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年级第三单元.doc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KB
约5页
文档ID:550269173
四年级第三单元.doc_第1页
1/5

第三单元 课时听唱动拓展第一课时《丰收歌》《采金秋》我的创造:丰收舞1、了解印尼民间乐器——安格隆2、了解有关《霍拉舞》的有关知识第二课时《霍拉舞曲》《恰利利恰利》第三课时《丰收之歌》集体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自豪的演唱歌曲《采金秋》,生动形象的刻画小主人公激动的心情.2、通过欣赏《丰收歌》、演唱《采金秋》,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丰收的喜悦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相互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歌曲的情绪、理解歌曲内容,能用自豪、激动、愉悦的声音演唱歌曲难点:表演收割的的各种动作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没怎么下过田,他们对这种秋收情景还是很陌生的,要让他们融入到秋收这种喜悦,轰轰烈烈的场景中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在《丰收锣鼓》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自由的随音乐即兴表演2、话题导入老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一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请你用一种表情或一个动作表现一下二、欣赏歌曲1、老师:大家都表现出了欢乐的情绪这首歌曲的名称叫《丰收锣鼓》,丰收的季节到了,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请同学们在听一首歌曲,请你们为歌曲起个名字2、学生初听歌曲《丰收歌》,并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

3、老师:这首歌曲中描述的人们心情是怎么样的呢?4、学生围绕“丰收喜悦”话题展开讨论,老师加以引导,体会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5、简单介绍歌曲背景6、再听歌曲,鼓励学生用纱巾,扇子等道具随歌曲表演学生模仿人们在田间劳作时的动作和表情,随着音乐进行创编表演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三、学习歌曲《采金秋》1、导入师:大人们在辛勤的劳作,我们小朋友也不能落后啊,听听看,这有个小朋友去干吗了?2、欣赏歌曲3、学习歌曲4、解决难点有两个下滑音和倚音演唱时要注意5、感情处理一、结束下课学生课后收集一些以《喜庆丰收》为主题的歌曲的图片、谱例、音像资料,并相互交流教学后记:学生能体会劳动的快乐,演唱时能表现出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霍拉舞曲》、演唱《恰利利恰利》,对歌曲的情绪和风格有较深刻的感受2、了解印尼乐器“安格隆”3、通过简单的二部合唱自己寻找音源材料表现田间劳作的场景,学会运用力度的变化处理、表现作品,合奏水平和协作能力有所提高教学重点、难点:在介绍“安格隆”时,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它的演奏方法,老师要加以解释,并让学生体验“安格隆”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霍拉舞曲》1、听听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2、介绍霍拉舞3、 听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4、 简单介绍木琴5、 跟着乐曲一起律动三、认识“安格隆”1、出示图片,猜猜这个乐器如何来演奏2、介绍“安格隆”3、读读“音乐故事”四、学习歌曲《恰利恰利》1、整体听唱《恰利恰利》两遍2、学生分组,借助竖笛学唱第一声部,另一组学生唱歌词3、小组展示,师生评议4、采用以上方法学唱第二声部5、小组展示,师生评议6、学生分组合唱,男生唱第一声部,女生唱第二声部,然后交换,边唱边做动作7、歌曲处理(1)听录音,感受演唱时的力度变化,让学生谈谈这样处理的理由和还可以怎样来处理2)采纳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分组合唱,提醒注意演唱时力度的变化,感受不同处理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五、创造 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人声或其他音源创设一个人们在田间劳动的音响情境 将学生提出的模拟对象以及创造的节奏型做适当加工调整,然后组成多声部摸声练习六、小结下课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创编一个以“秋收”为题材的舞蹈组合教学后记:学生能体会创作的快乐,表演时能发挥出来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多种音乐表现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体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培养学生创编集体舞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 创编集体舞表现丰收的喜悦情绪 教学过程:一、听欢快音乐做律动进教室师生用音乐问好二、学习歌曲1、观看丹麦风光,说一说有关于丹麦的知识2、揭示课题:《丰收之歌》了解“丰收”的含义,“丰收之歌”的含义3、跟音乐演唱歌曲4、朗读歌词,展示一幅丰收的喜悦之景5、学习歌曲6、感情处理当你遇到开心的事时,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的喜悦心情?(各人的感受不同,表达方式就不同,所以人们会用不同的形式来庆祝丰收)三、欣赏:1、三组以不同形式表现丰收喜悦的片断歌曲:《丰收之歌》(新疆民歌)《丰收歌》 (中国民歌)《丰收之歌》(俄罗斯民歌)乐曲:《丰收锣鼓》(民乐合奏)《扬鞭催马运粮忙》(笛子独奏)舞蹈:《农乐舞》(朝鲜族)《大地飞歌》(广西各族庆祝丰收舞蹈片断)教师简介各组内容,从各方面引导学生体验丰收情绪,跟随音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受2、讨论:以上各组片断表现的是哪一种共同的情绪?3、用喜悦的情绪再次演唱歌曲《丰收之歌》(丹麦民歌)教师演唱第一段,学生演唱第二段,要求能够用喜悦、欢快声音来表现音乐的欢乐情绪四、发散思维讨论:以上描写的都是谁的丰收? 除了农民,别的行业的人们有没有丰收? 怎么样才能获得丰收?五、创编集体舞1、听音乐,分组讨论、商量,如何创作、编排简单集体舞。

要求:团结协作,动作优美,有队形的变化,舞蹈能表现丰收的喜悦2、分小组表演创编的简单集体舞,其余同学唱歌或选择喜欢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3、师生共同点评,选出优秀的小组进行展示4、鼓励各人再创编新动作并上台展示六、小结教师拿出各种果实道具,师生共舞,最后在欢快的歌声中离开课堂教学后记:学生能体会创作的快乐,表演时能发挥出来,欣赏时能跟随音乐表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