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合肥市庄墓职业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0.82KB
约10页
文档ID:346467643

安徽省合肥市庄墓职业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t2+2t(m),关于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判断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1m/s B.初速度为2m/sC.加速度为1m/s2 D.加速度为0.5m/s2参考答案: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将x=t2+2t(m)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对照,即可求得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解答】解:将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式x=t2+2t(m)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对照,可得:初速度 v0=2m/s,加速度 a=2m/s2.故选:B2.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加速度不为零,则(   )A.它的速度一定不为零B.它的速率一定增大C.它的速率一定要改变D.它的速度的方向一定要改变参考答案:C3. (单选)如图一架在2000m高空以200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想用两枚炸弹分别炸山脚和山顶的目标A和B.已知山高720m,山脚与山顶的水平距离为1 000m,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投弹的时间间隔应为(     )A.4S     B.5S    C.9S     D.16S参考答案:C解:由可得:第一颗炸弹飞行时间为:飞机扔第一颗炸弹时离山脚的水平距离为:x1=vt1=4000m.第二炸弹飞行时间为:飞行的水平距离为:x2=vt2=3200m则投弹的时间间隔为:故选:C.4. (单选)对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C.静止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D.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叫动摩擦力参考答案:B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中,必须接触挤压,所以有摩擦力必有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还需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错误,B正确.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但不一定静止,C错误;动摩擦力产生在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但物体不一定运动,D错误。

5. 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0,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点测出的张角为,则(  )A.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B.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T/T0C.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D.飞船周期为T=参考答案:A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目前实验用的打点计时器有          计时器和          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      s打一个点参考答案:7. (3分)一物体以a=7m/s2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是重力的_____倍g取10 m/s2)参考答案:0.38. 一根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轻弹簧,某人用两手握住它的两端,分别用100 N的力向两边拉,弹簧的弹力大小为_____N;若弹簧伸长了4 cm,则这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  参考答案:100;25009. 一质量为m=2kg的木块在水平面上静止,现对它施加一水平打击力F=60N,该力作用于木块的时间是t=0.1s,已知木块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该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共滑行    s才能停下来.(g=10m/s2)参考答案:1.5.【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对木块有F作用和没有F作用的两个阶段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求得合外力;进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然后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μmg=4N,那么,在F作用期间,木块的合外力F1=F﹣f=56N,加速度,所以,撤去F时,木块的速度v=a1t1=2.8m/s;撤去F后,木块的合外力为摩擦力,加速度,所以,木块减速运动的时间;所以,该木块在水平地面上滑行时间t=t1+t2=1.5s;故答案为:1.5.10. 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为使得小车(质量为M)所受的合力等于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操作中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与小盘和沙的重力mg(m为小盘和沙的质量)的关系是F______mg,为使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近似等于小盘和沙的重力mg,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通过这条纸带得到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交流电源频率为f,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

参考答案:必须平衡摩擦力,方法是长木板下方垫一个小木块,F   <   mg必须满足    M>>m     ,加速度为     [(s4+s5+s6)-(s1+s2+s3)] f2/225     11. 质量为m =4kg的木块,在与水平成370大小为10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5s,则力F在t=5s内对木块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W,   5s末木块的动能为                  J参考答案:_40_______,   _2001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1)某同学在实验得到的纸带上选择了标为0-3的4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线与0点对齐请你从图中读出有关数据,并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第2点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为          m/s             (2) 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画出 a--m图像是一条曲线,则他应该画             图象。

如果图象是一条                 ,则说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参考答案:(1)  0.8           ,   0.24           (2)        a---       , 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13. 带电量为C的粒子先后经过电场中的A、B两点,克服电场力做功J,已知B点电势为50V,则(l)A、B间两点间的电势差是;(2)A点的电势;(3)电势能的变化;(4)把电量为C的电荷放在A点的电势能.参考答案:(1)V;(2)V;(3)J;(4)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钢球滚过桌边后做平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放置一块水平木板,木板由支架固定成水平,木板所在高度可通过竖直标尺读出,木板可以上下自由调节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该同学在完成装置安装后进行了如下步骤的操作:A.实验前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并上标出、、三点,且,如图所示,量出长度 B.让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的高度。

C.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的高度D.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a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的高度重力加速度为,空气阻力不计该同学由上述测量结果即可粗测出钢球的平抛初速度大小,钢球击中点时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5. (实验)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1)某同学保持小车合力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作出的a-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从图象可以看出,作用在小车上的恒力F=_______N,当小车的质量为M=5kg时,它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2)甲同学根据数据画出a-F图线如图2(a),表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3)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2(b),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______;并比较其大小参考答案:(1)2.5;0.5(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3)小车的质量不同;且m乙<m丙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质量为m=2kg的物体,在大小为40N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匀加速前进,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拉力在2s末做功的瞬时功率?(g取10m/s2)参考答案:1440W17.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先以=0.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0s末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匀速运动持续10s后,因遇到障碍汽车便紧急刹车,已知刹车的加速度为    =-2m/s2,求:   (1)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汽车刹车后的6s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   (3)在坐标图上画出该汽车运动全过程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参考答案:(1)由…………………2分得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1分(2)汽车刹车后只需5s就停止运动所以内的位移即刹车后5s内的位移 由………2分得,…………1分 (3)如右图所示…………3分18.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小车的上表面由水平面和斜面构成,斜面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为1.8m.小车左边缘的正上方用长2.5m的细绳拴一质量为0.5kg的物块,将细绳拉离竖直方向60°角后由静止释放,当物块运动到悬点的正下方时悬线断开,物块恰好从小车的左边缘滑上小车,先在其表面上沿水平方向运动,经过1s时间物块离开小车,然后做曲线运动,某时刻恰好与斜面的底端相碰,已知小车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l0m/s2.求:(1)悬线断开前所受最大拉力的大小;(2)小车上表面水平部分的长度;(3)小车表面的斜面部分倾角的正切值.参考答案:解:(1)物块摆动过程中,解得v=5m/s.(2分)物块在弧形轨道的最低点时, 解得F=10N.(2分)(2)物块在小车上面运动时加速度a1=位移(2分)小车的加速度a2=位移x2=小车上表面水平部分长度△x=x1-x2=3.75m.(2分)(3)物块脱离小车平面时的速度v1=v-a1t=3m/s小车的速度v2=a2t=0.5m/s       (1分)物块在竖直方向上   t1=0.6s  斜面水平长度x=(v1-v2)t1=1.5m    (2分)斜面倾角的正切值tanθ=  (1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