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刘过《唐多令》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KB
约7页
文档ID:254140009
刘过《唐多令》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_第1页
1/7

刘过《唐多令》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唐多令   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屡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朝廷重用②侑(yòu):在筵席旁助兴③南楼:楼名,在武昌,二十年前词人与故人到此登楼揽胜,武昌当时是抗金前线   1.上阕开头两句“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描绘了什么景象?有何作用?(5分)   2.结合全词内容,请简要分析“旧江山浑是新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3.这首词的开头两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4.明代李攀龙说:“旧江山浑是新愁,读之下泪请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1.①描绘了江边凄清的秋色:衰败的芦叶落满沙洲,沙滩浅流寂寞凄寒(2分)②渲染萧瑟、寥落的悲秋气氛,营造凄怆、伤感的悲凉意境,为词人重游南楼奠定富有悲剧色彩的感情基调(3分)   2.①江山依旧,但二十年过去,战争的阴影不但没有消散,反而更加浓重,词人“旧愁”未减,如今又添“新愁”(2分);②国运更衰,收复无望,故人不知所终,词人无心买桂花和美酒过中秋,愁到了“全都是新愁”的程度,可见“新愁”之深重(2分); ③“旧江山”和“新愁”对照鲜明,感情强烈,表达了词人忧患国事的沉痛之情(2分)。

  3交代重游故地时的环境,渲染萧瑟凄清的气氛,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   4.第一,这句中“旧”“新”对照,突出江山依旧而人事多变,愁恨连绵的思想感情第二,这里的“新愁”既指故地重游而故人不在和自己也不似当年的伤感,又指对抗金战事胜负难定的担忧个人之愁,家国之愁注之笔端语少情多,思致哀婉”   【第三题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词开头是两个对偶句,略点景物,写登楼之所见但既无金碧楼台,也没写山水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而已这里的“满”字和“寒”字用得好,把萧疏的外景同低回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画面,为全词着上了一层“底色”细味这残芦满目、浅流如带的词境,不止气氛萧瑟,而且写出了居高临下的眺望之感,是统摄全篇的传神之笔接下去,作者以时空交织的技法把词笔从空   间的凭眺折入时间的溯洄,以虚兼实,另起波澜   【第四题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浑是新愁”,四字包括三层含义本有旧愁,是一层;添了新愁,是第二层愁到了“浑是”的程度,极言分量之重,是第三层旧愁为何?就是他《忆鄂渚》诗所云“书生岂无一策奇,叩阍击鼓天不知”之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   (1)南宋词人刘过在这首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分)   (2)词人在词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作简要赏析4分)   ⑴作者在这首词中含蓄地表达了岁月不再、昔是今非、交游零落、忧国伤时等悲慨感伤之情二十年过去了,哀叹故人不在,痛惜自己的少年壮怀已被磨灭,眼前关系国家存亡的重镇竟是满目凄凉,“新愁”满怀,难以尽述概括情感2分,简要分析2分内容大致同即可,共4分)   ⑵作者在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或比照)的表现手法词中实写眼前凄冷的景象,说自己不过是匆匆经过南楼,马上要回家乡了,满怀的愁绪无法用花酒来消遣,中间穿插虚写对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将今昔游览的景象与心情进展了比照描写,曲折含蓄地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浓郁愁绪能明确指出“虚实”或“比照”表现手法2分,能结合词作内容作简要赏析2分共4分)   ①“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   描绘了江边凄清的秋色:(1分)衰败的芦叶落满沙洲,沙滩浅流寂寞凄寒(要有对诗句的详细解析1分)   渲染萧瑟、寥落的悲秋气氛( 或营造凄怆、伤感的悲凉意境)(1分),   为词人重游南楼(注意点题)奠定富有悲剧色彩(或伤感或悲凉或凄怆都可)的感情基调(1分)。

  (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一问,第二问合在一起答题因此批卷时按照一问给分)   ②词人在本词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赏析6分)   作者在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或比照)的表现手法答出其中任何一点即可给2分)   (下面要详细说明虚实各是什么,或者什么和什么比照)词中实写眼前凄冷的景象,说自己不过是匆匆经过南楼,马上要回家乡了,满怀的愁绪无法用花酒来消遣,中间穿插虚写对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将今昔游览的景象与心情进展了比照描写(2分),曲折含蓄地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浓郁愁绪(2分)   芦叶纷扬落满沙洲,浅水带着寒沙汩汩东流二十年后再次登上南楼,小舟在柳树下还没有系稳,过不了几天,又到了中秋   断崖矶头上的黄鹤楼,故友现今是否安在?看江山破旧心中频添新愁想买桂花美酒一起畅饮,但终究不再像少年时代那样纵情豪游!   ①安远楼:又名南楼,在武昌(今湖北武汉市)黄鹤山上   ②侑觞:劝酒歌板:执板奏歌   ③国南楼:指安远楼   ④黄鹤断矾:即湖北武昌城西长江南岸蛇山的黄鹤矶一名黄鹄矶黄鹤楼在其上,面临大江临江的山崖叫做矶   ⑤浑是:全是   ⑥不:即否。

  这首词是感时伤今之作序言说明了写这首词的缘由:词人与柳阜之、刘去非等友人在安远楼小聚,一位姓黄的歌姬在筵席旁演唱助兴,请求词人为其作词,于是词人创作了这首《唐多令》   上阕写故地重游开篇二句描绘江边凄清的秋色,衰败的芦叶落满沙洲,沙滩浅流寂寞凄寒,目的在于渲染萧瑟、寥落的悲秋气氛,营造凄怆、伤感的悲凉意境,为词人重游南楼奠定富有悲剧色彩的感情基调;继而点明“二十年重过南楼”的题旨,为下阕的“旧江山浑是新愁”做铺垫末三句用夸张手法写词人行色匆匆,来不及在柳树下把船系稳就要离开,因为过几天就是中秋了,正是亲友团聚的好时节,自己不能在此久留   下阕写忧患国事头两句忆旧,当年与自己同游黄鹤楼、断矶头的故人,如今风流云散,不知所终,暗含物是人非、世事沧桑之慨叹,把个人的身世与国家的命运连接起来,顺理成章地进入主旨“旧江山浑是新愁”这是全词的精华,深化了题旨江山依旧,但二十年过去,战争的阴影不但没有消散,反而更加浓重,词人“旧愁”未减,如今又添“新愁”;目睹“旧江山”,想到国运更加衰败,收复中原希望渺茫,词人愁到了“全都是新愁”的程度;“旧江山”和“新愁”对照鲜明,感情强烈,表达了词人忧患国事的沉痛之情。

结尾三句是“浑是新愁”的详细化,词人想买桂花和美酒过中秋,却无心操办,因为少年时代的激情豪兴已一去不返,国运如此衰败,“新愁”如此深重,桂花美酒易得,忧患国事的愁绪却无法消解   刘过的爱国之词,词风追慕辛弃疾,属豪放之作,但这首《唐多令》却别具一格,语言曲折含蓄,风格温婉凄恻当年,此词一出,即被广为传诵,可见影响之深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