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步骤 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379****7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KB
约6页
文档ID:194494624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步骤 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_第1页
1/6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步骤 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一、图表类主观性试题:1、题型特点:常见形式多为一个或几个图表(表格、柱状图、饼状图、坐标图或曲线图)以及文字材料组成即图表呈现、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提炼不易、得分不难;答案直观、依赖背景2、其解题要领:对照设问,明确要求(明层次、明方向、明范围);细读图表,提取信息(读表题、读数据、读表注);迁移知识,形成答案(依据教材、结合背景、运用术语)3、注意细节:“两比较”:“横比”--“纵比”;“三结合”:设问--图表内容--涉及背景;“三忌讳”:一忌死套教材知识,二忌脱离表题和设问读图表,三忌离开背景导向主观臆断4、分析^p 做答:(1)注意表格标题的中心主旨作用,总揽表格2)表格内容既要“纵比(事物自身前后不同阶段比较,最明显标志是表格中的不同时间)”—说明“什么在变以及如何变”,更要“横比(不同事物之间比较)”—说明事物间的差异或差距(既要总体分析^p ,也要分项说)中国和外国对比,应该以中国情况为主分析^p 3)注意表格小注的补充说明作用,小注是图表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把小注和图表内容结合分析^p 才不会有遗漏知识点。

4)注意表格中的特殊年号隐含重大时政背景5)设问是问“材料或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什么经济现象”;是问“谈谈对图表经济现象的认识”还是“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6)有些时候设问还问“表格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有时是一分为二的关系二、意义类主观性试题:1、其解题要领:注意限定词语的特殊要求;解剖主体和意义对象的关系;把握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先经济,政治)2、常见分析^p 有:(1)客体分析^p :即受它影响对象,分别所受的影响,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有“对国家、对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产业结构等”具有的影响2)性质分析^p :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3)内容分析^p :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方面和字句对应分析^p 4)范围分析^p :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对区域影响和整体影响等从教材和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有关提法找有关说法三、认识评价类主观性试题:1、常见设问:“如何(怎样)认识或看待材料中的经济现象?”或“评析材料中的经济现象?”2、其解题要领:定性(是什么)--对象的性质判断;分析^p (为什么)--分析^p 原因、影响、意义;结论(怎么办)--我们的态度、做法。

1)把涉及的现象、事物、观点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积极型和消极型2)积极型的处理办法:从是什么(对现象所反映的本质或观点的含义作必要的解释)、为什么角度展开3)消极型的处理办法:对于消极现象的认识,从为什么出现、有什么危害、根治措施的角度展开;对于错误观点,主要说明其错误的表现,或用正确的观点印证其错误4)混杂型的处理办法:综合上述两种办法,肯定积极的,批判消极的,两个方面均要从简四、分析^p 原因类主观性试题:第一种方案:从必然性、重要性的角度展开;第二种方案: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第三种方案:从政治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实、内因与外因的角度展开在很多情况下,要将以上三种方案综合起来分析^p 五、措施对策类主观性试题:(1)主体分析^p :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舆论(新闻媒体、消协等)等四个方面进行做法分析^p 2)内容分析^p :根据设问隐含角度,和材料反映的问题和不足,对应找办法3)从教材和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有关提法找办法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步骤第一步:审设问1、明确知识范围: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知识形态:微观、中观、宏观2、明确问题指向: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p 3、明确设问主体: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第二步:审材料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 , 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 , 必须判明答题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三步:调用知识1、依据【关键词】:^p ,直接调用(【关键词】:^p 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p ,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p 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1、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2、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p ,如何排列第五步:写答案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第 6 页 共 6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