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呼吸系统趣味记忆

206****92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KB
约8页
文档ID:43384362
呼吸系统趣味记忆_第1页
1/8

呼吸系统趣味记忆呼吸系统趣味记忆1、与慢性支气管炎相鉴别的疾病: “爱惜阔小姐” “爱”——肺癌 “惜”——矽肺及其他尘肺 “阔”——支气管扩张 “小”——支气管哮喘 “姐”——肺结核 2、慢性肺心病并发症: 肺脑酸碱心失常 休克出血 DIC 3、与慢性肺心病相鉴别的疾病: “冠丰园”(此为上海一家有名的食品公司) 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原发 性心肌病(三种病的第一个字恰好为“冠丰园”) 4、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 “两碱激素色甘酸、肾上抗钙酮替芬” “两碱”——茶碱类药物、抗胆碱能类药物 “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色甘酸”——色甘酸二钠 “肾上”——拟肾上腺素药物 “抗钙”——钙拮抗剂 “酮替芬”——酮替芬 5、重度哮喘的处理: “一补二纠氨茶碱、氧疗两素兴奋剂” “一补”——补液 “二纠”——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 “氨茶碱”——氨茶碱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氧疗”——氧疗 “两素”——糖皮质激素、抗生素 “兴奋剂”——β2 受体兴奋剂雾化吸入 6、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休感激、慢活乱,重点保护心肺肾” “休”——补充血容量,治疗休克 “感”——控制感染 “激”——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慢”——缓慢输液,防止出现心功不全 “活”——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 “乱”——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7、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直言爱阔农” “直”——慢性支气管炎 “言”——肺炎 “爱”——肺癌 “阔”——支气管扩张 “农”——肺脓肿 另外大家注意总结、对比相似疾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如:支气管哮喘与心 源性哮喘、慢支喘息型与哮喘、漏出液与渗出液、肺结核与肺癌等。

烧伤补液 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先晶后碱 见尿补钾 适时补碱 急性心衰治疗原则 端坐位 腿下垂 强心利尿打吗啡 血管扩张氨茶碱 激素结扎来放血 激素,镇静,吸氧 急性腐蚀性胃炎的处理 禁食禁洗快洗胃, 蛋清牛奶抗休克 镇静止痛防穿孔, 广谱强效抗生素 对症解毒莫忘了, 急性期后要扩张 心原性水肿和肾原性水肿的鉴别 心足肾眼颜, 肾快心原慢 心坚少移动, 软移是肾原 蛋白.血.管尿, 肾高眼底变 心肝大杂音, 静压往高变 第一句是开始部位,第二句是发展速度,三四句是水肿性质,后四句是伴随症 状肾高“的“高“指高血压,“心肝大“指心大和肝大 各热型及常见疾病 败风驰化脓肺结,[败血症,风湿热,驰张热,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 只身使节不规则[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风湿热,结核病,不规则热] 大寒稽疾盂间歇,[大叶肺炎,斑疹伤寒和伤寒高热期,稽留热][疟疾,急性肾 盂肾炎,间歇热] 布菌波状皆高热[布鲁菌病,波状热][以上热型都是指高热] 百凤持花弄飞结,只身使节不规则大汗积极雨间歇,步军薄装皆高热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呼心咯,呕消化, 呕伴胃液和残渣。

喉痒胸闷呕先咳, 血中伴痰泡沫化 上腹不适先恶呕, 咯有血痰呕无它 咯碱呕酸有黑便, 咯便除非痰咽下 呕血发暗咯鲜红, 呕咯方式个不同 肺根的出入结构 从前到后:以动制静(肺上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下静脉)以象 v,可 以想象为 v 从上到下: 左肺根:动制静静(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上 v,肺下 v) 右肺根:制动制静静(上叶主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上 v,肺 下 v)内科循环系统趣味记忆 1、心力衰叩挠找颍? 感染紊乱心失常 过劳剧变负担重 贫血甲亢肺栓塞 治疗不当也心衰 2、右心衰的体征: 三水两大及其他 三水:水肿、胸水、腹水 两大:肝肿大和压痛、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其他:右心奔马律、收缩期吹风性杂音、紫绀 3、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 肥厚梗阻二尖窄 急性心梗伴心衰 二度高度房室阻 预激病窦不应该 4、急性心衰的抢救: 5、房性早搏心电表现: 房早 P 与窦 P 异 P-R 三格至无级 代偿间歇多不全 可见房早未下传 6、心房扑动心电表现: 房扑不于房速同 等电位线 P 无踪 大 F 呈锯齿状 形态大小间隔匀 QRS 不增宽 F 不均称不纯 7、心房颤动心电表现: 心房颤动 P 无踪 小 f 波乱纷纷 三百五至六百次 P-R 间期极不均 QRS 当正常 增宽合并差传导 8、房室交界性早搏心电表现: 房室交界性早搏 QRS 同室上 P 必逆行或不见 P-R 小于点一二 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刺迷胆碱洋地黄,升压电复抗失常 (注:“刺迷”为刺激迷走神经) 10、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两肾原醛嗜铬瘤、皮质动脉和妊高 (注:“两肾”——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醛”——原发性 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瘤”——嗜铬细胞瘤;“皮质”——皮质醇增多症; “动脉”——主动脉缩窄;“妊高”——妊娠高血压) 11、心肌梗塞的症状: 疼痛发热过速心 恶心呕吐失常心 低压休克衰竭心 12、心梗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痛哭流涕、肺腑之言 (注:“痛”——心绞痛;“流”——主动脉瘤夹层分离;“肺”——急性肺 动脉栓塞;“腑”——急腹症;“言”——急性心包炎) 13、心梗的并发症: 心梗并发五种症 动脉栓塞心室膨 乳头断裂心脏破 梗塞后期综合症 14、主动脉瓣狭窄的表现: 难、痛、晕 神经系统 在学习脑干中,教材是按延髓、脑桥、中脑三段叙述其结构的,感觉内容繁杂、 知识支离破碎,难以掌握,我们按其内在联系重新编排内容,将脑干的三段整 体与脊髓进行比较,总结其结构变化的规律为: ①灰质不再连贯成柱,而断为核团,但立体位置不变。

②传导束在脑干内交*走行,打乱了脊髓灰、白质的界限 ③中央管向后敞开,使灰质从腹背关系变为内外关系 按照以上规律 ,我们以脑干的界沟为纵轴,桥延沟和桥中脑沟为横轴,不分段 而是分类记忆各结构的位置和排列特点,这样各结构的立体位置明晰,易于理 解和记忆 “溶液张力计算与配制”授课技巧 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临床 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近几年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学生反映对此章节 最难理解的是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而液体张力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 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现有多种教材 对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阐述均较为复杂而含糊,教师按教材授课,学生按 课本学习,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本人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换用 另一种思维方式授课,通过五个步骤,即使所有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与掌握现 把此教学过程介绍如下: 1、首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让学生自己计算 例 1、将 10%NaCl10ml稀释至 100ml,请问稀释后溶液百分比浓度学 生很快便能列出算式: 10%×10=X×100,X=1% 由此引导学生回忆起初中所学的知识—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 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

即: C1×V1=C2×V1 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 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2、接着出一道多项选择题让学生讨论答题问题: 能够用来表达物质浓度的有( )A.百分比浓度 B.摩尔浓度 C.张力 所有学生对A、B答案迅速作出了选择,而对C答案则众说纷云,不置可否 让学生自由辩论一番,最后老师指出,张力亦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3、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 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 (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 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 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 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 /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 约为 1,故该溶液张力为 1 张 又如 5%NaHCO3 溶液渗透压=(5×10×1000×2) /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 值约为 4,故该溶液张力为 4 张。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 达方式,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1×V1=C2×V2 然后列出课本上已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用溶液: 10%(NaCl)11 张(临床上可按 10 张计算) 0.9%(NaCl)1 张 5%(NaHCO3)4 张 10%(KCl)9 张 10%(GS)0 张(无张力,相当于水) 并指出,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溶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 疗,只需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 张力;而不必去追究为什么 10%NaCl张力是 10 张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 4、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 例 2、10%NaCl(10ml)+10%GS(90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同学们很快能够根据C1×V1=C2×V2 列出算式:10×10=X×100,X=1 张 例 3、10%NaCl(20ml)+5%NaHCO3(25ml) +10%GS(255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10×20+4×25=X×300,X=1 张 例 4、欲配制一组 300ml,2/3 张液体,现已使用 5%NaHCO3(15ml), 还需 10%NaCl多少毫升。

10×X+4×15=2/3×300,X=14ml 那么,再加入 10%GS271(270)ml后即可配制成所需液体(300-15- 14=271ml,GS为 0 张) 5、2∶1 等张液是抢救休克时扩容的首选溶液,其有固定组份,由 2 份等渗盐 溶液+1 份等渗碱溶液配制而成学生对配制 2∶1 液感到十分困难,为了便于 学生记忆,快速计算、配制,便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较为复杂, 不必阐述) 配制 2∶1 液Mml,则需 10%NaCl=M/15ml————a 5%NaHCO3=M/12ml———b 10%GS=M-a-bml 例 5、配制 2∶1 液 300ml,需 10%NaCl、5%NaHCO3、10%GS各多 少毫升 10%NaCl=300/15=20ml 5%NaHCO3=300/12=25ml 10%GS=300-20-25=255ml 这样,似乎很玄的 2∶1 液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便可快速配制出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