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角:1. 一般情况下取0度,平面复杂(如L型、三角型)或抗侧力结构非正交时,理应分别按各 抗侧力构件方向角算一次,但实际上按0、45度各算一次即可;当程序给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 向时,可按该方向角输入计算,配筋取三者的大值2. 根据抗震规范5.1.1-2规定,当结构存在相交角大于15度的抗侧力构件时,应分别计算各抗 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若程序提供多方向地震作用功能时,应选用此功能B) 砼容重:钢筋砼计算重度,考虑饰面的影响应大于25,不同结构,构件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不同,饰面的 影响不同,一般按结构类型取值: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重度 26 27 28C) 钢材容重:一般取78,如果考虑饰面设计者可以适量增加D) 裙房层数:1:高规第4.8.6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 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因此该数必须给定2:层数是计算层数,等同于裙房屋面层层号E) 转换层所在层号:1:该指定只为程序决定底部加强部位及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计算和内力调整提供信息,同时, 当转换层号大于等于三层时,程序自动对落地剪力墙、框支柱抗震等级增加一级,对转换层梁、 柱及该层的弹性板定义仍要人工指定。
层号为计算层号)F) 地下室层数:1:程序据此信息决定底部加强区范围和内力调整2:当地下室局部层数不同时,以主楼地下室层数输入3:地下室一般与上部共同作用分析;4:地下室刚度大于上部层刚度的2倍,可不采用共同分析;5:地下室与上部共同分析时,程序中相对刚度一般为3,模拟约束作用当相对刚度为0,地 下室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不考虑风作用当相对刚度为负值,地下室完全嵌固6:根据程序编制专家的解释,填3大概为70%〜80%的嵌固,填5就是完全嵌固,填在楼层数前 加“-”,表示在所填楼层完全嵌固到底怎样的土填3或填5,完全取决于工程师的经验G)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1:可取1~5之间的数值,一般取2就可满足计算要求,框支剪力墙可取1或1.5H) 墙元侧向节点信息:1:内部节点:一般选择内部节点,当有转换层时,需提高计算精度时,可以选取外部节点2:外部节点:按外部节点处理时,耗机时和内存资源较多I)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1: 一次性加载计算:主要用于多层结构,而且多层结构最好采用这种加载计算法因为施工的 层层找平对多层结构的竖向变位影响很小,所以不要采用模拟施工方法计算2: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就是按一般的模拟施工方法加载,对高层结构,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 计算。
但是对于“框剪结构”,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在导给基础的内力中剪力墙下的内力特别大,使 得其下面的基础难于设计于是就有了下一种竖向荷载加载法3:模拟施工方法2加载:这是在“模拟施工方法1”的基础上将竖向构件(柱、墙)的刚度增大 10倍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也就是再按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计算采 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传给基础的力比较均匀合理,可以避免墙的轴力远远大于柱的轴力的不和 理情况由于竖向构件的刚度放大,使得水平梁的两端的竖向位移差减少,从而其剪力减少,这样就削弱了楼面荷载因刚度不均而导致的内力重分配,所以这种方法更接近手工计算但是我认为这种方法人为的扩大了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的线刚度比,所以它的计算方式值得探 讨所以,专家建议: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采用“模拟施工方法1”;在基础计算时,用“模拟施工方法2”的计算结果这样得出的基础结果比较合理高层建筑)建议采用“模拟施工加载3”;分层刚度,分层加载J)结构体系:规范规定不同结构体系的内力调整及配筋要求不同;同时,不同结构体系的风振系数不同;结构基本周期也不同,影响风荷计算宜在给出的多种体系中选最接近实际的一种,当结构体系定义为短肢剪力墙时,对墙肢高度和厚度之比小于8的短肢剪力墙,其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设计值由]!3筋信息|荀成财合电下宾瘩用福呐结构 总信原风荷歇侑息|城嬴信&]活符信息调整信息「地®&鼬度醐一I .「* r E 移正后熊荃本博压啊点)~~-俸型系毂 腱时谶 |i '第一网勰号|12~第TS烟京翔|11 一片戚其高屏号|? 篇二载也翟采粮[H~第三段辑高尝号P 第三隹幅S1睡[H—■地面粗糙类别:A类: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0.12)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0.16)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0.22)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0.30)体型系数:修正后的基本风压:对于高层建筑应按基本风压乘以系数1.1采用1)风荷载作用面的宽度,多数程序是按计算简图的外边线的投影距离计算的,因此,当结构顶层带 多个小塔楼而没有设置多塔楼时,应注意修改风荷载文件,从风荷载中减去计算简图的外边线间无 建筑面的空面面积上的风载,否则会造成风载过大,特别是风载产生的弯矩过大2) 顶层女儿墙高度大于1米时应修正顶层风载,在程序给出的风荷上加上女儿墙风荷3) 当计算坐标旋转时,应注意风荷计算是否相应作了旋转处理4) 大多数程序风载从嵌固端算起,当计算嵌固端在地下室时,应将风荷载修正为从正负零算起。
5) 用SATWE进行多塔楼分析时,程序能自动对每个塔楼取为一独立刚性块分析,但风荷载按整体 投影面计算,因此一定要进行多塔楼定义,否则风荷载会出现错误结构的基本周期:宜取程序默认值(按《高规》附录B公式B.0.2);规则框架T1=(0.08-0.10)n,n为房屋层数,详见《高规》3.2.6条表3.2.6-1注;《荷规》7.4.1条,附 录E;程序中给出的基本周期是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得到的,建议计算出结构的基本周期后,再代回 重新计算结构规则性性息:根据结构的规则性选取,按《抗震规范》3.4.2条确定扭转耦联信息:1)对于耦联选项,建议总是采用;2)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楼层位移比或层间位移比超过1.2时,应计入双向水平地 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3)偶然偏心:验算结构位移比时,总是考虑偶然偏心A) 位移比超过1.2时,则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不考虑偶然偏心B) 位移比不超过1.2时,则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例:*** 一 31层框支结构,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力作用时,其计算剪重比增量平均为12.35%;***规则框架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时,角柱配筋增大10%左右,其他柱变化不大;***对于不规则框架,角、中、边柱配筋考虑双向地震后均有明显的增大;***通过双向地震力、柱按单偏压计算和双向地震力、双偏压计算比较可知,后者计算柱的配筋较 前者有明显的增大。
建议:若同时勾选双向地震力、柱双向配筋时,要十分谨慎3)计算单向地震力,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5%的偶然偏心,是从施工角度考虑的计算考虑偶然偏心,使构件的内力增大5%〜10%;****计算考虑偶然偏心,使构件的位移有显著的增大,平均为18.47%注: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应采用双向地震作用,并注意不要与“偶然偏心”同时作用偶然偏心”和“双 向地震力”应是两者取其一,不要都选建议的选用方法:****当为多层(M8层,<30m),考虑扭转耦联与非扭转耦联均可;****当为一般高层,可选用耦联+偶然偏心;****当为不规则高层、满足抗规2条以上不规则性时,或位移比接近限值,考虑双向地震作用计算振型个数:1)按侧刚计算时:单塔楼考虑耦联时应大于等于9;复杂结构应大于等于15; N个塔楼时,振型个 数应大于等于Nx9注意各振型的贡献由于扭转分量的影响而不服从随频率增加面递减的规律) 一般较规则的单塔楼结构不考虑耦联时取振型数大于等于3就可,顶部有小塔楼时就大于等于60.2)按总刚计算时;采用的振型数不宜小于按铡刚计算的二倍,存在长梁或跨层柱时应注意低阶振型 可能是局部振型,其阶数低,但对地震作用的贡献却较小。
3)规范要求,地震作用有效质量系数要大于等于0.9;基底的地震剪力误差已很小,可认为取的振型数已满足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从第1到6层....多层应取全部楼层;高层宜取全部楼层,《高规》5.1.8条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不折算 PM不折减时,宜选[折算],《荷规》4.1.2条(强条)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折算 PM不折减时,宜选[折算],《荷规》4.1.2条(强条)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计算截面以上的层号------折减系数1 1.00《荷规》4.1.2条表4.1.2 (强条)2---3 0.85《荷规》4.1.2条表4.1.2 (强条)4---5 0.70《荷规》4.1.2条表4.1.2 (强条) 6---8 0.65《荷规》4.1.2条表4.1.2 (强条) 9---20 0.60《荷规》4.1.2条表4.1.2 (强条) 》20 0.60《荷规》4.1.2条表4.1.2 (强条)中梁刚度增大系数:BK = 2.00......《高规》5.2.2条;装配式楼板取1.0;现浇楼板取值1.3-2.0, 一般取2.0梁端弯矩调幅系数:BT = 0.85......主梁弯矩调幅,《高规》5.2.3条;现浇框架梁0.8-0.9;装配整体 式框架梁0.7-0.8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BM = 1.00......放大梁跨中弯矩,取值1.0-1.3; 已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时,宜取1.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BLZ = 0.70......一般工程取0.7,位移由风载控制时取>0.;8《抗规》6.2.13条2 款,《高规》5.2.1条梁扭矩折减系数:TB = 0.40......现浇楼板(刚性假定)取值0.4-1.0,一般取0.4 ;现浇楼板(弹性楼 板)取1.0;《高规》5.2.4条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RSF = 1.00......用于调整抗震安全度,取值0.85-1.50,一般取1.00.2Qo调整起始层号:KQ1 = 0......用于框剪(抗震设计时),纯框填0;参见《手册》;《抗规》6.2.13条1款;《高规》8.1.4条0.2Qo调整终止层号:KQ2 = 0......用于框剪(抗震设计时),纯框填0;参见《手册》;《抗规》6.2.13条1款;《高规》8.1.4条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NTL = 0......按突出屋面部分最低层号填写,无顶塔楼填0顶塔楼内力放大:RTL = 1.00......计算振型数为9-15及以上时,宜取1.0 (不调整);计算振型数为 3时,取1.5九度结构及一级框架梁柱超配筋系数CPCOEF91 = 1.15.....取1.15,《抗规》6.2.4条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IAUTO525 = 1.....用于调整剪重比,《抗规》5.2.5条(强条)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IREGU_KZZB = 0.....一般不调整,《高规》10.2.7条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LEV_JLQJQ = 1.....《抗规》6.1.10条;《高规》7.1.9条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NWEAK = 0.....强制指定时选用,否则填0,《抗规》5.5.2条,《高规》4.6.4条息倍目I风荀筮信甩1匝赛信用I活荷悟ja i调堂馆原 崔*”信"担可配临信息I豪至组合IW下室信唳加藤箜翌厂钠•域晅 斜蕨略数[1一#技鞘厨■申 广掘雄El曜结构重要性系数: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