不失灵 动,行草率意而沉雄劲健具体表现在:一、结体富于变化.二、笔墨生动活泼;三、 讲究章法布局,注重形式和视觉效果观赏张继的书作,犹如欣赏一首经典名曲, 时而沉稳凝重,时而活泼轻快,时而舒缓清柔时而又激昂澎湃,极具节奏感,给 人以美的享受这些特点,主要来源于他丰富的艺术实践。
早年张继学习绘画,又 及文学,而后主要从事书印这样的综合文化艺术修养,才使他的书法艺术创作在 传统功力之上追求一种自由率意的境态和对艺术深层次的领悟与思考他的艺术实 践,可谓既有主攻,又广涉各艺术门类的精髓,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正确途径,应为 广大青年书法爱好者所借鉴书如其人”,通过张继的书法能基本反映出他的性格、修养和处事原则他 朴实敦厚,做事扎实,处世低调,待人谦和无论供职干石油书协还是在部队专职 从事艺术创作,他都以人格的魅力引领艺术的普及与发展正因为如此,他在书界 有很好的人缘,广交的人脉,又使他的艺术作品得以广泛传播与推崇,时下有些人 稍有成绩,便大肆张扬,热心炒作,有的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有的甚至弄虚作假, 欺世盗名凡此种种,做人的态度都是不端正的我们常讲“书品即人品”,这句 话虽有不完整的地方,历史上不乏一些大节失守而艺术成就很高的书家,如张瑞图、 王铎等,但“做书先做人”大抵是不错的一个艺术家,如果他有极高的思想品德 加上艺术成就,那么他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肯定要更大,历史地位也更高颜真卿和傅山就是例证因此,广大书家和爱好者也应该像张继那样一老老实实做人,踏 踏实实从艺历史上的魏晋时期,思想开放、自由,多元文化相融,铸就了书法艺术的一 座巅峰。
今天国人所处的时代,又遇上了这样的开明盛世,而且物质条件和社会环 境远非魏晋可比愿张继继续传承魏晋雅士遗风,宗法秦汉经典,把握时代脉搏, 创造出更多无愧干时代的艺术精品最后,愿以一首旧作赠与张继并与之共勉:坎坷荣辱平常事,最难淡泊度人生心底无私九天阔,潇洒放歌一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