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川明参种植技术要点一、概况川明参又名沙参,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之功效适用于咽干口燥、干咳无痰、阴虚劳嗽,口干便秘等症状,同时可作成多种药膳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川明参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种植易、产量高、销路好、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种植川明参是种植粮食作物效益的 5—10倍按每亩成品药 500 公斤计,每公斤售价 10 元,每亩产值可达5000 元左右若再经深加工,则效益更加显著二、种植技术要点(一)育苗1、育苗、育苗时时期:期:川明参属夏眠植物,整个夏季均是川明参的休眠期,在休眠期内都可进行育苗和排栽最佳育苗时期在立秋前半月内2、育苗方法:、育苗方法:(1)选地:川明参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无论肥瘦瘠薄均可正常生长,但育苗地一定要选择土壤比较深厚,无杂草,排水良好的地方2)施肥整地:按每亩 1000—1500 公斤腐熟农家肥、50 公斤- 2 -磷肥或 25 公斤复合肥将肥料均匀地撒施于地内,然后深挖整细、整平,按 2 米左右开厢,并疏通理顺四周的排水沟3)撒种:按每亩用种量 7.5 公斤左右,将种子均匀地撒于厢面,然后用竹扒将厢面普抓一遍,将种子盖严。
4)覆盖:播种后用稿杆或树梢将厢面盖严,以防太阳暴晒和大雨后板结5)苗期管理:——揭除覆盖物:因川明参属夏眠植物,播种后须在白露后才会陆续出苗,应陆续揭出覆盖物——除草:除草是川明参育苗成败的关键由于苗圃地土壤细、土质肥沃,最易滋生杂草苗圃除草,不能用锄头,更不能施用除草剂,只能用手扯因此,必须做到有草必除,除早除小,保持园内清洁,以保证幼苗正常生长——施肥:川明参苗全部出土后,先除尽杂草,再用 2%的尿素液浇灌每月浇灌一次,至次年 3 月下旬即可停止施肥二)排栽1、排栽时期:川明参苗到 5 月下旬、6 月上旬即开始进入休眠期(回苗),直到白露后又开始生长在整个休眠期中都可以排栽,最佳时期是立秋前一月左右(即早玉米收后)2、排栽方法——施肥整地:选择排水良好、无渍水地块亩施底肥 1500—- 3 -2000 公斤,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复合肥 25 公斤或磷肥 50 公斤,先将肥料均匀地撒于地内,然后深挖整细,疏通排水沟——排苗:选择晴好天气排栽方法是将从苗圃地挖出的幼苗,整齐地按芽口向上捆成小把(按长短基本一致排列),在整好的厢面上开沟,其沟的深度视幼苗的长短而定以高出幼苗 3cm左右为宜。
将幼苗按株距 6—10cm 排于沟内,然后提土覆盖,覆盖厚度 3cm 左右,行距 20—25cm 为宜每 6 行开一小沟,便于管理——覆盖:川明参苗排栽后,为防止暴晒和大雨板结,必须一边排栽,一边用稿秆或树梢覆盖覆盖厚度以盖严土壤为宜3、排栽后的管理——揭除覆盖物:待白露后,川明参结束休眠进入生长期,开始陆续出苗,即可陆续揭除覆盖物——除草追肥:苗出齐后,将地内杂草除净,用 2%尿素兑清粪水浇灌,视其生长状况,每月浇灌一次,至春节后再饱施一次春肥,即可停止施肥三)留种留作种子的川明参应选择生长旺盛,发苔多的地块在留种期间,最易遭受蚜虫为害,一定要及时防治,可用 600—800 倍乐果乳油或 800—1000 倍敌杀死喷雾四)起挖及加工- 4 -1、挖药时期:川明参的药用最佳起药期是 4 月上中旬(即清明节前后)2、加工方法:先将川明参地上部的叶苔割去,用锄头挖起根茎淘尽泥沙陶洗时,可将川明参放于竹筐或竹背内,边用水冲、边摇,也可将竹折放于水中,将川明参倒在竹折上,搓洗总之以淘净泥沙为目的川明参淘净后,用竹片刮去老皮(也可采用生物脱皮法去皮),放于开水锅中煮 5—10 分钟(煮的时间视川明参根条大小而定),捞起后用 70cm 左右竹签串成串,晒干即成。
禁用硫磺熏蒸以免对人体产生毒害五)种子成熟及采收川明参种子成熟期在 6 月上中旬留作种子的川明参不挖药,待种子成熟采收后,再将根茎挖起重新排栽,至春节后即可挖起制药种子成熟时,饱满、紫红色,轻揉成两辨这时即可连茎苔一起割回,放于阴凉通风处的垫席上,养一段时间后,再将种子揉下,仍放于阴凉处阴干切忌在阳光下晒干注意:种子成熟期一般不一致,在一块地内,必须分期分批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不能采收太嫩也不能成熟过度,成熟过度就会脱落苍溪县农业局经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