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用于临床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塞治疗中联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的疗效方法:取73例研究对象(即:2020年03月至2021年06月我院接诊脑梗塞病人),随机分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常规组,n=35)和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联合组,n=38),观察疗效,对比 NIHSS 、ADL评分与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NIHSS(10.54±1.21)分,比常规组(13.84±3.57)分低,ADL(69.57±6.26)分,比常规组(63.82±6.43)分高,联合组94.74%(36/38)总有效率,比77.14%(27/35)的常规组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治疗中联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能力,值得借鉴关键词:临床疗效;脑梗塞治疗;药物治疗脑梗塞又称为脑卒中,属于常见神经内科疾病[1],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具有病情变化快,起病急、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特点,患者发病后可存在不同程度吞咽困难、偏瘫、眩晕等症状,可严重危害病人生命健康,需合理选用药物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取2020年03月至2021年06月我院接诊73例脑梗塞病人资料,分析评价了联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73例研究对象(即:2020年03月至2021年06月我院接诊脑梗塞病人),随机分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常规组,n=35)和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联合组,n=38)联合组最高71岁,最低46岁,平均(54.18±4.69)岁,42.11%(16/38)女,57.89%(22/38)男,常规组最高72岁,最低46岁,平均(54.50±4.58)岁,45.71%(16/35)女,54.29%(19/35)男,P>0.05排除标准:严重意识障碍,资料不完整;精神疾病;对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过敏者入选标准: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未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签署知情同意书,CT、MRI检查确诊的脑梗塞病人1.2方法给予常规组依达拉奉治疗,用法用量(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10)取生理盐水200ml+依达拉奉30 mg ,静脉滴注给药,3周一疗程,每天给药2次联合组则在静脉滴注同剂量依达拉奉的同时,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 国药准字H20050299 ,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 )治疗,用法用量:空腹服用,3 次/d,0.2 g/次,3周一疗程。
1.3观察指标(1)使用NIHSS卒中量表从意识水平、感觉、上下肢运动、视野、构音障碍等十一个方面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度,总分42分,缺损程度越小,分值越低,神经功能越优2)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测评其生活能力,与分值正相关,总分1003)用药后观察并记录脑梗塞病人发生头晕、恶心、食欲不振反应的情况与样本数4)效果评估:①无效:NIHSS无降低趋势②有效:NIHSS降幅大于18%③显效:NIHH评分降幅大于45%1.4统计学分析用SPSS22.0分析数据,以t、X2检验计量( )、计数(%)资料,P<0.052.结果2.2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评估治疗后,联合组NIHSS(10.54±1.21)分,比常规组(13.84±3.57)分低,ADL(69.57±6.26)分,比常规组(63.82±6.43)分高,有统计学意义表2 NIHSS 、ADL评分 ( ,分)组别例数NIHSS AD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组3830.19±2.0410.54±1.2131.55±2.8769.57±6.26常规组3530.87±2.2613.84±3.5732.10±3.1863.82±6.43T-1.3515.3760.7773.870P-0.1810.0000.4400.0002.2不良反应率两组不良反应率相近,P>0.05。
表2 不良反应率 n(%)组别例数头晕恶心食欲不振合计联合组381(2.63)1(2.63)0(0.00)2(5.26)常规组351(2.86)2(5.71)1(2.86)4(11.43)X2----0.918P----0.3382.3总有效率联合组94.74%(36/38)总有效率,比77.14%(27/35)的常规组高,X2=4.771,P=0.0293.讨论脑梗塞病因复杂,风湿性心脏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人群更易发病,患者可表现为偏瘫、眩晕、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对其的治疗以保护脑细胞、清除自由基、改善脑组织供血为主要原则王景景,陈华,王婉研究显示[2]:观察组联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后总有效率95.74%,比对照组76.59%高,由此可见,在脑梗塞治疗中联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能够取得更优疗效本次研究显示:两组不良反应率相近,P>0.05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常规组低,总有效率与ADL评分比常规组高,有统计学意义,推测原因:丁苯酞软胶囊可保护细胞线粒体[3],改善脑细胞微循环、能量代谢、脑血流量,抑制细胞凋亡的同时可及时控制脑梗塞面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度,同时,丁苯酞软胶囊中的dl-3- 正丁苯酞成分还可对血栓素 A2 形成起到抑制作用,继而发挥其抑制血管收缩、预防血栓的功效。
依达拉奉可对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过氧化起到抑制效果,属于强效自由基清除剂,能够减轻脑水肿,延迟神经细胞凋亡综上所述,脑梗塞治疗中联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能力,值得借鉴参考文献:[1]麻友兵,高英玲,郭敏,刘洋.丁苯酞软胶囊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1):34-35. [2]王景景,陈华,王婉,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9,31(06):889-893+899. [3]盛延生,陈冬冬.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用于临床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23+225.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