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简易绝对体积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举例1) 某地下工程,地下水中最大含量为lOOOppm, Cl—最大含量为 lOOOppm要求混凝土耐蚀系数《0.85,抗渗等级《S8,设计强度等级为C30, 氯离子扩散系数应为500'10-14cm2/s左右由搅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选择原 材料为:GB175-2000de 42.55#普通硅酸盐水泥,密度为3.1 g/cm3,复合掺入 粉煤灰和磨细矿渣共计60%粉煤灰为II级,需水量比为104%,烧失量7.76 %; 磨细矿渣比表面积为3700cm2/kg,碎石压碎指标9.8%,针片状颗粒6.1%,堆积 密度1520kg/m3,表观密度2.66g/cm3;细骨料:II区中砂(中粗砂),细度模数 2.9,堆积密度1370kg/m3,表观密度《2.65g/cm32) 初选目标坍落度为18±20mm;水胶比0.38〜0.423) 计算:石子空隙率二 =42.9%,砂空隙率二 =51.7%砂石混合空隙体积a=0.429X0.517=0.22m3假设胶凝材料浆体富裕量为10%,则浆体体积为320 l/m3选择水胶比为0.4;掺入粉煤灰和磨细矿渣共60%,粉煤灰和磨细矿渣混合密度为2.5g / cm3,则肢凝材料用量_ 1 _浆体体积一型十空十口/ 1.3kg/l3.1 2.5 '则胶凝材料总量=320X1.3 = 416 kg/m3。
4) 按前述步骤计算出配合比,掺入液体高效减水剂2.5%,试拌中因发现有 泌水现象,调整胶凝材料总量为420 kg/m3,并确定水泥用量为180 kg/m3,水 胶比0.40按前述步骤调整各材料用量后,拌和物坍落度为220mm,坍落流动度 为550mm,成型检测混凝土各项性能见表2和表3表2 混凝土力学性能抗压强度(MPa)28天轴心抗压 强(Mpa)28天抗折强 度(Mpa)28天劈裂抗拉 强度(Mpa)28天弹性模 量(Gpa)3天7天28天90天22.338.250.753.539.96.332.9538.9表 3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抗蚀系数抗渗标号ASTM C1202法测量结果及评价(库 仑)氯离子扩散系数(10-14cm2/s)1.14>P121126/很低161/中等实测温升较快,约1天即达高峰,为了控制早期强度,调整了坍落度为140〜160 mm,增掺了缓凝剂,掺入引气剂4%5、施工图1不同气温下不同浇筑温度、构件厚度的混凝土 在约束祭件下最丈应力水平和量丈温差的关系冏*10Ml -Jr75.1 关于浇筑和振捣:1)混凝土运到工地后应立即检测坍落度,并尽快浇筑如发现坍落度不足 不得擅自加水,应当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用追加减水剂的方法解决。
2)浇筑温度:夏季浇筑混凝土应降低温度,至少应比当天最高温度气温低 10°C但混凝土浇筑温度太低时,受环境较高温度影响的表面硬化较快,内部温 度升高时产生膨胀,会使先硬化的表面受拉而开裂[9]因此在夏季,不仅要降 低浇筑温度,而且要采取措施(例如避免上午浇筑,冷却模板,避免阳光直射于 混凝土表面等)避免混凝土表面受气温影响而先于内部硬化冬季要提高混凝土 浇筑温度,则混凝土内部温度高于气温,内部成熟快,产生膨胀时,表面仍有一 定塑性,可变形而不裂,而当混凝土降温时,在表面产生压应力,而有利于抗裂 冬季浇筑温度应不低于 10C3) 图 1 [9]所示在不同气温度下不同浇筑温度的不同厚度构件的构件在约 束条件下最大应力水平和最大温差的关系可参考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温 差由图1可见,如果混凝土浇筑温度Ti降低10C时,相应地使积聚的拉应变 减小约 70 微应变, 占极限应变相当大的部分4) 在气温高的热天,不宜在上午浇筑,以免在混凝土升温恰值气温最高时 而加剧5) 长墙或板的施工缝的间距应视构件尺寸而定高宽比大于 2 的墙,上部 一般不会出现裂缝,但是应注意分层浇筑时,下层高度要大于上层高度,否则, 上层拌和物会增大对与基底接触面的正压力而增加约束应力。
混凝土浇筑高度不 宜超过2 m,如必须超过,则必须用串筒等辅助下料;每层混凝土一次性布料不 宜超过 1m6) 泵送混凝土下料位置相隔应当小于3m,每层下料位置应当交错,如图2 所示以保证均匀生433222222不正碗的T梅顺睜正诵肋下料桢序图2 下料顺序示意7) 不正确的浇筑顺序会造成可以避免的约束和不均匀的沉降例如梁和柱 或板和墙同时浇筑,会因沉降不匀在交接处产生裂缝,;相反,采取恰当的浇筑 顺序会减少开裂,如大面积的板当使用膨胀剂时,采取“跳仓”方式浇筑可减少 开裂所以不同构件浇筑前应认真规划浇筑顺序8) 应当正确进行混凝土拌和物的振捣,使用振捣棒时绝对禁止用振捣棒横 拖赶动混凝土拌和物否则必然造成离下料口远处砂浆过多而开裂5.2 关于养护:图2件曲浇筑温度、体积画积比V監何函数的 混凝土最高温度硅酸盐水泥用s 350kg^39假 设浇筑温度与气温相同冈807Q閒裁4030201)对于板,浇注后立即覆盖,避免塑性开裂当混凝土表面“收水”过快时, 会结成一层硬壳,而内部则凝结变慢在干燥有风的条件下,硬壳会开裂并脱落 实践证明,如能及时覆盖,就能避免发生这种情况2)尽早开始湿养护墙、柱等在拆模前应及早松动模板浇水,或是用透水性 模板或吸水性模板。
3)在最小断面大于 30 cm 的构件中,早期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常占据往往 占大部分(至少 60%),因此温度控制很重要首先应降低浇筑温度浇筑温度(即 浇筑温度)和构件体积与面积之的比值和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的关系参见图 2[9]4)拆模时间应视混凝土内部温度而定,不能在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拆模, 尤其不能在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拆模后立即浇凉水,以避免对混凝土产生热 震拆模后注意保温,以避免降温速率太快5)避免间断浇水6)混凝土在相对湿度低于100%时开始失去毛细水,在相对湿度低于 65%时, 开始失去凝胶的吸附水;凝胶越多,体积越不稳定硬化的混凝土水泥浆体需要 有一定量的未水化颗粒稳定其体积[5]因此浇水周期既要足够,又不宜随意延 长但目前主要矛盾是湿养护不足卞詈】K回底粽7)应在混凝土还处于塑性时开始冷却表面夏季使用钢模板时,可在浇筑时 同时向模板表面浇凉水,以推迟混凝土温峰时间,并降低温峰;混凝土内部达到 温峰后开始降温是则应控制降温速率,避免在混凝土升温后以后尤其是在温度最 高时拆模,更不能立即浇凉水冬季尽量使用导热系数小的模板,以减小混凝土 中心和表面的温差,必要时,应采取灵活保温措施。
对于厚度超过 30cm 的墙、 柱、基础地板等中等体积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夏季施工时应尽量降低入模温度, 在混凝土达到温峰前应在模板外(对墙、柱)或覆盖的塑料薄膜上面(向板)浇凉 水降温,到达温峰以后的降温阶段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降低降温速率,必要时可用 热水养护图3[10]所示为混凝土典型的内部温度发展曲线在刚浇筑很短时间的第I 阶段(约3〜6小时)温度还没有上升,基本上保持浇筑温度;第II阶段开始升 温,但因混凝土尚处于塑性而内部为零应力,直到温度为Tl,2时,混凝土内部 开始产生压应力;第III阶段混凝土持续升温,但由于徐变和自收缩的影响,在达 到温峰前,压应力就开始下降;第W阶段混凝土开始降温,当压应力下降为0 时,混凝土仍然为温度很高的T2,3 ;第V阶段内部应力由压应力变成拉应力; 在温度到达Tc时,混凝土开裂Tl,2称为第一次零应力温度,T2,3为第二次零 应力温度, Tc 为开裂温度开裂温度越低,混凝土抗裂性越好这个图可以指 导施工期间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即,尽量在第1、11阶段冷却混凝土,减小升温 速率和温峰值,第W、V阶段要采取灵活保温措施控制降温速率对于尽量在第 1、11阶段冷却混凝土,我国已有单位实施,其根据可参考下面的一段引文[9]:按传统的观点,通过在金属模板上洒水进行外部冷却,因通常必然增加混凝 土体内的温差,会被认为是一种不适当的方法。
然而,想起早先在本文9.2.3 和9.3.5说过的关于表面层“有利的”压缩力,证明外部冷却可自然地减小断面 的平均温度,并减小表面成熟度的发展,但是表面冷却的最重要影响是使早期表 面混凝土温度适应(或低于)环境的温度证明温度引起的混凝土表面预应力能 由洒水过程的持续和适时来控制[7]8) 在混凝土降温阶段应控制降温速率不超过2°C/日9) 关于温差的控制,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混凝土表面与大气的温差不大于于 15C时,混凝土就不会开裂10) 为避免早期裂缝,应尽量控制抗压强度12小时:>6〜8MPa,24小时>10〜 12MPa11) 掺用大量矿物掺和料时应特别注意保湿养护,养护时间至少需 7 天6、结论1) 裂缝控制是限制环境中侵蚀性介质进入混凝土结构的第一道防线,控制 裂缝尤其是早期裂缝,对保证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要求的耐久性,有重要意义2) 裂缝控制需要建设主管/开发商、设计人员、材料供应商和施工承包商 共同的努力,但是施工过程的各环节对混凝土成型质量和裂缝控制尤为重要3) 除从观念上、计划上改变追求高早强外,尽量控制减小 2 天内强度增长速 率,对竣工时间长的大型工程(如高层建筑的底层结构), 尽量延迟强度验收期 限。
4) 配制混凝土时应选用开裂敏感性小的水泥(低C3A、C3S,低碱、低比表 面积)、抗裂性好的矿物掺和料(磨细矿渣如掺量小于 70%,其比表面积不宜超 过400m2/kg由于当前产品的商业原因,所供应的磨细矿渣一般都为400〜450 m2/kg,则使用时宜与粉煤灰复合使用,或用于水下或地下时掺量大于75%,以 减小混凝土由于矿渣过细引起的自收缩和温升:尽量避免使用硅灰,必要使用硅 灰时,应与至少 30%的大掺量的粉煤灰复合);尽量选用热膨胀系数小的粗骨料(例如与花岗岩相比,石灰岩的热膨胀系数就较小)提倡使用引气剂5) 选用配合比时尽量减小水泥用量和胶凝材料总量(用水量),除非必需(如 自密实混凝土),不追求拌和物的大坍落度6) 施工中应重视采取正确的施工浇筑顺序,严格禁止违反操作规程的浇筑 和振捣方式,重要工程应有测定混凝土温度和应力的措施,根据实测结果调 整养护措施夏季要注意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并尽量提前在混凝土处于塑性的 阶段开始采取降温措施,避免横跨断面的温差,;在混凝土降温阶段,无论夏季、 冬季,都要注意采取合理保温制度,避免混凝土内部降温太快避免拆模时产生 热冲击要尽早开始湿养护,并避免间断浇水,不得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达高峰时 开始浇水。
湿养护周期要足够7)提倡混凝土供应商和施工承包商联合实行混凝土的生产、浇筑、养护(包 括温湿度控制)等一体化的施工这不仅有利于裂缝的控制,也有利于施工质量 的控制,应当是建筑工业集约化生产的方向,建设主管或开发商应当支持这一措 施,并在经济政策上作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