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没有比加西亚马尔克斯更甚者了莫言

嘀嘀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81KB
约33页
文档ID:263405477
没有比加西亚马尔克斯更甚者了莫言_第1页
1/33

魔幻现实主义到底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什么? 30多年来,没有哪部外国名著可以像百年孤独一样影响中国一整代的作家作家王蒙曾说,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没有比加西亚马尔克斯更甚者了莫言:诺奖评委会称其是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融合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评委会介绍他时曾说,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1984年我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时非常惊讶,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莫言说,“那之后十几年,我一直在和马尔克斯搏斗据说莫言当年翻开百年孤独,刚刚读完开头,当即大叫“我知道怎么写小说了”,此后他的创作便如井喷想想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想想他的“我爷爷”、“我奶奶”的叙述方式,谁也不能否认里面有百年孤独的滋养 陈忠实在回答一个评论家提出的“哪个作家、哪部作品对你的长篇写作影响最大”的问题时谈到,外国作家作品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白鹿原和百年孤独: 共通点: 百年孤独里是找“路”,白鹿原里是找“鹿”; 百年孤独里有黄蝴蝶,白鹿原里有蛾子; 百年孤独里有个先知叫墨尔斯阿德斯,白鹿原里有个先知是私塾先生。

白鹿原与百年孤独的整体构思的惊人相似,同样是讲述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兴衰余华: 对马尔克斯只有崇敬 在世作家中最伟大余华曾盛赞马尔克斯:“他是在世作家里最伟大的作家,霍乱时期的爱情教给作家一个写作方法马尔克斯是个了不起的作家,我对他除了崇敬,没有别的对于加西亚马尔克斯,苏童说这是他特别推崇的作家,“他的作品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经典,读经典的感觉就像喝茅台酒 威廉福克纳(1897年9月1962年7月),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原因为“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 加西亚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作家自幼酷爱文学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其代表作,曾轰动西班牙语文学界和世界文坛马尔克斯在继承哥伦比亚和拉丁美洲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接受了许多外国现代派作家的影响,将现实与幻景融为一体,曲折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现实生活,形成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并成为这一文学流派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因此荣获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关于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流派早期主要表现为对美洲印第安人或黑人神话传说的发掘,通过神话原型的显现以展示拉丁美洲的文化混杂和社会矛盾。

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百年孤独故事梗概 小说描写19世纪中叶20世纪前半叶,一个7代人的大家族在加勒比海沿岸某国小镇马孔多上,从兴起、发展直至衰亡的过程小说主人公表兄妹布恩地亚和乌尔苏拉近亲结婚,为避流言迁居马孔多从建造村庄开始,经过繁衍生息,成为马孔多最重要的大家族后逐渐衰败,族长布恩地亚由于发疯,被绑在栗树下死去其后代或死于战乱,或死于天灾第六代只剩下2人,第七代是姨侄乱伦生出的“带猪尾巴”的小孩,不久也被蚂蚁啃死小说最后写马孔多被一阵可怕的旋风卷走在马孔多存在的100年中,先后经历了氏族社会?、封建社会、殖民地社会3个阶段,实际是哥伦比亚及整个拉丁美洲的愚昧落后的缩影由于拉丁美洲的经济现实和较为闭塞的历史现状,混杂的原住民文化,印地安文化,还有玛雅文化和被贩卖到这片土地上的非洲黑奴带来的文化,丰富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也因了这些文化的混杂碰撞,使那块土地上,充满了迷幻般的神话传说人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对神灵的崇拜,对生命的敬畏,对死亡的恐惧,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精神的迷信这些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摩擦融合,造就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信仰,同时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源泉。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民间立场他们反对强权和独裁统治,反对压迫压榨人民,向往民主、人权和自由、平等的生活我以为,这也正是莫言作品的成功之处,喜欢莫言贴近民众生活的创作态度 中国文学在80年代中期遭遇马尔克斯,立即从他那里获得灵感,获得摆脱困境的道路启示文革后的中国文学深受创新的焦虑之苦,习惯从意识形态的召唤中去写作的中国作家,在80年代上半期也苦于文学的创新方向长期在苏俄文学阴影底下匍匐而行的中国文学,欧美的现代派正是一个明确的变革方向王蒙等人搞“意识流”,高行健的现代小说艺术技巧初探,这是最初的实验,但却难以推广成果 不只是意识形态的高压,还有作家群体普遍的保守性,他们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可以更安全也更安稳就是年轻而锐气十足的知青作家群,在现代派方面毫无作为,这也是令人沮丧的现实直到马尔克斯出现,几乎把他们从窘境中解救出来85新潮出现了现代派和寻根派,前者实际上只有刘索拉和徐星二人,后者则有一大批,几乎可以包括大部分知青作家寻根派”被命名为“新潮小说”,它其实也是现代派的更加委婉的说法回到传统、回到民族本位,也具有现代派的意义,也是小说的革新和艺术突破这对于在创新上无所建树的知青作家群来说,那是一次体面的调和。

“寻根”这杆旗如此风光,是因为从拉美马尔克斯、博尔赫斯那里借来东风,它如此强劲地吹过传统、吹过乡村、吹到文化的骨子里韩少功 在80年代,受马尔克斯影响的中国本土作家至少有莫言、马原、残雪、阎连科、韩少功、刘震云其实贾平凹也受到他的影响,更年轻一些先锋派作家,余华、格非、苏童、北村、叶兆言,他们更偏向于受博尔赫斯的影响,可以说,马尔克斯几乎直接促使80年代中国文学整体调整,从现代派的焦虑转向回归乡土与传统,回到民族性读莫言的小说,你可以从任何一页的任何一行读起,它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那语言本身那一个个字都像是在叫着喊着,笑着跳着,活鲜鲜水灵灵地来拉你,拽你,不知不觉你就跟着它们扑进了那一片语言的情彩斑斓的波浪,心旷神怡地遨游起来怎么说呢?它们传神写意而飘逸玲珑,气势灌注而潇洒蓬松,灵动活泼而变化无穷1.上帝呀,如果我有一颗心,我会将仇恨写在冰上,然后期待太阳的升起;我会用凡高的梦在星星上画一首贝内德第的诗,而塞莱特的歌会是将是我献给月亮的小夜曲我会用泪水浇灌玫瑰,以此体味花刺的痛苦和花瓣的亲吻告别信2.此时微风初起,风中充盈着过往的群声嘁喳,旧日天竺葵的呢喃,无法排遣的怀念来临前的失望叹息。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语言3、在一道清醒的电光中,他意识到自己的心灵承载不起这么多往事的负重,他被自己和他人的回忆纠缠如同致命的长毛刺穿心房,不禁羡慕凋零玫瑰间横斜的蜘蛛网如此沉着,杂草毒麦如此坚韧,二月清晨的明亮空气如此从容 马尔克斯语言 威廉福克纳语言1.在香甜缓和的空洞的店堂里,她的脸宛若一杯正急急往里掺咖啡的牛奶2.小姑娘静静地、目不转睛地瞧着面包,两只眼睛就像是一杯淡咖啡上浮着的两颗葡萄干3、我已经一点也不觉得铁门冷了,不过我还能闻到耀眼的冷的气味下面是分析莫言金发婴儿里的几个例句1、“她的叫声很响,具有一股臭豆腐的魅力2、“槐花的闷香像海水一样弥漫着风吹来,把香气吹成带状 3、“醒来听到太阳正嘎吱吱地响着,像一条老牛车在爬着上坡路一、现代通感的运用 1、听觉变嗅觉2、嗅觉变视觉3、视、听觉互变4、“他的嗓音又粘又滑,字字如吐汤圆,给人以 水分饱满 的感觉5、“窗外盛开的丁香花飞散出紫色的花粉,像毒药一样熏着他6、“混沌成团的生活在洪亮的鸡鸣声中变得节奏分明4、听、触、视觉互变5、感觉放大6、无形变有形曾给诗人带来抒情的广阔天空的艺术通感,在这里同样大显身手它随笔所至,来去如风,通过比喻、夸张等,使各种信息都呈现出一种放射性传导,其速度、深度、广度和密度都不可限量,让人觉得在张开每一个毛孔,接受着天地万物间的一切色彩、线条、音响和气息。

同时,又使种种最难以言传的复杂细微的感受得到了最形象生动的表达 叙述部分,它采用了相对欧化的长句式,遣词造句也极为典雅,调子舒缓厚重因此,尽管写的是乡土乡情,却仍然不失一种容裕不迫,华贵优雅的风度如秋水的开头:“我爷爷八十八岁那年春天一个天气晴朗的上午,村里人都见他坐着大马扎子倚在我家临街的菜园子墙上闭目养神”二、采用了相对欧化的长句式又如枯河:一轮巨大的水淋淋的鲜红月亮从村庄东边暮色苍茫的原野上升起来时,村子里弥漫的烟雾愈加厚重,并且似乎都染上了月亮的那种凄艳的红色这时太阳刚刚落下来,地平线下还残留着一大道长长的紫云几颗瘦小的星斗在日月之间暂时地放出苍白的光芒 三、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其真以现实为基础来进行极端夸张的创作手法,它能最大地丰富读者的想象力,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如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黑孩一上来就如梦幻一般,“有跑的动作,没有跑的速度”,就像慢镜头里的“跑”一样,恍恍惚惚,缥缥缈缈(这种感觉贯穿全篇)愈往后便愈发奇带弟弟,他用树枝“围着弟弟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颇类似孙悟空“画地为牢”;砸石子他体力不胜,“羊角锤在空中划着曲里拐弯的轨迹,但总能落到石头上”他能听到头发掉在地上的声音很响,也能手握热铁,“像握着一只知了”,“滋滋啦啦地叫”,而不慌不忙。

他还在一个夜晚,眼睛突然“变得如同光电源”,看到了一只透明的红萝卜,金色的外壳里流动着银色液体,四周还有一圈光芒最后,他为寻找这样一只红萝卜,河里摸,地里拔,把一块萝卜地全拔光了看到了一幅奇特美丽的图画:光滑的铁砧子泛着青幽幽蓝幽幽的光泛着青蓝幽幽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象一个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象金色的羊毛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摘自透明的红萝卜在短篇老枪里,作者反复以油画的笔触描写落日的景象,读着它们,让你感到作者似乎不是在用钢笔,而是在用画笔,汹涌的冰冷的红色流质曲曲折折地向四面八方流淌水洼子宁静入玄,艳红的汁液从水面上慢慢下渗,水的下层红稠如汤汁,表面却是一层无色透明的水,极亮极眩目他忽然看到的竟是一只吊在一棵挺拔枯草上的金环蜻蜓,蜻蜓的巨大眼睛如两颗紫珍珠,左一转右一转地折射着光线幻觉展示神奇油画般的世界 在莫言的小说中可以找到当代国际学界最热门的所有的主题,包括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人性的怪异、历史的异化、民族认同等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莫言既是一个具有强烈主观创造性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时又是一个大胆使用一切手段的开拓型作家莫言小说艺术是一枝扎根于深广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最大限度地吸收外域文化的阳光雨露开出的花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