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 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2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下简称“支撑计划”)围绕国家各项规划和各项改革任务确定的重点任务,组织开展系列重大问题战略研究和顶层规划设计,突出重点任务,完善计划布局,做好项目管理,推动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圆满完成全年工作计划 (一)项目安排 2022年,支撑计划共实施项目838项,其中在研项目609项,新立项项目229项(新立项目国拨专项经费总额55.91亿元),实施课题3710项 图5-1-1 2022 年支撑计划实施项目按领域分布 6/1& 图5-1-2 2022年支撑计划实施课题按所在地区分布 图5-1-3 2022年支撑计划实施课题按承担单位性质分布 (二)经费安排 2022年,支撑计划项目实施共投入总经费174.87亿元,其中,国拨专项经费61.26亿元,占34.51%;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其他财政拨款5.26亿元,占2.96%;承担单位自筹经费92.52亿元,占52.12%,银行贷款18.46亿元,占10.40%。
图5-2-1 2022 年支撑计划国拨专项经费按领域分布 43/4& 6/7&7/2& 图5-2-2 2022年支撑计划国拨专项经费按课题承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图5-2-3 2022年支撑计划国拨专项经费按承担单位性质分布 (三)人员投入 2022年,共有近13万名科研人员参与了支撑计划课题的研发与示范工作,共投入研发工作量80.78万人月通过课题实施,共培养博士3693名,培养硕士11614名 图5-3-1 2022年支撑计划课题参与人员按技术职称分布 (四)取得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2022 年,科技支撑计划共取得新产品、新材料、新装置等各类21/5&7/5& 39/7& :/5& 科技成果4556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68项共发表论文约2.44万篇共申请专利10867项,其中发明专利7481项;获得专利授权4441项,其中发明专利2190项共完成1449项技术标准的研制。
通过新技术成果应用,新增产值2279.45亿元一大批重大成果已在支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与振兴、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民生健康、缓解能源与资源压力、提高环境保护质量、保障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能源领域 在太阳能槽式集热发电技术与设备方面,研制出高效高温真空集热管,建设了96 m长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实验平台,建成4个太阳能槽式集热发电示范系统,1条示范生产线在建 在高效组合式建筑节能设备方面,成功研发出新型自保温墙体材料、墙体自保温系统和墙体复合保温隔热系统;研制出光伏发电余热利用装置 在新型柔性交流电力控制系统方面,实现了750kV可控并联电抗器控制部分的示范应用,实现了母线电压动态支撑,解决了站内低压侧无功补偿设备频繁投切的问题,提高了风电的消纳能力 在太阳能中温技术与工业应用方面,研制出工作温度可达150℃、集热效率可达到45%以上的非跟踪聚光式太阳能中温真空集热管,并建立了生产线;研制出基于中温集热器的太阳能空调,已累计推广应用太阳能中温集热系统3万余平方米,实现太阳能空调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在过程工艺节能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将XDL节能煅烧新工艺技术、富氧燃烧技术、电磁轴承控制及机电设计技术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在节能超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方面,建立国内首个高温型CFB锅炉试验研究平台,掌握了CFB锅炉的低耗高效CFB锅炉SNCR脱硝技术,并在多个企业推广应用,经济效益良好 在先进生物质发电技术开发方面,成功将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技术应用于粤电湛江示范电站,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资源领域 在水与国土资源勘察、保护方面,成功应用资源三号卫星开展立体测图应用,建 立了黄河水沙、三峡水库和下游河道泥沙数据模型;地热资源利用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在深贫杂铁矿资源高效开发方面,开发出“江口式”极微细粒铁矿石选矿工艺流程、新型耐低温CY浮选捕收剂及凌源微细粒铁矿石的深度还原—高效分选新工艺 在西藏特大型多金属矿高效开发利用方面,开发出全尾砂充填、高分段落矿充填采矿方法、管棚支护、新型高效选矿药剂、铜钼高效分选流程、人工增压供风、弥散供氧等专项技术 在稀有及贵金属复杂共伴生矿产资源高效提取方面,开发出高效钽铌矿物浮选捕收剂、低品位锂矿石选择性分散于高效脱泥技术、高砷高碳金精矿热压预氧化与碳浆氰化浸出技术。
在电子基板用高纯度氧化铝产业化方面,建成了薄水铝石为原料生产高纯度氧化铝的煅烧系统,高效均化装置的试制,进行了年产20000吨电子基板用氧化铝的示范生产线建设 在菱镜铁矿、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高效回收和综合利用方面,研制了耐低温高效阴离子浮选捕收剂CY-412,研发了高磁场多梯度强磁选分选技术,开发了适于处理低品位磷矿与低品位钛铁矿的浮选药剂 在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与装备方面,研发了大型膜法海水淡化系统集成与市政供水工程预处理工艺和后处理工艺,开展了大型卧式滤器开发、反渗透工艺的研究、完成了1.5 万吨/日单机模块设计和2万吨/日国产化装置的初步设计、5万吨/日示范工程的总体设计 在重大海洋工程结构安全的腐蚀控制技术方面,研制出高粘度的矿脂防蚀材料并成功示范应用;设计出海洋工程结构腐蚀仿真平台的总体框架,补充拓展了腐蚀数据库的数据内容 在海岛礁地理信息监测与生态保护方面,研发出基于GNSS 浮标海礁潮汐及环境参数提取、远海岛礁地理信息提取、多光谱与SAR的干出礁、暗礁综合探测和海岛复合生态系统评价技术体系等关键技术 在全球海洋环境数值预报关键技术系统集成方面,已全部完成全球海面风、海浪、海洋环流、潮汐潮流及极地海冰预报系统建设。
3.环境领域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开发出城市复合原料湿法厌氧发酵集成技术,建造快速拼装式 CSTR/储气一体化厌氧反应技术装备;已选育用于海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乡土树种乔木树种及灌木树种,筛选出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和高产酵母新菌种 在集中式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制气成套设备方面,研制了盘式固液分离机、高效油水分离设备等一系列餐厨垃圾预处理装备;建造了高温单相厌氧、双相厌氧、生活垃圾干式厌氧发酵、生活垃圾箱式干法厌氧生物制气等4条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中试生产线;开发了沼气PSA提纯中试系统 在有色金属资源基地重金属减排与废物循环利用方面,形成了硫酸锌溶液砷盐净化技术、还原造锍熔炼清洁处置重金属(铅)废料新技术、低浓度二氧化硫制备高值硫产品新工艺、富集烟灰中铟高效提取技术等5项新技术和新工艺 在铅锌重金属清洁冶炼方面,开发了锌焙砂闪速磁化焙烧工艺,所得精矿品位达到了75%以上 在基于物联网的小流域废物集中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方面,建立了基于小舜江流域环境物联网及远程系统 在智能化水面溢油处置平台及成套装备方面,完成智能化溢油阻截分离与回收系统工程样机,研制出具有高乳化性能的消油剂产品。
4.农业领域 在杂种优势机理、雄性不育与恢复基因挖掘、杂交优势组合组配、杂交种繁育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研发出一批障碍因子改良技术,形成了饲料加工过程药物微生物交叉污染防控技术、饲料指纹图谱真伪鉴别技术等 在海洋渔业与滩涂利用方面,针对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等不同区域的特点,研发集成了扇贝养殖网笼生物防附着、养殖鱼类疫苗免疫接种、重度盐土草坪建植养护等技术,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 在农林生态系统固碳方面,开展了采矿迹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筛选出适宜采矿迹地生态修复的乔木与草本植被配置组合;开展了东北典型森林碳汇效应的调控机制与计量方法研究,完成了典型森林的测定,模拟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 固碳能力的影响 在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方面,研究实现了一批农业传感器技术与产品的重大突破,搭建了农业与农村信息服务云存储与云计算环境,构建了全国范围的农村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技术体系 在畜禽健康养殖需求方面,开发了以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及植物提取物等替代抗生素的多种新型饲料添加剂,以及具有提高母猪产仔数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建立了维持畜禽健康的营养供给模式。
在农业综合节水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建立灌区多水源循环转化模型,开发出灌区多水源多目标优化调配模型,提出灌区多水源开发利用指标体系,建立完整的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再利用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在现代农业装备研制方面,开发出400马力级无级变速重型拖拉机及配套联合作业机具、10kg/s通用型多功能谷物联合收割机、3行普及型与6行智能采棉机、甘蔗联合收获机、加工型番茄联合收获分选装备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支撑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5.材料领域 在多晶硅改良材料方面,重点突破了多晶硅改良西门子法制备工艺低能耗还原炉与提纯工艺等关键技术、多晶硅生产废物处理关键技术、冶金法生产关键工艺、多晶硅生产用配套发热体材料关键技术 在多晶硅生产高效节能提纯方面,研制 出一种大型高效氯硅烷提纯塔,该技术的应 用于将使得多晶硅精馏提纯的效能超过丝网 填料60%以上 在镁合金材料开发应用方面,实现镁合 金零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集成应用,完成 了后排座椅骨架、仪表板横梁(CCB)等10 种镁合金总成件的开发、试制和试验,总成 件零部件数量达到50个以上。
开发出新一代节能高效连续热处理关键大型高效氯硅烷提纯塔 技术,研制出世界首台“多功能综合型冷轧带钢快速热处理实验装置” 在高性能篷盖材料方面,形成了增强体组织结构设计与加工、膜材与增强体复合加工等关键技术;建立了高性能篷盖材料性能评价体系,使我国自主开发的高性能篷盖材料产品及其相关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在高性能过滤材料研制方面,突破了低损伤非织造加固复合技术、针刺水刺缠结复合技术等技术,研发出系列功能性后整理助剂,突破耐高温过滤材料氟整理工艺技术,大幅度提高滤料的耐高温氧化水解和抗结露性能,同时提高其拒水拒油性能 在油气开采与储运用高品质耐蚀钢方面,突破了耐蚀钢及耐蚀管的合金体系和工艺路线,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对其他船舶用产品、陆地储罐、能源石化、建筑桥梁等多个行业的材料应用水平产生了巨大影响 6.制造业领域 在双动力智能型双臂手系列化救援工程机械装备方面,研制出20吨级、40吨级和60吨级三个规格救援机器人,同时还具有生命探测、图像传输和故障自诊断等特殊功能,在2022年雅安抗震救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