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习题及答案

lsj5****2131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1.82KB
约3页
文档ID:19266085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习题及答案_第1页
1/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班级:姓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李白 【原诗】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翻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 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习题】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 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 ,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作了 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 的同情 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 情 分析: D 解析: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2、 下面是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 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B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C后两句诗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对好友 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 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 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将 “愁心”比“明月”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 之情。

分析: D “我寄愁心与明月” ,注意“寄与”搭配,并不是“运用比喻 手法,将愁心比明月 ” ,而是运用拟人手法,将“愁心”托付给普照寰宇 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 ,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分析: C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4、 下列对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的品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 “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B “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C “杨花落尽子规啼”,杜鹃啼血,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D “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迁往古夜郎国,可见是个浪漫的好地方,作者也 心驰神往 分析: D 作者被贬谪的夜郎国是僻远的地方,不是想去的地方。

5、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诗歌写景旷远,想象丰富,体现了诗人旷达豪放的胸怀 B “闻道”一句既写出了诗人乍听朋友遭贬消息后的震惊与惋惜,也写出了友人 长途跋涉的艰辛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C诗人寄愁心与明月,是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 的心 D三四两句中诗人展开想象,并运用了比拟与夸张的手法 分析: A 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6、诗人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 “子规”来写 ? (第一句选取了“杨 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答:点明了是暮春时节,点明主旨,营造悲凉、伤感的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 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表达了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悲痛之情 7、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答:修辞及表达情感角度:拟人将月亮人格化,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 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 同情带到夜郎西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与牵 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