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明节的诗词《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阅读

碎****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84KB
约5页
文档ID:255795363
清明节的诗词《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阅读_第1页
1/5

清明节的诗词《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阅读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译文 清明节与上巳节的时候,西湖风光很好满眼都是一片繁华景象谁家的车马在抢道争先?一辆有着红色轮子和金色花朵的车子,为了超前,绕从道旁的柳树行中奔驰而过 游人在日暮时分相随归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哗不已从西湖弯斜的堤岸始终到城头,沿途都是开放的鲜花 解释 上巳:节日名,古时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这一天人们多到水边嘻游,以消退不祥 争道:游人车辆争先而行 朱轮:漆着红色的轮子汉制,太守所乘之车,以红漆涂轮 钿车:嵌上金丝花纹作为装饰的车子这句是说装着朱轮的钿车在绿柳之下驶过 相将:相随,相携,即手牵手 醉醒:醉酒的人和酒醒的人 鉴赏 这首词是写清明季节西湖游春的喧闹繁华景象,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着意描绘游春的欢快气氛。

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这一天历来有到水滨春游的习俗《梦梁录》卷二载:“三月三日上已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春游,亦是此意《东京梦华录》也记载:“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排列杯盘,相互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这就可以看出是郊外人们游春的盛况西湖风光迷人,是游人的去处看绿柳丛中,车如流水马如龙,争相抢道,西湖岸上,游人如织,各色人等都在享受观赏着大好春光词人自己也乘着朱轮钿车参加了这欢快春游的队伍 词上片描绘的是一幅白天西湖春游图下片写游人返归的景象日暮时分,酒醒了的、还在醉着的,前后相将归家从西湖弯斜的堤岸始终到城头,一路之上,花头攒动直到城头总是花”,这里既指从西湖到颍州城下的路边鲜花盛开,又当指一路上游人皆头上簪花而归唐宋时,人们有采花簪头之俗,无论男女如杜牧《九日齐安登高》中即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说道:“髻重不嫌黄菊满,手香新喜绿橙搓刘克庄《上巳》也有句云:“暮归尚有清狂态,乱插山花满角巾可见,“直到城头总是花”,写的是人们春游而归,头上簪花络绎回城的情景 清明上巳季节,是古人往水边游玩的时侯。

以这样一个巡游的季节,再加上西湖这样一个巡游胜地,真可谓良辰美景,两者铸备,喧闹景象自是非同寻常本词所表现的正是一派盛景,“满目繁华”即为全词的核心 鉴赏二 满目繁华的特点,首先表达在对游者的描写上,这也是作品表现的重点游者一是多,二是欢游者之多,在词中写道:“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锢车”这一句写了两种不同的游者,一种是乘车者,一种是徒步者车多,才会引起人们的争相教导;行者多,也才可能消失“争道”的景状最终这两句用寥寥数字,展现出了一个毂击肩摩的巡游盛况另外,下片“喧哗”一词,又从音响的角度突出了游者之多,以西湖这样的敝廓之地,竟有人声鼎沸之感,那行人熙来攘往的情景是可想而知的了何以见出游者之欢?从上述行人“争道谁家”车的描写中,已传出一片欢愉快跃的气氛,接着写游人日暮归返时的“醒醉”二字,更是道尽了游者各各相异的神态这令人想起明代文学家张岱在《西湖七月半》一文中对各种赏月人的生动描写:他们有的“浅斟低唱”,有的“喝呼嘈杂,装假醉”,也有的“呼客纵饮”、“纵舟酣睡”本词中“醒醉”二字所激起的正是类似这些景象的联想,从游人归返之态中,似可想见他们有的专意巡游,饱享春景;有的就景欢饮,一醉方休,他们各以自己的方式尽情游乐,尽兴而归。

总之,游者云集,笑语连天 满目繁华,还表达在对西湖自身风光特点的描绘上这虽然不是作品的表现重点,但却是组成繁华景象不行缺少的局部清明上巳已是暮春季节,但作品中绝无花衰红消的悲凉之意,却呈现精彩彩浓艳的一派盛景在“绿柳朱轮走钿车”一句中,词人以绿柳和朱轮相对,既写了钿车的豪华,也衬托出柳树的茂密,颜色鲜亮,春意浓郁词的结句顺承“游人日暮相将去”的语意,写归途所见的风光,路转堤斜,一路是花这是枝上花还是落于地上的花?词人没有明写,他仅给人留下一个印缘,只觉得满目姹紫嫣红,春花充盈着整个空间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满地遍野的鲜花汇成一体,气氛是很热闹的这使我们想起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中所写的词句:“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这一个“空”字,正是从对立的角度说明了词人对本词中所显示的盛况无比深切的感受,也说明白词人和春意有着不行分割的联系所以,本词即抓住这两方面内容共同表现了颍州西湖的繁盛此词从开头到完毕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快读完这首词,再回头看看第一句:“清明上已西湖好就不难看出,是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好的词中每一句都有丰富的内涵,全词构成一幅生动壮丽的游春图。

整首词通过朱轮钿车争道、游人簪花而归的特写镜头,形象描绘了一幅颍州西湖清明上巳时期的风情画这首《采桑子》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不乏动人之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